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区二区三区免费网站|欧美福利小视频|国产亚洲一区二区在线|wwwproncom|欧美精品一区二区三区一线天视频

聚焦常州機電職業技術學院智能制造專業群人才培養模式

來源:中國教育報 時間:2022-04-15  閱讀:次   |
42.9K

  產教譜系指引 崗學教評一致 ——聚焦常州機電職業技術學院智能制造專業群人才培養模式 

  針對智能制造技術迭代快、人才口徑寬、專業調整慢,人才鏈供給與產業鏈需求存在的結構性矛盾,常州機電職業技術學院以2012年省重點機械制造技術專業群建設為起點,探索專業群人才培養;2015年聚焦智能制造開展行業調研,研究產教對接,調整專業群結構,開發能力素養集;2017年完成了智能制造專業群人才培養方案。經過10年建設與發展,形成了“產教譜系指引、崗學教評一致”專業群人才培養模式。近年來,專業群的綜合實力顯著提升,入選“雙高計劃”重點專業群。人才培養質量持續提高,畢業生畢業半年后平均就業競爭力指數達91%,企業滿意度高達92%。教師社會服務能力顯著增強,90%以上的專任教師主持或參與企業橫向項目,有力支撐了常州智造名城建設。

  專業群聚焦汽車及零部件產業鏈轉型發展,分析人才培養與崗位需求結構性矛盾,針對專業群協同集約發展不強、人才培養規格與產業鏈復合型人才需求不一、項目教學與崗位活動匹配度不高、人才培養質量評價不準等具體問題,形成了以下解決方案:

  構建專業群與產業鏈對接譜系,研制行業人才需求報告,指導專業群建設

  1.研制產教對接譜系圖,提供教產對接方法和工具。搭建人才供需大數據平臺,采用網絡爬蟲等數據挖掘技術,采集企業招聘信息。以行業人才需求和專業人才供給數據為基礎,以“產業→技術→崗位→能力素養→課程→教學”為主線,溯源并可視化反映產教兩界關鍵要素核心結構、發展歷史、前沿領域和整體架構,繪制崗位、專業等核心要素譜系。面向區域汽車及零部件產業鏈,分析比對崗位群—專業群、職業能力—培養規格等映射關系,構建產教對接譜系模型,還原教育核心要素隨產業發展變化的規律和圖景。撰寫產教對接譜系專著,揭示專業群響應產業鏈發展的機制、速度、作用力傳遞過程等,提出了專業群具體建設方法與路徑。

  2.發布行業人才需求報告,科學指導專業群設置與動態調整。應用產教對接譜系,調研職業院校智能制造相關專業人才培養與產業鏈崗位需求吻合度,出版《智能制造機械行業人才需求與專業設置指導報告》等專著4部,指導專業建設。緊跟產業鏈向中高端轉型發展戰略,服務常州新能源汽車及核心零部件產業鏈2000億產值目標,面向“產品設計、工藝裝備規劃、裝備設計制造、零件數控加工、質量管理”等崗位,綜合崗位組群與學科組群邏輯的優點,由模具設計與制造、工業設計等5個專業組群協同集約發展,全面對接汽車產業鏈。

  構建培養規格與職業能力對接譜系,開發專業群能力素養集,優化人才培養規格

  1.對接職業能力譜系,開發專業群能力素養集。圍繞汽車產業鏈典型崗位,研制崗位職業能力和專業群培養規格譜系。解構典型工作任務職業核心能力,將每項能力分解為知識、能力、素質等培養規格點。運用同類比較象限分析,合并重復或相近的培養規格點,形成專業群總體培養規格。結合產品設計、工藝裝備規劃等典型崗位情境,將培養規格分解細化為實際崗位工作過程中可測、可評的能力素養觀測點,形成能力素養集和開發路徑。

  2.能力素養集貫穿,序化專業群人才培養規格結構體系。以同類比較象限分析合并各專業共同的能力素養為專業群通用能力,以崗位群譜系中對應不同專業崗位的能力素養為群內專業方向能力,以面向產業鏈前后端關聯崗位的能力素養為群內專業拓展能力,形成“通用+方向+拓展”專業群人才培養規格結構體系。同時,以專業為序列,將專業能力素養覆蓋專業項目課程體系,并作為課堂任務評價觀測點,構建能力素養矩陣,實現能力素養集在專業群、專業、課程、課堂四層的統一和貫穿。

  構建學習項目與崗位任務對接譜系,優化“全流程項目貫通”課程體系,實現學習活動情境化

  1.優化專業群課程體系,開發專業群全流程教學項目。對接關鍵崗位,研制由崗位任務結構、內容和情境等組成的崗位任務譜系,貫通能力素養集,重構不同層級“流程化項目”,形成了“課程項目小流程+課程模塊中流程+專業項目大流程+專業群項目全流程”的四層遞進流程化項目課程體系。依托“縱橫貫通、內外聯動”的專業群實訓平臺和兩個國家教學資源庫,資源集聚貫通,為產業鏈全流程崗位群對應的專業群不同專業領域課程項目搭建提供支撐,開發并實踐“設計—制造—檢測”全流程項目,培養跨界復合能力。

  2.資源積聚,平臺共建,提高人才培養實施保障水平。圍繞能力遞進流程化項目,推進專業群“三教”改革。組建了“課程模塊、專業項目和專業群項目”三級結構化教學團隊,根據流程化項目不同能力模塊要求,教師分工協作進行模塊化教學,形成協作教學共同體。開發流程化項目課程資源,建設專業群資源庫及流程化活頁式教材。構建毗鄰式的學習空間,打造專業群“縱橫貫通、內外聯動”的實訓平臺,4次迭代建設機械制造實訓基地,為專業群復合型人才培養提供保障。

  構建學業考核與職業標準對接譜系,開發“螺旋遞進”發展性評價體系,提高人才培養契合度

  1.開發專業群人才培養考核標準,提高考核人崗適配度。以行業相關職業標準譜系為映射,構建由考核內容、主體、工具和標準等組成的學業考核譜系。根據能力素養集,充分考慮企業要求,制定《學生學業考核方案》等6項制度;對接職業技能考核標準,開發專業群通用能力考核項目3個和專業專項能力考核項目25個、綜合能力考核項目10個;聘請企業專家參與考核,建立校企混編考評師資庫5個,形成了“標準對接、項目銜接、主體雙維、過程結果結合”的專業群人才培養評價體系,促進評價利于企業選人用人。

  2.“學業報告+成果展評”并重,“普測+抽測”結合,形成發展性評價體系。對標能力素養集,創新《學業報告書》+《學習成果冊》等考核載體,優化“筆試+實操+答辯”考核方法,實施二級學院普測+學校抽測的分層考核,校企共同加強專業群通用能力與專業方向能力監控。通過過程化評價,強化質量主體意識,及時發現目標達成偏差,動態調整教學實施方案,實現“評價—反饋—改進—提升”螺旋遞進,促進學生自由主動發展,不斷提升專業群人才培養契合度。

  (常州機電職業技術學院校長許朝山)


  (正文結束)

相關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