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慶工商職業學院 集團化辦學服務地方產業高質量發展
重慶工商職業學院作為國家“雙高計劃”建設單位,始終堅持職業教育的辦學定位,以服務地方經濟發展為宗旨,以促進學生就業為導向,不斷探索校企深度融合模式。學校對接國家推動數字經濟和實體經濟深度融合的戰略要求,堅持校企合作的根本路徑,以支撐重慶市數字創意產業發展為目標,與行業領軍企業牽頭共建重慶數字創意職業教育集團,在政行企校之間實現資源共享、互利共贏,為培養適應川渝地區數字創意產業高質量發展的技術技能人才賦能增效。
創建“技術合資”組合方式,推動產業學院共育英才
繼續深化“二元雙制”混合制產業學院合作模式,依托重慶華龍網在數字媒體等產業領域的優勢,校企共建實訓基地共創、精英人才共育、“雙師”隊伍共培、產學研平臺共搭“四位一體”的移動新媒體產業學院。形成了以職業院校為主體、以企業和行業為依托的多層次、立體化辦學體系。企業員工和學校教師以項目為載體,在“雙師”培養、實習實訓、技術創新、成果轉化、產品研發等方面,信息共享、人智協同,促進校企深度融合,培養行業企業需要的高素質技術技能型人才,服務產業高質量發展。
探索“雙元融合”管理模式,共建共享產教融合實訓基地
集團主動適應產業鏈和人才供需鏈新常態,依托重慶市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國家級別)、重慶市互聯網產業園,構建“半市場”和“全市場”教學育人環境,按產業發展要求整合校內外實習實訓資源,集成產、學、研、培、創“雙基地、七中心、一空間”。先后與多家企業共建虛擬現實數字可視化應用實訓室、BIM建筑信息模型技術實訓室、三維動畫項目創新實訓室等41間生產性實訓室、11間教師工作室、7間企業工作室、10間學生創業坊、8間功能廳,總占地面積4476平方米。建設資源庫網站及抖音、微信公眾號、傳媒微網等自媒體平臺。建成嘉陵江創新創業基地和九龍創意產業基地,建成世界技能大賽3D數字游戲項目國家和重慶市集訓基地并成功舉辦重慶市選拔賽。
創新“校企雙訓”培養機制,共育行業產業精英人才
集團結合自身優勢,對接區域產業發展需求,積極探索校企新型人才培養模式,開展數字創意類“雙主體”技術技能人才培養。行企校三方聯動,精準定位“會創意、能設計、擅操作、長溝通、懂營銷”的高素質創新型技術技能人才培養規格。實施人才培養環節“四化一頻”,即作業項目化、作品商品化、場景商業化、教學多元化,人才培養目標與學校全方位同頻一致,實施課內課外、線上+線下相結合的“零距離”教學方式,促使學生牢固掌握企業崗位技術技能與工作模式,大幅縮短職業適應期,著力把學生培養成為具有職業技能與道德、全面持續發展的人才。集團以市級高技能人才培訓基地、新職業培訓基地等為依托,帶動建筑動畫與模型制作、網絡新聞與傳播、視覺傳播設計與制作、產品藝術設計等專業深度融合發展。聘請企業導師孵化學生創業項目32個,榮獲第五屆大學生創新創業大賽等各類創新創業獎項19項。
打造“雙師共培”師資團隊,共享校企教育教學資源
集團致力于打造“教授+大師+巧匠”領銜、“骨干教師+企業專家”為主干的高水平“雙師”教學團隊,形成專業師資團隊梯度發展的新格局。建成目前重慶市高職院校僅有的一個曹小卉藝術大師工作室;引入“1+X”證書制度推進人才培養模式改革;校企共同建設適用的課程體系和共享型數字化教學資源,建成國家和市級資源庫各1個,國家級別骨干專業2個,課程63門,一體化教材14本。獲國家級別教學成果二等獎1項,建成國家級別骨干專業2個。建成國內一流、國際有影響力的數字內容創意設計專業集群,助力重慶進入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創意城市網絡”建設。
搭建“產學研用”技術平臺,賦能數字創意產業和民生
集團以解決實際問題為導向,校企共同推進社會服務。選拔和培養了34名企業導師與22名學校導師,聯合開展社會服務10余項;立項、結題教科研課題74項;獲國家專利(含實用新型專利)131個;出版專著8本;師生榮獲創意設計類技能競賽、創新創業大賽獎項共50余項。與企業共建“重慶歷史文化上網工程”“非遺產品數字化設計與研發中心”“數字非遺技能大師工作室”,完成“非遺”項目的數字化傳承與保護性開發;共建“BIM建模技術”“三維動畫設計師”等培訓與職業認證。與企業共建數字媒體產業運營中心、鄉村振興數字創意中心,開展扶持培訓,為當地民生、產業賦能。
服務“一帶一路”倡議項目,辦學影響力持續擴大
近年來,集團年均非學歷項目培訓超過2萬人日,開發被國(境)外采用的專業教學標準2個、課程標準37個,開發全外文及雙語課程3門,開發的“數字攝影與攝像”等6門專業課程標準被國外5所學校采用。舉辦中泰職教合作國際化課程建設、校長高峰論壇、中加國際學術論壇等國際會議4次,集團辦學國際影響力持續擴大。集團先后成立中泰、中老絲路學院;與重慶長安共建海外人才培養基地;與坦桑尼亞高校、中華總商會、老撾中資企業共建魯班工坊;與英國達德利技術學院聯合開展BIM培訓。集團成員單位累計接收培養25個國家國際學生共716名,專業涵蓋數字媒體應用技術、軟件技術等專業,為“一帶一路”沿線國家培養了大批熟悉中國文化和中國技藝的技術技能型人才。
人才是創新發展的第一生產力,重慶數字創意職業教育集團現已成為重慶市示范性職教集團,未來,也將攜手院校、行業企業、科研院所進一步深化產教融合、校企合作,不斷完善多方參與、共同建設、共同管理、資源共享、責任共擔、評價多元化的集團化辦學機制。依托平臺資源,共創專業建設、創新育人、合作就業等方面的新模式,將數字創意產業的人才培養培訓標準和培養方案引入院校,提升應用型人才和技術技能型人才的質量,促進學生在校期間職業素養、行業知識和技能的提升,打造自信陽光、技術過硬、規范嚴謹的技術技能人才,有效推動產業轉型升級和社會經濟發展。(劉白玫 王歡)
(正文結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