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代呼喚體育教師“一崗雙責”
面向新時代,體育教師肩負新責任、新使命。一方面,“雙減”政策的頒布為踐行“健康第一”理念創造了更好的育人環境,使學生有大量時間參與體育鍛煉,學校對體育教師的需求顯著增加;另一方面,“健康中國”戰略全面推進,將健康教育提升到前所未有的高度,這也賦予了體育教師履行健康教育的新職責。當前,體育教師亟須向體育與健康教師轉變,積極回應“健康中國”“教育強國”的時代之需,勇于承擔“健康第一”的時代之責,肩負起促進學生身心健康、全面發展的新使命。
擔起“健康第一”的時代重任
無論是從學校體育的歷史角度,還是從體育課程改革的實踐定位上看,促進學生健康的價值追求始終貫穿于學校體育工作之中,體育教師必然成為“健康第一”教育理念的建設者與捍衛者。從學校體育發展史來看,早在1949年,第一次全國教育工作會議就已明確提出“健康第一”的理念,并號召改善學生健康,發展體育運動。2018年全國教育大會提出,要樹立“健康第一”的教育理念,開齊開足體育課,幫助學生在體育鍛煉中享受樂趣、增強體質、健全人格、錘煉意志。不言而喻,體育教師促進青少年學生身心健康、體魄強健的職責,既是歷史發展的必然選擇,亦是新時代賦予的重要責任。
人民健康是民族昌盛和國家富強的重要標志,同樣,健康體魄也是青少年為祖國和人民服務的基本前提。當前,青少年學生“小眼鏡”“小胖墩兒”“小豆芽”等體質健康問題仍然突出,究其原因,主要是體能水平不足導致,而體能水平可通過課內外開展的體育鍛煉得到改善。體育教師作為青少年健康的引路人和第一責任人,既要樹立強烈的社會責任感和使命感,從身邊做起,逐步改善所教班級學生的體質健康水平,也要擴大視野,跳出體育看體育,讓體育與健康同頻共振,形成疊加效應,讓體育促進“健康第一”理念落實。
擔負起健康教育的職責
本世紀初頒布的“體育與健康”課程標準,將“體育課”變為“體育與健康課”,體育教育與健康教育的融合進入新的歷史時期,開展健康教育成為體育教師的主要職責之一。2008年發布的《中小學健康教育指導綱要》中提出“要重視健康教育師資建設,中小學健康教育師資以現有健康教育專兼職教師和體育教師為基礎”。2016年,《“健康中國2030”規劃綱要》更進一步提出要“加大學校健康教育力度,培養健康教育師資,將健康教育納入體育教師職前教育和職后培訓內容”。體育教師作為加強學校健康教育的實施主體,在新的時代必須承擔起健康教育的神圣使命。
新冠肺炎疫情暴發以來,體育與健康相融合的理念逐漸深入人心,單純傳授運動知識和技能的體育教師,顯然無法滿足時代的發展與社會的需求,而以往“重運動技能,輕健康教育”“重知識傳授,輕行為養成”的教學模式,更難有效助力學生形成學科核心素養和促進學生全面發展。可以說,從體育教師向體育與健康教師角色轉變,不僅成為體育學界的普遍共識,更是時代賦予體育教師的使命及未來發展的必然趨勢。
提高健康教育素養,落實新課標
當前,在我國專職健康教育教師不足的情況下,體育教師是中小學開展健康教育的主要力量,在健康教育實施中理應發揮重要作用。新頒布的義務教育“體育與健康”課程標準也將“健康行為”作為塑造學生核心素養的重要一環。體育教師只有切實掌握如何培養學生養成良好的鍛煉、飲食、作息和衛生習慣,遠離不良嗜好,預防運動損傷和疾病,保持良好心態,適應自然和社會環境的能力等內容,才能更好地培養合格的社會主義建設者和接班人。
調查研究表明,體育教師健康素養缺乏、健康教育能力不足,中小學健康教育教學流于形式等仍是制約體育教師向體育與健康教師轉型過程中較為突出的問題。這既不利于體育與健康課程標準的全面落實,也不利于體育教師的專業化發展,并已成為制約學校健康教育發展的瓶頸。因此,提高我國體育教師健康教育素養,已成為體育教師向體育與健康教師轉換的關鍵之舉和亟待解決的問題。
從國際經驗來看,諸多發達國家不僅已促進體育與健康教師身份的轉換,并且十分重視通過職前培育與職后培訓提高體育教師的健康教育素養。例如:美國疾病控制與預防中心(CDC)不僅在《國家健康教育標準》中提出為體育教師提供專業發展機會,同時還研究出版了《健康教育課程分析工具》等,為體育教師提供教學幫助,這些為我國學校體育發展提供了有益參考。
提高體育教師的健康教育素養是全球性的發展問題,需要加強全球性對話和國際間的交流,我們既要注重吸收、借鑒國外理論研究的有益成果,也需要有超越西方理論的視野。只有基于中國體育教師的發展經驗,構建起具有中國特色的體育教師健康教育素養培育體系、理論框架和解釋邏輯,才有可能實現體育教師向體育與健康教師的蛻變。
(作者呂鈳系武漢體育學院體育教育學院;本文系國家社科基金一般項目“中、美、澳三國體育教師健康教育素養培育的比較研究”階段性成果[課題編號21BTY117])
(正文結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