筑牢強師之基 夯實強國之本
教育部等八部門聯合印發《新時代基礎教育強師計劃》 筑牢強師之基 夯實強國之本
本報北京4月14日訊(記者林煥新張欣)百年大計,教育為本;教育大計,教師為本。記者今天從教育部召開的新聞發布會上獲悉,為加快實現基礎教育現代化提供強有力的師資保障,日前,教育部、中央宣傳部、中央編辦、國家發展改革委、財政部等八部門聯合印發《新時代基礎教育強師計劃》(以下簡稱《強師計劃》),明確涵蓋提升教師能力素質、推動優質師資均衡、加強教師教育體系建設、深化管理綜合改革等方面的15條措施,進一步加強基礎教育教師隊伍建設。
《強師計劃》提出,到2025年,建成一批國家師范教育基地,形成一批可復制可推廣的教師隊伍建設改革經驗,培養一批碩士層次中小學教師和教育領軍人才,完善部屬師范大學示范、地方師范院校為主體的農村教師培養支持服務體系,欠發達地區中小學教師緊缺情況逐漸緩解,教師培訓實現專業化、標準化,教師發展保障有力,教師隊伍管理服務水平顯著提升。到2035年,適應教育現代化和建成教育強國要求,構建開放、協同、聯動的高水平教師教育體系,建立完善的教師專業發展機制,教師數量和質量基本滿足基礎教育發展需求,教師隊伍整體素質和教育教學水平明顯提升,尊師重教蔚然成風。
《強師計劃》以高素質教師人才培養為引領,以高水平教師教育體系建設為支撐,以提升教師思想政治素質、師德師風水平和教育教學能力為重點,提出新時代基礎教育教師隊伍筑基提質、補短扶弱、做優建強的思路舉措,促進教師數量、素質、結構協調發展,推動教師隊伍建設創新:一是以高水平師范院校為引領,加強教師教育體系建設。二是以創新人才培養為目標,提升教師培養層次。三是以中西部欠發達地區教師為重點,推動師資優質均衡。四是以深化評價改革為牽引,提升教師隊伍治理水平。落實教育評價改革要求,嚴格落實師德師風第一標準。五是以信息技術應用為抓手,推動教師隊伍建設提質增效。
據介紹,近年來,國家持續加大對師范教育的投入力度,目前有215所師范院校、500多所非師范院校參與教師培養,基本形成中國特色教師教育體系。但師范院校的辦學水平、保障水平仍待加強,辦學條件有待改善。
為此,《強師計劃》提出,重點支持建設一批國家師范教育基地,構建師范院校為主體、高水平綜合大學參與、教師發展機構為紐帶、優質中小學為實踐基地的開放、協同、聯動的現代教師教育體系。實施中西部欠發達地區優秀教師定向培養計劃。
《強師計劃》明確,嚴把教師入口關,全面推開中小學教師資格考試和定期注冊制度改革。落實教育評價改革要求,嚴格落實師德師風第一標準。深化職稱改革,實行分類評價,出臺完善中小學崗位設置管理的指導意見?冃ЧべY分配向班主任、教育教學效果突出的一線教師、從事特殊教育隨班就讀工作的教師傾斜。
在教師工資待遇保障方面,《強師計劃》提出,加大經費保障力度,切實解決拖欠義務教育教師工資和欠繳社會保險費、職業年金、住房公積金等問題。著力提高鄉村教師地位待遇,形成“學校越邊遠、條件越艱苦、從教時間越長、教師待遇越高”的格局。
(正文結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