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爾濱師范大學以思政教育為載體 涵育優秀校園文化
校園文化是學校發展的重要保證,是學校整體精神面貌和綜合實力的反映。涵育優秀校園文化是高校立德樹人、凝聚人心、展示學校形象、提高辦學實力的重要載體和具體體現。
以文化人底蘊深厚
哈爾濱師范大學(以下簡稱“哈師大”)堅持以文化人、以文育人,在發展歷程中積淀涵育了底蘊深厚的哈師大文化。以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為指導,以“敦品勵學,弘毅致遠”的校訓精神、以“無私奉獻、知行合一、務實進取、教育為公”為核心要義的行知精神和以“學高為師,身正為范”為崇高標準的師范精神,已經成為哈師大文化的核心內涵。發揮人文社會科學學科專業優勢,大力弘揚中華優秀傳統文化,開展格調高雅、形式多樣、健康向上的校園文化活動,已經成為涵育優秀校園文化、建設文明校園的重要路徑。
充分發揮專業和學科優勢,大力傳承發展中華優秀傳統文化。重視師生人文素養教育,將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教育融入教育教學,整合課程資源,分階段、有序推進文化素質通識教育。開設了中華優秀傳統文化課程和各類人文藝術選修課程,建設了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精品視頻資源共享課程。
以文化活動為重要載體,注重校園文化活動的普及性。開展了陶冶人文素養、強健身心體魄、學生廣泛參與的校園文化活動和群眾性文體活動。師生自發成立各類文體活動協會,帶動一大批師生參與田徑運動會、大合唱比賽、演講比賽、征文比賽、辯論賽、朗誦比賽、籃球賽、足球賽、排球賽、羽毛球賽、乒乓球賽、徒步走、棋牌賽,飲食文化節、校園美食節、大學生科技節、創業節、社團文化節、傳統文化節、廉政文化教育等系列文化活動,極大地豐富了師生員工的業余文化生活,提高了師生整體文明素養。
注重高雅藝術的引領示范作用。堅持“請進來、走出去”,組織“高雅藝術進校園”“送高雅藝術出校園”等活動,進一步提升師生文化品位,塑造師生文化品格。大力開展高雅音樂、中國傳統戲曲進校園,邀請文化藝術名家、非物質文化遺產傳承人等進校園、進講壇、進課堂。學校積極開展對外文化交流傳播,多次組織師生多人赴海外巡演。
以文育人培根鑄魂
學校始終秉持“校園文化也是教育資源”的辦學理念,深化文化育人,充分發揮校園文化對于師生陶冶情操、塑造健康人格、全面提高文化素養、建設文明校園的重要作用,不斷增強校園文化的凝聚力和創造力,激勵師生不斷超越自我、點亮文明校園、播撒文明火種。注重對教育思想、辦學理念等精神內涵的提煉和歸納,校風、校訓、校歌特色鮮明,符合師范大學特點,具有地方特色,在師生中有較高的知名度和認同度。
學校在內涵式發展階段,不斷挖掘課程思政、思政育人元素,強化“三全育人”教育教學理念,圍繞十大育人體系加強教育教學方式方法改革,探索人才培養的新模式,切實形成育人合力,通過國情教育,培養學生家國情懷,傳播中國文化,傳遞中國聲音,使思想引領更有力度、教育教學更有溫度、立德樹人更有效度,實現了思想政治教育與知識體系教育的有機統一。
師德引領卓越教育
學校根據教師教育專業特點,重新構建公共必修課程、學科專業課程、教師教育課程、通識教育選修課程、實踐環節5個課程模塊,學科專業課程與教師教育課程比重適當、結構合理。課程體系改革特色鮮明,夯實基礎,注重能力,精練專業課程,加強學科專業基礎培養。加大教師教育課程學時,推進教師教育模塊課程的深度改革與建設,全面加強師范生的教師教育能力培養。強化實踐,優化結構,實行四年一體、全程化分階段的教育實習模式,改變傳統的單科組隊的教育實習模式,構建混合編隊教育實習模式,推行雙向指導方式。逐級遞進,分段實施,創新開展學程分段教學模式,集中進行通識文化教育和學科專業教育,著力進行教師專業教育和教師技能培訓,突出課程的實踐性、創新性、技能性。
以師德教育為引領,以創新實踐活動為抓手,打造具有“行知”特色的校園育人文化。加強師德教育的課堂主渠道育人功能,堅持德育為先、立德樹人,將師德高尚作為“第一目標”。以創新實踐活動為抓手,開展系列“行知”特色校園文化活動,不斷提升學生綜合素質。學校高度重視師范生創新實踐精神的培育,打造學生自主發展、自我教育、學術研究和自主創業平臺。廣泛開展科技創新、教學技能、教師禮儀等方面的培訓和專家講座,以及藝術體育、演講辯論、相聲小品等演出活動,在提升教育教學質量、建設“行知”特色校園文化的過程中,有效地提高了學生的綜合素質。(景巖)
(正文結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