鍛工匠技藝 耀心靈之光 ——南京高等職業技術學校心理健康教育的探索實踐
南京高等職業技術學校是一所高水平、高起點、現代化的綜合性重點職業院校。學校毗鄰南京市奧體中心,環境優美、典雅,是新城區一道亮麗的風景線。學校現有在校學生5062人,建有196間信息化教室、92個現代化實驗實訓基地和89個穩定的校外實習基地;以五年制高職全日制學歷教育為主,根據地方經濟發展和市場需求,設有土木工程系、電氣工程系、環境藝術工程系、計算機管理系,共六大類21個專業,其中包含3個省級現代化專業群、4個國家示范專業、4個省級示范專業、6個省品牌特色專業。
學校是首批國家中等職業教育改革發展示范學校、首批江蘇省現代化示范性職業學校、首批江蘇省中等職業學校領航計劃建設單位、全國中等職業學校校長聯席會議副主席單位。
立足實際,關注心理成長
近年來,學校在培養專業人才的同時夯實心理健康教育,將培養人才的視野拓展到每一名學生的心靈深處。
職校學生普遍會受到社會環境、不良行為習慣、心理障礙的影響,在自我意識、人際交往、求職擇業以及成長、學習和生活等方面,難免產生相關的心理困惑或問題。學校堅持開展心理健康狀況普查,根據調查跟蹤和調研分析,總結了學生產生心理困惑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幾個方面:一是學生自認為的中考失利造成的心理挫敗,二是家庭環境變化和家庭關愛缺失造成的心理抑郁,三是學習生活環境變化造成的適應性緊張,四是集體生活交往不適造成的社交障礙。
針對學生存在的心理問題,學校實施領航計劃建設項目,堅持育人為本,將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作為立德樹人任務的重要組成部分,構建了全員、全過程、全方位的心理育人工作體系。并根據職業學校學生的生理、心理發展特點和規律,運用心理健康教育的理論和方法,培養學生良好的心理素質,促進他們身心全面和諧發展。
體系齊備,分層級全覆蓋
學校很早就開始了對心理健康教育的探索,正式成立了“心元”心理健康教育中心,設立“心元工作坊”。在領航計劃建設任務引領下,各教學系部設立“心元”工作站,實現“一中心多站點”建設,即建立土木系、電氣系、環藝系、計管系、基礎教學部“心元”工作站,實行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系部二級管理體制,進一步完善中心工作運行體系,初步實現網格化管理,層層壓實責任,切實發揮作用。“心元”工作站想方設法籌集資金,改善硬件設施,目前功能完備、設施齊全,能夠滿足學生需求。
學校心理健康教育基礎扎實,已形成體系。一是有課程,學校全面開設心理班會課,每兩周1課時,由班主任負責實施。2021年,學校針對一年級新生全面開設心理健康教育課,每周1課時并納入教學課表,由心理健康教育課備課組統一備課并負責實施。課程內容包括心理知識教育、專業學習指導、人際交往輔導、健全人格培養、社會適應教育等。二是有機制,學校每個班級均配有一名班級心理委員,配合班主任了解和收集班內學生的心理情況,負責每周向系部報送“班級學生心理狀態月報表”。三是有社團,成立了心理社團(快樂成長營),其宗旨是“面向全體學生,關注心理健康,促進健康成長”。社團有50多名成員,實現學期有計劃、內容有落實,協助心理教師普及心理健康知識,開展心理健康教育活動。四是有節日,領航計劃建設期間,學校每年5月開展心理健康教育節系列活動,通過心理星空瓶、心理繪畫、心理舞臺劇、心理征文等形式開展教育。
培養教師,強隊伍練本領
學校教師隊伍結構合理、力量雄厚。建有3個省級名師工作室、8個市級名師工作室、8個市級以上優秀教學團隊、9個市級優秀教研室。教師200余人次曾赴德國接受“雙元制”職業教育培訓,還有一大批擁有高級工程師、高級技師、國家注冊的造價師、結構師、監理師、電子商務師、會計師等職業資格證書的中青年骨干教師,“雙師型”教師占比89%。
為增強德育工作的針對性和實效性,實現心理健康教育和立德樹人根本任務有機融合,學校突出打造了一支專兼職結合的心理健康教師隊伍,在領航計劃建設引領下,進一步加強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管理,實現了心理健康教育途徑和方法的多樣化。
學校設置專項德育工作經費,含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費用,對“心元”團隊調研、專家講座、繼續教育培訓等活動,都有一套較為完備的預決算流程,經費保障到位。專兼職心理教師參與心理輔導、講座或其他活動均有一定的津貼。學校要求教師樹立心理健康教育意識,強化教學活動,有機滲透心理健康教育,多學科融合心理健康教育。在新教師崗位培訓和新任班主任培訓中,設置了心理健康教育的相關內容,突出其重要性及必要性,為今后開展工作做好充分的準備。成立了心理備課組,集體備課,統一教案,并將心理健康教育課納入學校課表,提高教師心理健康教育的能力與水平。
學校常年堅持開展每周不少于10小時的個別心理輔導,由20名專兼職教師值班,確保來訪學生咨詢記錄完整、真實,檔案管理規范,符合咨詢倫理要求。專職心理教師不定期開展團體心理輔導,主題圍繞人際交往等重點問題,以戶外拓展訓練、心理游戲等形式開展活動,成效顯著。
目前,學校教師88人持有南京市心理健康教師和咨詢員資格證書,大多數具備中級以上專業技術職稱。
師資隊伍的整體實力,為學校贏得了諸多榮譽:“十三五”期間,學校承擔省市級及以上課題26項、江蘇聯合職業技術學院課題8項、南京市個人課題7項,教師公開發表論文550多篇。學校先后獲得國家教學成果獎二等獎3項,江蘇省教學成果獎特等獎1項、一等獎2項、二等獎7項,國家、省級以上教學大賽一等獎31項、二等獎28項、三等獎18項;累計獲得省級以上職業院校技能大賽金牌282枚、銀牌210枚、銅牌116枚,其中國賽金牌54枚、銀牌11枚、銅牌3枚。
醫教融合,家校協同育人
為了更好地為學生心理健康提供幫助,學校實施醫教攜手合作,為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者切實提供醫學和心理教育指導,提高其專業指導水平,從而建立起醫教聯防聯控機制,共同守護師生健康。
學校特聘南京鼓樓醫院醫學心理科主任醫師曹秋云博士擔任心理健康教育工作領導小組副組長及心理顧問,在校開設心理健康教育專題培訓講座,不定期對專兼職心理教師進行個案督導。如開展主題為“SCL-90自評量表結果判讀”的心理健康教育講座,讓教師了解心理健康異常指標量表的適用范圍、評價標準和注意事項,同時掌握實際可操作的初步判斷標準。
為落實家校共育工作,學校以“家長成長沙龍”形式開設家長學校,面向家長組織心理健康教育專題培訓,同時通過高職校微信公眾號、門戶網站等方式加強對家長的指導。積極依靠南京市中小學生家長心理支持熱線,針對家長在家庭教育中遇到的心理困擾提供指導與支持。通過對家長的培訓和感染,充分發揮家長在家庭教育中的作用。
輔導紓困,關注重點對象
一直以來,學校高度重視新生心理健康普查工作,堅持把新生心理健康普查和建檔作為“心防”工作的重點和關鍵環節。每個學年伊始,“心元”心理健康教育中心對心理普查數據進行統計和分析,統計、匯總和分析各班學生的初篩數據,及時將普查結果告知家長。
建立了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校級—系部—班級及宿舍”三級心理健康服務體系,密切關注重點學生的心理動態,實行網格化管理,與系部“心元”工作站一起協同工作,一名學生配備一名兼職心理教師,全程輔導和干預。今年,學校還邀請曹秋云博士對2021級新生心理普查中重點關注學生進行再次分級,并給出了相關輔導建議,對于心理高危學生及時轉介至專業醫院,記錄轉介過程并建立跟蹤反饋機制,避免因心理問題引發極端事件。學校制定了心理危機干預工作流程,確保對危機事件發現及時、處理得當、干預有效,基本形成了危機預防體系。
新冠肺炎疫情防控背景下,學校針對特殊情況實施有效援助,緊抓心理關懷不放松,也探索開展了很多新的心理健康活動。如專門面向全校學生開設“心理抗疫”公開課程,僅兩天就有2000余名學生參與學習。課程以視頻、語音、文字、圖片等形式展現,旨在指導學生面對疫情不慌張、面對壓力調整身心,恢復理性平和的心態。學生邊學習邊通過QQ與授課教師互動。同時,學校還開展了心理輔導QQ專線,20名專兼職心理輔導教師線上值班,保證學生在居家上網課期間也能得到幫助。高度關注留校學生的身心健康,開展豐富多彩的文體活動和心理健康教育,緩解學生心理壓力。開展了“敞開心扉,同心抗疫”團體輔導活動,幫助學生走出心理誤區,釋放內心的焦慮、矛盾和彷徨,增強自信心,培養團隊合作意識。
工匠心路,陽光護航。在心理健康教育的“心力”驅動下,一批又一批學子成長為技藝出眾、心理健康的未來人才。學校先后獲得“全國教育系統先進集體”“全國職業教育先進單位”榮譽稱號。
學校充分發揮輻射、示范、服務的功能,定期舉辦短訓班,推廣新技術、新工藝、新教育理念,并對口幫扶西部地區學校發展,在師資培訓、基地建設等方面給予援助。充分發揮資源優勢,圍繞市場和企業的需求,建立各類培訓基地,開展職業培訓,取得了良好的社會效益和經濟效益。學校與中國建筑工程總公司南洋發展有限公司合作成立的赴新加坡勞務考試培訓中心——南京培訓考試中心,已經發展為全國大型出國勞務培訓考核基地。累計開設32個工種培訓、180多期培訓班,近21萬人在培訓中心接受過培訓,派往國家也擴展到美國、俄羅斯、日本、以色列等60多個國家,直接為國家創匯270多億元。
站在新的起點上,南京高等職業技術學校全體師生將繼續攻堅克難、努力奮斗,不斷提高辦學質量,為把學校建設成為“現代化、國際化、有特色、第一流”的全國職教名校而奮斗!
(楊正民 朱增力 馮曉亞)
(正文結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