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四心”激發思政課程新活力 ——青島港灣職業技術學院探索育人新路徑
面對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新形勢,青島港灣職業技術學院思政課教師聚焦上級關于疫情防控工作的重要講話精神和重要決策部署,聚焦師生關心關切的疫情防控常識和健康教育,聚焦疫情防控一線人員先進事跡和感人故事,將“四心”融入思政教學,講好思政第一課,引導學生堅定戰勝疫情的信心決心,助力學院思政教學創新。
切實抓好“紅心”培育,鍛造素質過硬的教師隊伍
思政課作為以思想政治教育為主的課程,是培養社會主義建設者和接班人的重要學科。青島港灣職業技術學院精準把握政治要強這個關鍵,充分發揮思政課教師作為馬克思主義理論宣傳員的作用,引導教師始終“一顆紅心向著黨”,堅定對馬克思主義的信仰。
古人云:“師者,人之模范也。”教師在學生思政知識學習過程中發揮著重要的示范作用且影響至深。青島港灣職業技術學院主動作為,面向學生開設“身邊人、身邊事、家鄉人、家鄉事”思政課社會實踐課。在研讀理論和實證調研的基礎上,制定課程設計、編寫教學大綱、完善實施計劃,細化評價體系,為課程構建體制機制保障。課程依托紅色資源,以“基地研學、虛擬實踐、校內實踐、宣傳推廣、成果展演”為形式,圍繞“黨史學習教育、理想信念教育、道德情操培養、法律素養提升、堅定‘四個自信’、我與新時代”六大模塊,實現十余個現場教學區的紅色資源連珠成線,并融入課程體系,探索構建思政課課堂、校園、社會、網絡“四位一體”實踐教學協同育人模式。一系列教學活動和主題活動的開展,豐富了“紅心”教育的形式,讓思政課教師更好地詮釋信仰之理、傳遞信仰之火、增強思政課效果。“高職院校思政課實踐教學‘四位一體’協同育人模式研究”獲批2020年度高校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師研究專項一般項目。
充分融入“真心”教育,調動各方參與思政教學積極性
所謂“學高為師,身正為范”,思政課教師不僅要學識扎實,更要做到師德高尚為人師表,要謹記“樹人”先“立德”,而立德要以身作則。為了融入“真心”保持高尚的師德,學院加大思政課教師思想素質、業務能力培養的同時,積極推進其他人員走進思政課堂。一是組織學校領導講,校領導帶頭講好思政課,將學校領導講思政課納入教學計劃,形成一種常態、一種慣例。校領導站在自身政治高度給學生講國家大政方針、講改革開放成效、講國際國內形勢等,以上率下,起到引領作用。二是邀請先模人物講,選取身邊作出特殊貢獻的港口人物,通過真實案例,拉近與學生的距離,讓學生親耳聆聽并學習身邊這些普通平凡的人的擔當努力,他們做出了不平凡的業績,用先進事跡感染激勵學生,教育學生愛黨愛國、向上向善。
積極釋放“愛心”教育,引導形成正確的思政觀
“教育就是一個靈魂喚醒另一個靈魂。”教育不是簡單的知識傳授,是對人的靈魂的教育,是包含智慧之愛的教育。青島港灣職業技術學院高度重視將“愛心”教育理念融入思政教學,激發思政課教師對教育事業的熱愛之心,助力思政課的建設和發展。學院抓住“互聯網+”背景下的教與學的革命性的變化,引導思政課教師不斷尋找差距、苦練內功,緊隨時代不斷補齊短板、開拓學術視野,以對三尺講臺的敬愛情懷,打造學生真心接受的“金課”。學院注重抓好對學生的關愛,始終做到在思想上引領、學業上指導和生活上關心相互融合,通過思政課教師高尚的人格感染學生,用真理的力量感召學生,實現“生命感動生命”。
努力抓好“虛心”教育,營造學無止境的良好氛圍
“師者,所以傳道授業解惑也。”古往今來,學識深厚是教師的基本素養。青島港灣職業技術學院結合新時代學生的特點,推動教師既做到學識扎實,更做到與時俱進。定期組織回歸馬克思主義經典著作,反復深耕馬克思主義理論體系,立足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改革和建設實踐,注重歷史邏輯、理論邏輯和實踐邏輯的關系,保持洞察前沿理論動態的敏感度,與時俱進不斷更新知識儲備。青島港灣職業技術學院積極拓寬視野,注重思維創新,努力做到思維新、視野廣,通過不斷探索創新教學的方法點燃課堂,以知識視野、國際視野和歷史視野,把事實講清楚,把道理講明白,在生動活潑的氛圍下以喜聞樂見的方式傳遞理想信念。
青島港灣職業技術學院把“四心”融入思政教學各個環節,突出以教師為主體的教育模式創新,始終做到堅守“四心”不斷前進,推動新時代思政課建設,切實肩負起鑄魂育人的時代重任。(李銀賓杜曉惠)
(正文結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