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区二区三区免费网站|欧美福利小视频|国产亚洲一区二区在线|wwwproncom|欧美精品一区二区三区一线天视频

從生活自理走向職業自立 ——杭州市楊綾子學校特色勞動教育的探索與實踐

來源:中國教育報 時間:2022-04-29  閱讀:次   |
42.9K

  “您好,請出示一下健康碼。”“好的,請進!”杭州市上城區姚江路上的“智慧樹”咖啡館門口,店員朱以靈有禮貌地進行日常防疫檢查。咖啡館里,朱以靈的同事們正忙著給顧客點單、制作咖啡、包裝蛋糕。這樣平常的一幕每天都會在“智慧樹”咖啡館上演,不平常的是店里的員工都是杭州市楊綾子學校的學生。

  楊綾子學校是一所十五年一貫制的培智學校,主要接收從幼兒園到高中、智商低于55、社會適應中度以下的學生。如何才能讓這些特殊學生在畢業時有尊嚴地融入社會?學校的途徑是,秉承“從生活自理走向職業自立”的教育理念,狠抓勞動教育。目前,學校已經構建了十五年一貫的勞動教育體系,并以勞動教育為媒介樹德、增智、強體、育美,形成了富有成效的“楊綾子實踐”。

  構建以任務為驅動的課程體系

  學校以“為特殊學生創造適合的勞動教育”為宗旨,以提升學生勞動素養為目標,圍繞個人勞動、家庭勞動、學校勞動、社區勞動、職業勞動5種類型,構建了41個任務驅動型課程單元和211項必學勞動任務,研發了涵蓋日常生活勞動、生產勞動、服務性勞動的十幾門勞動課程,如居家生活、烹飪、清潔服務、西點等。當然,勞動教育不止于勞動,還具有樹德、增智、強體、育美等功能,所以學校還注重構建多學科融合的特色勞動課程。如近年來構建了融德智體美勞“五育”為一體的“四季耕讀課程”,帶領學生在校內外勞動實踐基地體驗從播種、施肥、澆水、除草到收獲的全過程,其間學生不僅能學習相關勞動知識與技能,還在勞動實踐中實現綜合康復,在出力流汗的過程中體驗勞動的快樂和價值,形成勞動品質與習慣。

  為了增強課程實效,學校以項目式發展推進課程的實施,以真實勞動任務為驅動,以多學科學習為支撐開展項目式推進的支持性學習,包括任務確定、目標分析、方法擬定、支持設計、學習開展、成果展示六大環節,如在方法擬定環節,會根據學生的特點和需求采用多感官教學、游戲教學、生態化教學、視頻示范教學、結構化教學等教學方法。通過多年實踐,學校積累了一批可供借鑒的勞動教育精品課例。如2021年的最后一天,學校展示了一節特別的培智勞動教育課——種郁金香。課程主要分為認識工具、定點挖洞、放種球、填土、澆水、收拾整理6個步驟,教師根據學生能力現狀和個性化需求,布置不同的任務,實現個別化教學。

  打造以數據為核心的“楊綾大腦”

  為了充分借助現代信息技術手段讓勞動教育更有效率,學校還建立了支持與教學于一體的數據平臺——“楊綾大腦”。學校利用“大腦”的勞動教育評價、學生勞動能力大數據分析、支持性學習微課推送、家校聯動實踐等功能,實現了勞動教育智能化、科學化、個性化。

  學校利用“楊綾大腦”平臺,不僅可以高效地對學校勞動教育成效進行量化分析診斷,還可以幫助教師把課堂上每名學生的操作記錄下來,方便其開展針對性教育、合理分配勞動任務,提升教師對課堂的整體把控能力,循序漸進地支持學生實現“勞動知識掌握—勞動技能熟練—勞動素養全面養成”的三階段目標。此外,教師還可以借助“楊綾大腦”,將學生的勞動學習情況和需要反饋給家長,家長將指導完成的勞動作業及時上傳“大腦”,促進家校之間形成育人合力。

  創建以實踐為核心的育人平臺

  勞動教育不能紙上談兵,只有不斷創設條件在“學中做”“做中學”,才能切實提高特殊學生的勞動素養,真正推動其從生活自理走向職業自立。為此,學校打造了幫助學生夯實基礎的專項課程平臺、鞏固素養的綜合應用平臺和強化遷移的社會實踐平臺。

  專項課程平臺主要是為了幫助學生提升專項的勞動技能而創設的,如為了幫助學生學洗車,校內建設有洗車房。綜合應用平臺主要是為了讓學生更好地融入社會,如學校創建的“智慧樹”工坊,學生不僅可以在這里學習調制咖啡、制作蛋糕、圖書管理、超市服務等,而且能讓學生向社會展示自我的勞動價值。社會實踐平臺主要是與企業和社區共建的平臺,為了讓學生在真實的環境和氛圍中提升勞動能力。目前,學校充分挖掘資源,已經陸續與相關企業合作設立了社區酒店、超市等20多個實踐基地,通過定期的崗位實踐,切實增強了學生的職業技能。

  “共富路上,一個都不能少。我希望每一名學生都能有尊嚴地真正融入社會。未來,學校將與時俱進,不斷深化、創新勞動育人模式,努力推動特殊教育高質量發展,為打造共同富裕示范區的楊綾窗口而深耕不輟、砥礪前行!”談到未來發展,俞林亞校長表示。

  (俞林亞 劉曉美)


  (正文結束)

相關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