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信息職業技術學院教學質量保障模式構建與實踐
學情循證 師生協同 全程服務 ——深圳信息職業技術學院教學質量保障模式構建與實踐
高質量教學是學校生存之本,更是學校的核心競爭力之所在。
深圳信息職業技術學院自創辦以來,以立德樹人為根本任務,牢固樹立教學工作中心地位,始終堅持以學生為中心,以教學質量為軸心,深化教學管理改革,守好人才培養全過程質量關,以教促學,教學相長,為黨育人、為國育才。
近年來,學校直面現階段教學質量保障工作中存在的短板,聚焦教學質量提升的關鍵環節,精準施策,破解一個個難點,打造一個個亮點,為新時代高職院校的教學質量提升提供了生動實踐。
應局
直面問題精心梳理
問題是教學改革的出發點,學校直面現階段教學質量保障工作中存在的質量數據“四多四少”結構性缺陷(結果性數據多,過程性數據少;來自“教”的數據多,“學”的數據少;宏觀數據多,微觀數據少;數據采集多,運用少),師生協同發展失衡,學生參與意識淡薄、持續參與動力不足等問題,精心梳理問題清單,找準解決問題的支點和突破口,開啟以學生為中心、多方參與的教學質量保障體系建構與實踐。
破解
凝聚合力精準施策
發現問題,就要一個個破解,學校以學生為中心,運用全面質量管理理論,凝聚合力,構建了行企參與“學情循證、師生協同、全程服務”教學質量保障模式,依據來自人才培養全過程的真實學情反饋,實現了基于學情循證的教學改進,助力師生協同發展,促進了學校人才培養質量、教師發展質量、學校治理能力、社會滿意度的同步提升。
——貫穿全程,學情循證,構建了人才培養全過程質量評價體系,破解教學質量數據“四多四少”結構性問題。學校遵循學生發展規律,以人才培養過程為主線,構建實施了基于“循證、客觀、大數據、大樣本”的教學質量評價。針對進口(生源)—過程(培養)—出口(就業)三大關鍵節點,堅持過程與結果相結合、內部評價與外部評價相結合、診斷與改進相結合,設計了包括生源質量、人才培養過程質量和畢業生就業質量三大維度32個指標、102個源頭學情采集點的評價指標體系。
其中生源質量根據招生信息了解生源特色及質量,制定有針對性的培養戰略和策略;培養過程方面重點了解學生對學校在課程教學、學生學習等方面的評價與滿意度及企業對人才培養模式和學生就業、實習方面的評價,了解學校當前在人才培養方面的優勢與問題;就業方面重點監測學生畢業一、三、八年就業質量和職業發展情況的企業評價和學生自評,從學生職業發展跟蹤角度分析培養過程對社會需求的滿足程度。
每學期(學年)采用專項學情調研、系統采集和師生座談會等形式實施全程動態評價。通過KPI與360度的結合,形成從宏觀到微觀、從橫向到縱向的學情數據庫。每學年調研學生1.6萬余人,教師900余人,采集學情數據近200萬條,圍繞學生、教師、教學等維度按不同層面形成專項診斷報告23份。
——教學引領,數據驅動,研發了支持師生協同發展的質量管理平臺,破解教學質量保障中師生協同發展失衡問題。學校立足師生協同發展,打造教學相長師生共同體,從師生需求出發,建立了基于學情循證的多主體—全過程—多維度—全反饋教師教學質量診斷與改進全流程。
通過與企業合作,學校研發了集四大功能系統于一體、集成十個子平臺的智能校園質量管理平臺。智能處理系統以大數據技術為支撐,完成對學生學情和教師教情數據從采集、集成到清洗、整理并服務其他各組件與模塊使用的過程。智能教學系統針對人才培養各環節,為學生學習、教師教學提供信息化管理工具和資源。智能管理系統和智能決策系統通過對前期數據的分析,為學生學情、教師教情生成精準畫像。學生層面,為每一名學生建立個性化的電子檔案,涵蓋專業學習、素養提升、職業規劃等內容,對其成長與發展路徑進行分析并給予及時指導;教師層面,進行專業發展、教學質量分析,為教師成長與教學改進提供指導。
——流程牽引,持續推動,建立了促進學生有效參與的全程服務機制,破解學生參與意識淡薄、持續參與動力不足等問題。根據影響公眾參與的重要因素——CLEAR模型,學校建立實施了“組織服務、反饋服務、項目服務、制度服務、流程服務”的促進學生有效參與的“全程服務CLEAR機制”。
此外,學校建立重學導向的教學質量保障組織,實現了學院—班級—學生全覆蓋學情信息收集與反饋網絡;實施了一系列“參與受益”反饋舉措,如通過調研項目所采集的學情信息為參與學生生成有關教育收獲的自我報告,對學生成長給出個性化的建議指導,使學生“受益即時可見”,激發學生參與教學質量保障工作。
通過生源調查、在校學習及發展評價、學生評教等專項項目牽引,驅動學生積極發聲,持續增強學生自主管理的意識。出臺相關配套制度文件,對教學質量保障工作提出明確要求、操作指引及標準規范。
成果應用期,出臺相關組織及人員職責、制度、標準、規范30余件,每學年參與學情調研達2.1萬余人,調研問卷有效回收率達80%以上;針對教學質量,加大學生對教師教學的測評權重至40%,每學期學生評教率均達96%以上;年均收集有效教學信息8000余條,實現有效教學問題全部限時處理,極大提高了教學改進的效率。
解題
特色鮮明錘煉品質
一項項改革,辨證施治;一次次創新,碩果喜人。
經過不斷的創新、錘煉、實踐、再創新,現如今,隨著深圳信息職業技術學院的“學情循證、師生協同、全程服務”教學質量保障模式的深入推進,學校在人才培養、學校發展等方面取得顯著成效:
畢業生就業率達96%以上,專業相關度達96%,用人單位滿意度達98%以上,母校滿意度達98.58%,獲國家技能大賽金獎1項、三等獎及以上獎項48項,95人次考獲OCM、HCIE等高端證書,眾多畢業生被華為、騰訊等企業錄用。
2016年,學校國家骨干校建設項目驗收獲得優秀,同年立項廣東省一流高職院校,2017年立項內部質量保證體系診斷與改進省級試點校,2018年立項教育部門第三批現代學徒制試點單位,2019年入選“雙高計劃”建設院校。
近年來,學校培育教學提升團隊24支,參加省級及以上教學競賽獲獎79項,以教學質量為支撐,助力學校取得省級品牌(重點)專業20個,國家精品開放課程7門,教學名師國家級別1人、省級5人,教學團隊國家級別2個、省級9個。立項相關項目16項,出版專著、教材4部。在45所兄弟院校推廣應用,30余所院校來校考察,外出交流40多場,受益者達20萬人以上。
(柴璐璐 王溪若)
(正文結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