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区二区三区免费网站|欧美福利小视频|国产亚洲一区二区在线|wwwproncom|欧美精品一区二区三区一线天视频

陜西師范大學錦園學校 凝練“和”文化 耕一方教育沃土

來源:中國教育報 時間:2022-04-20  閱讀:次   |
42.9K

  一所環境優美的學校就是一片育人的沃土,優美的自然環境,體現“和”文化中“天人合一”的思想。錦園學校創辦于2004年5月,以“和”文化為引領,秉承“讓學生成才、讓家長放心、讓社會滿意”的辦學宗旨,確立了“以質量求信譽、以精品求發展、以人才求回報”的辦學目標,堅持科學化、多元化、現代化、國際化育人的全新辦學方向。為積極落實“立德樹人、五育并舉”的育人目標,西安市教育科學研究院成立了“西安市綜合實踐活動研究中心”,并將中心辦公室設在陜西師范大學錦園學校,這既是對學校前期開展工作的充分肯定,也為學校后期工作的開展指明了前進方向——

  積淀深厚底蘊

  凸顯文化特色

  提高文化自覺、增強文化自信、實現文化自強是錦園學校實現跨越式發展的必由之路。錦園學校精磨細煉制度文化,剛柔并濟提升學校管理品位,編制了《錦園學校管理制度》,為學校的規范管理、高效運行提供科學的剛性依據,學校各項工作管理制度化、科學化、規范化,給校園文化建設增添了色彩。在完善制度管理方面,學校加強情感管理,注重加強思想政治工作,提倡尊重、關心、理解、信任每一個人,使每名學生都能充滿自信地發展,為每名教師搭建起施展才干的舞臺。

  在環境建設方面,學校重點打造以“和”為主題的文化,做到了讓校園每一寸土地、每一面墻壁、每一項細小的設計都能給人以美的感染、藝術的熏陶,校園內書香園、賞詩苑、《論語》精華園以及教學樓走廊及墻壁上懸掛的牌匾、獨特的樓梯文化設計新穎、內容豐富,以名言警句、古詩詞等多種形式時刻激勵學生規范行為。從一棵樹到一塊石,每一處人文景觀都凸顯了學校深厚的文化底蘊。以此為基礎,學校總投資近億元,健全校園基礎設施,目前,所有教室均安裝了86英寸交互式教學設備、課堂錄播系統,裝備了云計算教室、創客實驗室、機器人實驗室等創新實驗室,被評為“西安市創客教育實踐示范學校”“西安市智慧化校園”。

  學校以“和”文化為引領,確定了課程體系特色化、學生教育個性化、學校管理智能化、學校發展國際化的“四五規劃”目標,通過積極完善課程體系、發展學生個性特長等途徑,為綜合實踐活動的開展創設有利條件。學校提出“四個一”的錦園教育特色,“和諧文化一亮點”“學本課堂一特色”“學生發展一專長”“一個學生不掉隊”,要求各學部通過健全學校特色課程體系,開展豐富多彩的德育活動,切實提高學生的核心素養,把“和”文化滲透到學校教育教學工作的各個方面。學校還引入陜西師范大學專家團隊,成立了專家指導組,整體規劃基地建設、課程建設、師資和服務隊伍建設,積極發揮示范引領作用,力爭建設教育教學理念先進、活動內容豐富、深受學生喜歡的“陜西省綜合實踐活動示范基地”,把學生綜合發展能力培養真正落到實處。

  多維課程體系

  發展核心素養

  學校不應該只關注學生知識的掌握,更應關注學生的全面發展,促進學生個性化發展和可持續發展。錦園學校自建校起就堅持這一理念,結合“以培養學生綜合素質為導向,著力發展核心素養,特別是社會責任感、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以適應快速變化的社會生活、職業生涯和個人自主發展的需要,迎接信息時代和知識社會的挑戰”的課程目標,精心培育“和”文化育人理念,整體架構了以“和”為核心素養的學校課程體系,創建了錦園中學的“三層四類”的“和”課程體系。“三層”即基礎層、發展層、研究層,“四類”即“明德修身”“智慧創新”“健體怡情”“人生規劃”,促進學生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

  近年來,學校有針對性地研發校本課程,先后開發了“古詩詞誦讀”“禮儀教育”“生活中的數學”“體育舞蹈”“英語繪本”等一系列校本課程,豐富學校課程體系的內容,其中,智慧創新類課程側重于培養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自主探究能力和創新能力。

  學校依據學生發展狀況、學校特色,整合多方資源,充分發揮“師”字牌優勢和特色,積極挖掘和開發可利用的社區資源,讓綜合實踐活動課程真正落實到實踐層面。學校充分發揮陜西師范大學專家資源優勢,引入陜西師范大學的教授專業團隊研制開發校本課程。圍繞培養學生創新精神和實踐動手能力,學校著力打造創客教學研究,積極開展STEAM教育實踐,引入了“超腦麥斯STEAM創造力”課程與以探究和設計為宗旨的系列課程“超維數學”“科學探究”“人工智能——趣味編程”“人工智能——智能傳感器”等,將日常所見融入科學課程的學習中,鼓勵學生科學探究,讓學生在協作探究學習中體驗身邊的科學,培養“德和行和、智和理和、體和心和、藝和美和、文和言和、技和創和”的錦園“和美”少年。

  學校與陜西師范大學科學教育儀器研究開發中心合作共建了創客教室、磁懸浮探究室、光學實驗室、地理探究室,開設了未來科學實驗探究課。將科學知識與實驗體驗和操作活動相結合,引導和啟發培養學生科學思維,有效地激發學生們濃厚的學習興趣,調動每名學生的積極性,培養學生的觀察能力、思維能力、分析能力、解決問題的能力和實驗設計操作的能力。

  此外,學校充分利用社會教育資源,開展校內外科普和社會實踐活動。學校堅持每學期開展研學活動,聚焦研學旅行課程的核心要素,有針對性地開發了紅色主題類、科技環保類、人文歷史類、體驗拓展類、地域風情類等多種類型的主題研學活動課程。其中,學校與陜西省中醫藥專家協會、陜西省健康促進與教育協會密切聯系,開展了“藥香盈盈纏衣襟,傳統文化潤錦園”等主題活動,被評為“中醫藥文化科普教育示范基地”。同時,因大力推動學校科普宣傳教育的發展,獲得“陜西科普宣傳教育合作單位”稱號。

  打造名師隊伍

  營造科研氛圍

  依托陜西師范大學基礎教育的資源優勢,學校高度重視教師隊伍的建設,通過校本研修,不斷提升教師教育教學素養與能力,培養了一批陜西省特級教師、陜西省學科帶頭人、陜西省教學能手、骨干教師、教壇新秀,形成了一支年富力強、積極進取的高素質教師隊伍,學歷全部達到本科以上,其中碩士占46.9%,中高級職稱占85%,并實現了教師人人參與校本研修以及省、市課題研究。

  學校積極創設“和雅治學”的氛圍,每學年開展“六課工程”“青藍工程”“名師工程”等活動,從深化校本研修、規范課堂教學、提高課堂效率、創新評價機制等方面促進教師全面發展,使不同層次的教師都得到鍛煉和提高,有效地促進了教師的專業化成長,提出“以和育人,建設特色課程體系”,以思政課為核心,建立了和德致為、和睿致新、和健致遠、和序致行的課程體系。學校還培養了一批教學新秀,使他們成為有獨到見解、具有自身教學特色的專家型教師,為打造一支“學習型、研究型、專家型”的名師隊伍奠定了良好的基礎。

  近年來,學校教師開設校本課程45門,教師教研氛圍濃厚,學校作為西安市“十三五”科研規劃重點課題實驗校,有近50多位教師承擔了省、市各級課題研究。其中“中小學綜合實踐活動課程建設與實踐研究”和“中小學綜合實踐活動課程有效實施的路徑研究”兩項課題被確定為西安市2021年基礎教育研究重大課題。學校努力構建德育體系,全方位提升學校的文化內涵。尤其是小學部將英語與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相融合,打造二十四節氣雙語特色欄目,受到社會廣泛關注。學校每年組織開展“文明禮貌月”“英語活動月”“慶元旦文藝匯演”“讀書節”“藝術節”“科技節”“足球節”等主題教育,努力打造特色教育品牌。

  強化以生為本

  彰顯和諧之美

  在“和”文化引領下,學校緊緊圍繞“以人為本”的教育理念,堅持以特色活動促進課程建設,傾力打造了六大類(藝術類、體育類、學科類、科技類、文學類、社會類)100多個特色社團,包括合唱、舞蹈、管樂、美術、演講、武術、英語視聽、趣味數學、漢字聽寫、創客人工智能、航模、國學、書法、攝影等,通過普及與提高相結合,培養學生的興趣與特長,為每名錦園學子提供了多元化、層次化、個性化、特色化的教育內容。

  為充分發揮校園主陣地作用,學校深入推進綜合實踐活動課程實施,搭建全面推進素質教育的綜合化平臺,每年舉辦成人儀式、校園藝術節,舉行學生書法、繪畫、攝影比賽以及文藝匯演、中華古詩詞誦讀、藝術教育、科普教育、法治教育等活動,在培養學生人文精神的同時,增強學生的文化底蘊。這些都體現了校園文化的引領作用,豐富了師生的課余生活,營造了健康、高雅、文明的校園文化氛圍,逐漸形成“德育為首、五育并舉”的育人格局。

  學校學生多次在全國中學生英語競賽、作文競賽、物理聯賽、化學聯賽中獲獎,學業水平考試、高考、中考質量均在未央區名列前茅,優異的辦學成績也贏得了良好的社會聲譽。

  學校藝術教育成果顯著,有數百名學生在全國藝術展演活動中取得特等獎、金獎,有近千名學生在省、市級藝術、科技、體育等綜合素質比賽中取得一、二等獎,與陜西中科科教教育科技有限公司、西安新劍語擊劍訓練基地、西安市精英成長青少年戶外體育活動營地、蘭德科普飛行營地、西安六君子中醫館有限責任公司等單位合作,力爭建設教育教學理念先進、活動內容豐富、學生喜歡的“綜合實踐活動示范基地”,把學生綜合能力培養真正落到實處。

  值得一提的是,學校先后組織學生前往美國、英國、日本、澳大利亞、瑞士、新加坡、韓國等國家進行研學旅行,并與我國香港馬頭涌官立小學、新西蘭奧克蘭馬瑞泰濱海學校結為友好合作學校。2019年以來,陜西師范大學錦園學校組建了“名校+”教育聯合體,陜西師范大學鳳凰城中學、未央區上水腰小學、未央區新華小學、未央區華遠君城小學、未央區煜星外國語小學相繼加入教育聯合體。此外,學校還與藍田普化鎮中心學校結為跨區域合作校,積極承擔西安市臨潼區穆柯寨村和安康市嵐皋縣四季鎮的幫扶任務,促進了區域教育的平衡發展。

  肩負重任,砥礪前行,錦園學校在“和”文化引領下,深入推進綜合實踐活動的實施,兼容并蓄拓展師生視野,建設“教育理念先進、教育功能多元、課程體系融合、課程內容豐富、教育服務靈活”的“綜合實踐活動校本基地校”,學校管理水平進一步提高,師資隊伍建設成績斐然,教育質量穩中有升,師生關系更加和諧,多項榮譽稱號的獲得充分體現了學校蓬勃發展贏得的肯定與贊譽,也為促進學生的全面和諧發展和健康成長增添了更多助力。

  (劉景昱)


  (正文結束)

相關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