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区二区三区免费网站|欧美福利小视频|国产亚洲一区二区在线|wwwproncom|欧美精品一区二区三区一线天视频

深圳信息職業技術學院建設基于能力本位的“七高”專業群模式

來源:中國教育報 時間:2022-04-28  閱讀:次   |
42.9K

  瞄準產業 攜手企業 錘煉專業 ——深圳信息職業技術學院建設基于能力本位的“七高”專業群模式

  面對“強國建設”的大好機遇,各職業院校緊隨時代節奏和產業調整升級步伐,與區域經濟社會發展共奮進。

  這其中,深圳信息職業技術學院緊緊圍繞區域經濟發展需求,把教育教學放進區域發展的戰略空間加以考量,瞄準產業,攜手企業,錘煉專業,直面現階段人才培養問題,創新實施基于能力本位的“一中心、雙主體、三融合”的“七高”專業群建設,提升專業群與產業鏈對接的契合度,實現人才培養供給側和產業需求側結構要點全方位融合,為區域經濟發展培養急需的AI+、高素質、復合型技術技能人才。

  堅持問題導向:發現問題是教學改革的邏輯起點

  問題是改革創新的出發點,也是教學改革的邏輯起點,學校直面現階段人才培養過程中存在的人才培養與產業需求契合度不高、高職院校內涵建設活力不足、學生職業勝任力不足、學生可持續發展能力不足等問題,精心梳理問題清單,找準解決問題的支點和突破口,依托國家骨干校、國家專業群教學資源庫、“雙高計劃”專業群、省高水平專業群等專業群建設、現代學徒制建設、實訓基地建設、技能競賽以及教研教改等方面取得的相關成果,開啟“七高”特色專業群建設模式創新與實踐。

  堅持目標導向:精準施策是教學改革的路徑選擇

  發現問題就要一一破解問題,學校堅持目標導向、精準施策,科學制定解決問題的路徑,出實招、見實效,使各項工作落精落細落到實處。

  ——產教映射,供需融合,科學組建優化專業群,解決高職人才培養契合產業需求問題。

  適應產業升級和時代發展,學校緊密對接產業鏈、創新鏈,面向高端產業和產業高端,依托產業集群理論,推行“調研、布局、評測、組群、建設、優化”“六步走”戰略和“區域發展需求、產業發展需求和崗位能力需求”“三融入”規劃,攜手主流技術企業,按照專業基礎相通、技術領域相近、職業崗位相關的“三相”原則,頂層科學組建專業群,動態優化專業群,實現人才培養契合產業需求,推動人才培養供給側和產業需求側結構要點全方位融合,促進教育鏈、人才鏈與產業鏈、創新鏈有機銜接。

  ——頂層規劃,增值賦能,構建特色專業群建設模式,解決高職院校內涵建設活力問題。

  學校始終以立德樹人為根本,立足能力培養,緊緊把握職業生涯發展規律,借鑒《斯坦福大學2025計劃》“軸心翻轉”(AxisFlip)等核心理念,從傳統“先知識后能力”翻轉到“先能力后知識”,從“強調知識”發展到“注重能力”,以獲取職業勝任力為目標,以學生為中心,校企雙主體育人,深化產教融合、教研契合、育訓結合,強化專業群管理增值賦能,建設軟件技術等11個高水平專業群,構建深信“高站位立德樹人、高端化對接產業、高標準重構課程、高層次共享資源、高起點建設團隊、高精準質量診改、高水平內部治理”“七高”特色專業群建設模式,突出AI+特色,實施AI+改造工程,形成“教學團隊、教學資源、實訓場所、平臺課程、教材開發、教法改革”“六共享”格局,實現聚力發展,增強辦學活力。

  ——以崗定學,校企互促,搭建“崗課賽證”深融的技術工匠培養體系,解決高職學生職業勝任力問題。

  以產業發展新業態、新崗位來確定學生能力需求,校企共建產業學院和生產性實訓基地、協同創新中心、社會服務中心“三平臺”,集聚專業群發展優勢,堅持工作、技術、創新“三驅動”,深度開展“三教”改革,推行“五橫五縱”內部質保,課崗融會試點現代學徒制,課證融通試點“1+X”證書制度,課賽融合實施五級競賽活動,有效搭建了以“崗課賽證”深融為主要特征的專業群AI+、高素質、復合型技術工匠培養體系,解決高職學生職業勝任力問題。

  ——能力本位,項目貫穿,實施“平臺+模塊”專業群課程建設與改革,解決高職學生可持續發展問題。

  學校關注職業生涯發展全周期,面向企業真實生產環境,以項目貫穿,實施“課程體系重構、課程結構重構和課程實施方式重構”“三重構”策略,建立專業群“五育雙平臺四模塊”課程體系,即體現德智體美勞“五育”融入,公共平臺和專業群平臺“雙平臺”,專業核心課、集中實踐課、專業拓展課和公共拓展課“四模塊”的專業群課程體系,實現了公共平臺基礎共享、群平臺支撐共享、專業課程特色獨具、拓展課程有效互選,開展模塊化、項目式等課程結構重構,實施課程思政和線上線下混合等課程實施方式重構,促進了專業群人才德智體美勞“五育”全面發展和基礎能力、綜合能力、專業能力、核心能力、創新能力“五級”能力遞進,解決高職學生可持續發展問題。

  一項項改革創新相互配合、相互促進、相得益彰,破解一個個難題,打造一個個亮點,形成了較為完善的人才培養體系,使得人才培養和學校發展煥發勃勃生機。

  堅持成果導向:人才紅利是教學改革的喜人成效

  隨著基于能力本位的“七高”專業群建設模式的持續深入推進,學校人才培養、學校發展和專業建設方面取得喜人成效。

  麥可思調查報告顯示:學生就業率高,2015年—2020年就業率平均為96.5%,雇主滿意度達97%,2020屆初次就業平均月薪超過4100元,12萬元以上高年薪段的比例逐年提高。近年,先后有85名學生獲得HCIE、CCIE、RHCA和OCM等高級別職業資格證書,多名畢業生被華為、騰訊、深圳地鐵、中國聯通等企業錄用,人才培養成效顯著。

  學校方面,2016年,學校國家骨干高職院校驗收獲得優秀等級,立項廣東省一流高職院校;2017年國家專業群教學資源庫通過驗收;2018年成為第三批現代學徒制試點單位;2019年入選“雙高計劃”建設院校。

  專業建設方面,建設國家骨干校重點專業(群)4個,國家專業群資源庫1個,“雙高計劃”專業群2個,省級高水平專業群8個;獲得全國技能大賽一等獎14項、二等獎12項、三等獎18項。專業群建設模式應用于全校所有11個專業群、49個招生專業,形成《深圳信息職業技術學院專業群建設工作方案》等系列制度成果。“七高”專業群建設模式推廣應用到30多所省內外兄弟院校,受益者達20萬人以上。2016年,學校與西雙版納職業技術學院聯手搭建“深圳信息—西雙版納國際留學生基地”,受訓學員為來自老撾、泰國、緬甸的65名留學生,擴大了學校專業群建設模式的國際影響力,打造了國際留學生“新技術工匠”培養的新模式。

  未來,深圳信息職業技術學院將繼續發揚與時俱進、開拓創新的時代精神,積極謀劃,使學校的專業建設更精準、校企合作更深入、教育資源更優質,為強國夢的實現和區域經濟社會發展培養更多更優秀的人才。

  (林徐潤 高軍 楊帆)


  (正文結束)

相關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