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工程大學 深化育人改革 推動思政教育創新
河北工程大學坐落于歷史文化名城邯鄲市,近年來,學校秉承“崇德尚善、精工鑄新”的校訓,落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不斷深化育人改革,有機結合思想政治教育與專業教育,打造“大工程文化”,推動思政教育創新,切實提高了育人質量。
打造“大工程思政微課堂”
隨著互聯網技術和應用的迅猛發展,網絡已經成為青年學生獲取信息的重要渠道。在這樣的時代背景下,河北工程大學積極創新思政課教學與考核模式,開設“大工程思政微課堂”,通過微視頻等形式開展思想政治理論教育,實現思政課堂與新媒體有機結合、思政鑄魂與藝術教育深度融合、課堂教學與革命文化資源優化整合,讓思政課不僅“有意義”而且“有意思”。
學校先后推出了“太行深山星火燎原”“左權將軍墓的守護人——楊愛公”“紅染太行山英雄莊子嶺”等思政微課堂,用5—10分鐘的時間,深入淺出講述革命故事、革命精神,用短小精悍的內容吸引和感染學生,筑牢青年學子的家國情懷。
“大工程思政微課堂”以立德樹人為中心,順應互聯網傳播規律,融入體現地方紅色文化的歷史圖片、革命文物、珍貴視頻等,將黨的故事、革命的故事、英雄的故事講給學生,讓學生深入了解先進青年知識分子的成長歷程和崇高品質,引導學生自覺培育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爭做擔當民族復興大任的時代新人。
針對當前學生中存在的網絡信息鑒別能力不強、網絡法律知識欠缺、網絡安全意識淡薄、網絡素養亟待提升等問題,學校開辦了一批貼近學生的網絡專欄,建設一支由優秀思政課教師組成的網絡宣傳隊伍,教育培養大學生堅定理想信念,傳承紅色基因,提升運用馬克思主義的基本立場、觀點和方法分析認識重大現實問題的能力,增強聽黨話、感黨恩、跟黨走的思想自覺和行動自覺,為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貢獻智慧和力量。
實施“紅色領航·靈動課堂”課程改革
河北工程大學立足邯鄲,一方面深入挖掘幾千年積淀的深厚文化底蘊,開展地域文化研究與教學,形成了鮮明的育人特色,不斷推動地方文化傳承與創新。另一方面,學校堅持立德樹人根本任務,著力鉆研當地深厚的紅色文化資源并融入教學,以強烈的責任感和使命感深化理論武裝,強化思想引領,引領青年學生為國家和地方經濟社會發展服務。
學校積極借鑒工科教學中實訓的模式,探索實施“紅色領航·靈動課堂”課程改革,充分發揮地域優勢,進行紅色革命文化研究,創新思政課程育人模式。在一次“靈動課堂”上,學生以建筑藝術博物館為載體,借鑒央視《國家寶藏》欄目形式,集體討論撰寫解說詞語,實現中華優秀傳統文化與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機結合,通過與古代匠人虛擬對話打造特色鮮明、生動有趣的現場教學。
學校還舉辦“思政教師工作坊”,邀請省內外思政課教學名師來校開展專題講座、示范教學、教學研討等活動,不斷促進思政課教師教學能力提升。
學校高度注重教學科研相結合,堅持科研引領教學的工作思路,鼓勵教師圍繞思政課題開展深入研究。在日前河北省教育部門公布的2021—2022年度河北省高等教育教學改革研究與實踐項目中,學校申報的“‘大工程文化’融入課程思政教育機制與路徑研究”“新工科理念下面向‘雙一流’的材料力學課程思政建設與實踐研究”“新文科背景下外語教學課程思政建設研究”等5項課程思政項目獲批。
5年來,學校思政科研成果先后獲批國家社會科學基金課題3項、河北省社科基金項目和其他省級項目50余項;出版著作20余部,獲河北省社會科學優秀成果獎二等獎兩項、三等獎兩項,發表論文100余篇。
構建思政教育創新型平臺
河北工程大學將文化傳播與思想政治教育有機融合,積極構建大學生文化導游活動等創新型平臺,踐行以文化人、文化育人,激發學生的學習熱情和學習動力,讓思政理論進教材、進課堂、進頭腦。
學校興建了5個主題文化館,在教師的指導下推出大學生文化導游活動,依托本校興建的5個主題文化館,圍繞“一二九師精神”“邯鄲成語典故”等主題進行研究、撰寫、傳播與宣介,引導文化導游團隊在接受理論教育與史實教育的同時,注重理論聯系實際、文化聯系生活。在一二九師革命文化實踐教學仿真博物館,學生利用新技術、新平臺,充分發揮所學所感,靈活運用鮮活的例子、樸實的語言,圍繞革命先烈的偉大事跡傳遞對于紅色精神的感悟,通過小故事講述大道理。
近年來,學校建成了9支思想宣講團隊、12支一二九師精神優秀文化導游團隊、10支邯鄲黨史優秀文化導游團隊、20支優秀文化導游團隊,先后開展文化理論“導游”千余場,受眾超萬人。其中一支文化導游團隊被邯鄲市趙王遺址聘請作現場講解,5支文化導游團隊分別被邯鄲市磁山博物館、成安毛主席紀念館等特聘為文化導游。在每一場講解中,文化導游團隊成員都用有溫度的解說詞講述一件件文物背后的感人故事和其中蘊含的深刻哲理,讓紅色精神和思政理論感染更多人,獲得了社會各界的廣泛好評。
2021年11月,學校為1個省級、4個校級研究生課程思政教學研究示范中心授牌,著力通過研究生課程思政教學研究和實踐,凝聚一批熱心課程思政建設的骨干教師,打造“文化體系+知識體系+思政方法”的研究生課程有機融合體,從“問題導向、效果導向、結果導向”3個維度,建成動態化、多樣化、內容豐富、形式創新的研究生課程思政教學案例庫。此外,學校還專門成立了“三進”工作專家團隊和研究中心,由校黨委書記擔任中心主任。學校組織思政課教師集體備課,充分結合學校實際情況和專業特色,形成符合實際的基本教案,不斷豐富思想政治理論課程教學體系。
河北工程大學近年來大力開展思政育人創新取得了顯著成績。2021年,“巖土工程數值分析”等9門課程獲批河北省研究生課程思政示范課程、教學名師(團隊),新文科研究生課程思政教學研究中心獲批河北省研究生教學研究示范中心;“政治經濟學原理”“材料力學性能”“給排水創新創業訓練”等6門課程獲批河北省課程思政示范課程,管理工程與商學院課程思政教學研究中心獲批河北省課程思政教學研究示范中心。學校以“大工程文化”為引領的校園文化建設活動繁榮發展,“大工程文化育工程人”項目先后榮獲教育部門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精品項目、河北省宣傳思想文化創新案例、河北省高等教育教學成果獎一等獎、河北省高校優秀校園文化成果一等獎等榮譽。
(賈志雄)
(正文結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