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区二区三区免费网站|欧美福利小视频|国产亚洲一区二区在线|wwwproncom|欧美精品一区二区三区一线天视频

河北科技大學 激發學生內生動力 提高創新育人水平

來源:中國教育報 時間:2022-04-15  閱讀:次   |
42.9K

  2021年,河北科技大學材料與化工專業碩士研究生王寧在AdvancedMaterials期刊以第一作者發表關于二維材料的研究工作,首次報道了黑磷納米片的大面積無損制備,一舉將其制備尺寸從10微米提升至100微米以上,為大規模黑磷柔性器件制造提供了可靠的基礎,彰顯了學校研究生教育的新高度。

  近年來,河北科技大學適應新時代研究生教育的需要,積極響應關于研究生教育發展的新思路,重視培育研究生教育發展的內生動力,促進外部約束與內部自覺、外部推動與內部主動的平衡協調、良性互動,基于落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遵循教育教學規律、人才成長規律、科技創新規律,著力構建激發研究生內生動力的培養體系,促進研究生創新型人才培養。

  濃厚學術氛圍強化學術導向

  濃厚的學術氛圍可以培養研究生探究科學的興趣,通過有成就的專家學者講解研究思路和方法,分享成功之路的經驗和喜悅,激勵研究生更加熱愛專業,在研究中尋求樂趣,在求知中修身養性。通過學生間的相互交流,能夠使研究生見賢思齊,互相促進。

  針對研究生學術氛圍不濃厚的問題,學校自2019年起開辦了河北科技大學研究生學術節,旨在通過開展豐富多彩的學術文化活動,進一步營造濃厚的學術氛圍,突出學術和創新導向,為提升研究生人才培養質量奠定良好基礎。三屆學術節中,邀請了科學網研究生培養教育方面的知名博主復旦大學馬臻教授、北京建筑大學王崇臣教授以及國家高層次青年人才電子科技大學董帆教授、廣州大學劉兆清教授等進行專題講座40余場,提升了研究生對于學術生涯的認識;并通過各類學科競賽、研究生學術報告、導師沙龍等豐富多彩的學術活動,拓寬了研究生學術視野,提高了研究生創新實踐能力,營造了濃厚的學術氛圍。學術節活動已經成為學校研究生的學術“盛宴”,直接參與人數由首屆300多人擴充到第三屆的1200余人。

  研究生國家獎學金是研究生教育階段國家設立的榮譽獎項,旨在鼓勵研究生勤奮學習、潛心鉆研,不僅較大幅度提高了獲獎研究生的待遇水平,更有助于提升研究生教育質量,有利于激發研究生教育的活力。因此充分發揮好國家獎學金評審的導向作用,對于研究生動力的提高具有重要意義。基于此,學校針對研究生學術水平不斷提高的現狀,修訂了《河北科技大學研究生國家獎學金評審辦法》及評審細則,更加強化學術導向,鼓勵高水平成果脫穎而出。近兩年,研究生共發表高水平論文700余篇,申請專利、軟件著作權800余件,多名學生在本領域期刊發表論文。2019級研究生李奇以第一作者在Appl.Catal.B、Chem.Eng.J.等期刊發表4篇SCI論文,在投論文2篇,在“2021全國光催化中青年學者論壇”及“第十二屆全國環境催化與環境材料學術會議”中分別獲得研究生報告獎和優秀口頭報告獎。

  加強學科競賽

  提高實踐能力

  學科競賽從競賽準備到作品呈現都需要發揮科研創新思維,要綜合運用所學知識,在鞏固既有理論的同時,針對競賽涉及領域進行拓展學習,形成求異思維。因此,學科競賽是一個學以致用和學用相長的過程,通過競賽能培養研究生的創新創業精神,提升人才培養質量。

  為加大學生創新能力培養力度,學校制定了《河北科技大學研究生學科競賽管理與獎勵辦法》等相關制度,鼓勵學生積極參與各類學科競賽及學術交流活動,對獲獎學生不僅在國家獎學金評審中予以加分,還給予一定的物質獎勵。2020年,學校在中國研究生能源裝備創新設計大賽中獲得優秀組織單位獎,是河北省僅有的一家,實現了在中國研究生創新實踐系列競賽上的新突破。其中劉慶磊等同學的作品“一種用于太陽能光熱發電實驗的太陽能模擬器”獲得國家二等獎,該模擬器突破了時間、氣象以及地域等諸多因素的限制,可模擬真實的太陽輻照,為各種研究提供了可靈活操作的平臺。劉慶磊同學先后獲得國家和省部級學科競賽獎勵6項。

  2021年,黃秋實團隊獲得第十六屆中國研究生電子設計競賽國家二等獎,該團隊設計了一套基于圖像視覺的散點器件自動貼裝設備組,利用基于機器視覺的人工智能算法,實現了自動化貼裝透鏡的功能,所有設備在結構上高度壓縮,用軟件代替了部分硬件設施的功能,體積上相對于市面上部分同類產品平均縮小了40%。學校同時獲得中國研究生電子設計競賽華北賽區優秀組織獎。2021年,學校研究生在省部級以上學科競賽中獲獎100余項,獲獎數量較2020年實現了翻番,不僅提升了獲獎學生的創新能力,且為其他學生起到了良好的示范作用。

  樹立典范榜樣

  發揮模范力量

  偉大時代呼喚偉大精神,崇高事業需要榜樣引領。為此,學校制定了《研究生十佳學術之星評選辦法》,并開展2021年首屆研究生“十佳學術之星”“十佳學術之星提名獎”評審,評審出10名“十佳學術之星”、10名“十佳學術之星提名獎”獲獎者,對獲獎者在校內媒體等進行了宣傳表彰,旨在通過宣傳獲獎學生的學術意識、學術旨趣、學術志向,使更多學生提升能力、提高素養、錘煉本領,堅定理想信念,樹立高遠志向,嚴謹治學,以學術強身,以立己強國。“十佳學術之星”李恒在材料化學領域期刊J.Mater.Chem.A等發表論文,報道了一種富含納米碳點、具有AIE功能和高熱穩定性的稀土復合凝膠,該凝膠可實現對丙酮、甲醇等VOCs的高選擇性、高效、原位相分離吸附。該VOCs吸附分離方法突破了常規固態吸附劑本身條件的限制,具有高效、節能、便捷等優勢,為新型VOCs吸附劑的研發提供了一種新的策略。

  此外,學校還制定了《河北科技大學研究生短期學術交流項目資助管理辦法》,對參加國內外重要學術會議并作報告以及出國訪學交流的學生予以資助。依據該辦法,首批遴選了爭博及支撐學科的22名優秀研究生,赴馬來西亞大學進行學術交流及英語學習,訪學結束后,部分學生申請了該校博士并已開始攻讀。此次出國訪學很好地起到了學術杠桿及導向示范作用。

  在我國邁向教育強國的征程中,研究生教育要堅持走以提高質量為核心的內涵式發展道路,內涵式發展的現代意蘊集中反映在研究生培養質量上。學校僅從激發研究生的內生動力、發揮研究生的主體作用方面做了一些探索,希望能為研究生教育內涵式發展提供有益參考。

  (徐永贊 李發堂 陳向民 劉勇生)


  (正文結束)

相關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