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東佛山為貴州黔東南州打造教育強引擎—— 唱響教育幫扶“好聲音”
僅一個學期,貴州省黔東南苗族侗族自治州臺江縣施洞中學九年級學生的學業成績,與全縣平均水平的差距,較上學期縮小23.7%。該校成績取得突破背后,同廣東省佛山市順德區大良順峰初級中學副校長唐開楊的幫扶是分不開的。唐開楊是佛山赴臺江縣“組團式”幫扶成員之一,掛職擔任施洞中學副校長。他和張雨輝等三名佛山教師,幫助該校建立了有效的教育教學規章制度,還極大提升了該校教研活動的質量。
為助力黔東南州重點打造臺江民族中學、臺江縣中等職業學校等4所“種子”學校,佛山選派4名校長和47名教師到當地開展幫扶,讓佛山教育的先進管理、教學經驗在當地落地生根。
“黔東南所需,正是佛山所能。我們找準佛山教育優勢和幫扶地教育需求的結合點,幫助受援地打造教育內驅發展‘強引擎’。”佛山市教育局黨組書記、局長管雪介紹說,自佛黔東西部教育協作幫扶開展以來,佛山持續聚焦受援地教育教學質量、教師隊伍建設等薄弱環節,著力構建教學研究、教師專業發展和學生交流等一體化的教育協作共同體。
12間課室全部裝上新門,墻身重新修補翻新……在廣東旭暉智能科技有限公司幫扶下,施洞中學校園面貌、班級環境和衛生條件全面提升。佛山市持續引導本地愛心資源積極投入佛黔東西部教育交流協作,更選派105名優秀校長和教師,幫扶黔東南州33所中小學校,充分發揮佛山名校長、名教師、名班主任的引領帶動作用,開展“三名工程”工作室結對幫扶活動。
目前,佛山市12位省級“三名工程”工作室專家深入黔東南州11個縣,共開展了20場主題講座、10堂公開課,惠及當地近2000名師生。在結對幫扶活動中,工作室專家進行一對一指導、一對一交流、一對一幫扶,助力黔東南州培育更多名校長、名教師和名班主任。
佛山推動一汽大眾(南海)有限公司等5家企業,與臺江中職學校合作開展訂單式培養;順德中專協助臺江中職學校完成汽車制造與檢測專業實訓基地項目申報,爭取項目資金352萬元……
“職業教育一頭連著教育,一頭連著產業。受援地的產業發展離不開專業人才。”管雪表示,作為廣東省職業教育高地,佛山積極探索推進與黔東南州中職學校開展校企合作,精準幫扶強化當地職業院校的自我造血功能。同時,積極探索佛黔職業院校中高職貫通培養模式,努力為學生提供適性揚才的培養方案。
(正文結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