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区二区三区免费网站|欧美福利小视频|国产亚洲一区二区在线|wwwproncom|欧美精品一区二区三区一线天视频

哈爾濱科學技術職業學院 以“兩創”為指引 探索美術教育創新

來源:中國教育報 時間:2022-04-21  閱讀:次   |
42.9K

  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是彌足珍貴的精神瑰寶。哈爾濱科學技術職業學院美術教育專業以“創造性轉化、創新性發展”精神為指引,堅持以文化人、以文育人,緊密圍繞學校文化育校戰略,依托黑龍江高職學校首家“學術交流基地”的平臺優勢,將中華優秀傳統文化融入專業教育,對接產業鏈、人才鏈需求,走出了一條“產教融合工作室”人才培養模式的發展之路,展現了百年院校的新作為。

  對接發展需求探索“工作室制”人才培養模式

  美術教育專業遵循“產教融合、校企合作”的人才培養機制,促進人才培養供給側和產業需求側全方位融合,按照師范與藝術學院專業群方向建設目標,圍繞區域經濟發展需求,著力推進專業升級,與地方發展接軌。結合自身專業特點和師資優勢,美術教育專業本著“以學生為中心,以能力為本位”的理念,凝練出以工作室教學模式為主要特征的“122式”人才培養模式,即打造以工作室為基礎的“一個平臺”、課內課外“兩個課堂”,將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傳承和職業技能培養作為“兩翼”。

  第一、二學期,教師引導學生在第一課堂完成職業基礎技能與課程的學習;第三學期,專業開設版畫、烙畫、剪紙、泥塑、動漫設計、金畫、鑒賞等實訓課程,利用第一、第二課堂在工作室中完成行業職業崗位的職業能力及素質等實訓課程的學習;第四學期,專業實施行動導向教學法,并以工作室為平臺開展校企合作,通過優化校內外教學資源,解決教學中實踐課程與職業崗位需求脫節的問題,使專業建設真正“教、學、做”一體化。

  夯實專業技能履行文化傳承使命

  美術教育專業創新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實踐教學方式,根植“技能+文化”育人理念,深挖傳統工藝,擴大傳承隊伍,肩負起“建設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傳承體系”的職責。美術教育專業擁有一支治學嚴謹、實踐經驗豐富、科研開發能力強、校企深度合作的教學團隊,建設了7個校級大師工作室,其中烙畫和金畫已申請區域非物質文化遺產傳承。在產學研相結合的育人實踐中,專業高度關注地方傳統文化的重要作用,不斷拓寬思路,加強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傳承人的培養。

  專業在第二課堂成立大師工作室,將學生分配到不同工作室學習。大師工作室中,既有校內專業教師的常規技能指導,又有非物質文化遺產傳承人作為核心工藝導師,根據科學規范的教學計劃和技能考核標準,在兼顧學生個性和特長的基礎上開展個性化定制式學習單。大師工作室的建立充分考慮學生專業技能實踐和傳統技藝的創新創業能力培養,引導學生創作將民族傳統藝術和時尚元素相結合的作品。與此同時,專業教師帶領學生參與各級各類競賽,磨礪技能,引導學生深切體會工匠精神,推動傳統工藝振興和非遺保護傳承。

  升級課程體系建設以“三創新”引領課堂革命

  美術教育專業積極開展優質專業核心課程建設與教材建設,與課程建設專家、行業企業專家組成課程建設團隊,進行課程內容改革與重組,實施“平臺+模塊”的課程體系建設,讓課程具有較強的穩定性、適應性,以充分契合行業需求。

  堅持教學內容創新。課程建設引入小學語文教材課文作為美術創作題材,創作《守株待兔》《小馬過河》等含有思政元素和教學意義的繪畫,取得了良好的效果。專業又與學院小學英語教育、學前教育專業合作,創建了畫畫填單詞、故事繪本畫等系列內容,有效提升了學生崗位技能和創新能力。

  堅持教學方法創新。專業依托超星平臺,廣泛開展線上線下混合教學模式,利用任務導向法和案例法開展教學。在繪畫創作類課程中,教師通過超星平臺發放繪本創作任務及相關參考素材,學生自行組隊,通過小組合作完成學習任務單,并按照計劃創作繪本并上傳平臺。專業還開展了“生生評價”等多元考核,落實以學生為主體、教師為主導的教學理念,提高學生的自學能力,培養學生的實踐能力、創作能力。

  堅持育人形式創新。專業在教學中深入探討“專業知識點”與“思政育人點”的相互融合。以“寫字指導”課程為例,教師以專業的視角切入,潛移默化地開展思想教育,并通過設計“課程大綱”和“育人大綱”,將價值觀的培育和塑造融入課程。課程思政的層層落實,進一步促進了教師整體能力素養的提升,打造了知識傳授、能力培養與價值引領的綜合課堂。專業還依托學校“學術交流基地”平臺,拓寬“大學生文化之旅”活動路徑,讓育人形式向立體化、縱深化發展。

  行穩方能致遠。哈爾濱科學技術職業學院美術教育專業積極深化教學改革,推動傳統工藝傳承,增強了專業辦學活力,提高了人才培養質量,提升了社會服務能力,為區域經濟發展培養了大批“德藝雙修”的人才。

  (李宏權 張文軍 李想)


  (正文結束)

相關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