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区二区三区免费网站|欧美福利小视频|国产亚洲一区二区在线|wwwproncom|欧美精品一区二区三区一线天视频

為推進鄉村全面振興注入新活力

來源:中國教育報 時間:2022-06-02  閱讀:次   |
42.9K

  為推進鄉村全面振興注入新活力

  北京郵電大學黨委書記 吳建偉

  ■高校助力鄉村振興·筆談

  教育部發展規劃司、中國教育報刊社合辦

  黨的十八大以來,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堅持把解決好“三農”問題作為全黨工作的重中之重,全面打贏脫貧攻堅戰,啟動實施鄉村振興戰略。高校應進一步提高政治站位,主動擔當作為,把鄉村振興作為高校服務國家、服務社會、服務人民的重要陣地,發揮優勢,為推進鄉村全面振興不斷注入新活力。北京郵電大學作為一所以信息科技為特色的高水平研究型大學,積極探索行業特色型高校服務鄉村振興的新路徑和新模式。

  強化黨建引領,健全工作推進機制。高校應始終把黨的全面領導貫穿定點幫扶工作,堅持把黨建引領、落實幫扶任務、強化立德樹人統籌謀劃、一體推進。一是深入實施黨建幫扶工程。凝聚基層黨建幫扶力量,建立基層黨組織結對幫扶工作機制,推動“黨建+鄉村振興”深度融合,將黨的組織優勢轉化為助推鄉村振興的強勁動力。二是加強頂層設計。積極貫徹落實教育部等四部門《關于實現鞏固拓展教育脫貧攻堅成果同鄉村振興有效銜接的意見》要求,把定點幫扶和推進鄉村振興工作列入“十四五”規劃和年度工作要點,構建定點幫扶工作的協同運行機制。近年來,北京郵電大學深入實施黨建幫扶工程,探索出以加強黨的建設為引領,以“三抓三促”為舉措的黨建和思想政治工作雙融合雙提升工作模式,推動形成了在加強黨的建設上出實招,在鞏固拓展脫貧攻堅成果與全面推進鄉村振興有效銜接上出實績,在落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上出實效的良好局面,實現了黨建思政工作與服務鄉村振興同頻共振。

  強化創新賦能,助力鄉村全面振興。高校應充分發揮創新源頭的作用,把創新的基因融入定點幫扶和鄉村振興工作中,在鄉村教育、鄉村旅游、鄉村治理等領域先行先試,努力探索學校優勢與地方資源相對接、科學研究與基層首創相融合的鄉村振興創新之路。一是聚焦“精準”,抓供需對接。北京郵電大學精準對接定點幫扶縣需求,針對當地旅游景點痛點問題,組織師生科技幫扶團隊,在定點幫扶的貴州省長順縣神泉谷景區打造“智慧神泉”旅游導覽系統,產出車載導覽、云上VR體驗、“智慧神泉”導覽小程序、“靈犀”智能交互導覽機器人四大服務形態,探索出一套人工智能降成本、虛擬現實促體驗、線上軟件強服務的鄉村智慧旅游解決方案,幫扶集體榮獲“全國脫貧攻堅先進集體”。二是聚焦“提質”,抓科技賦能。北京郵電大學發揮信息科技特色,依托兩個教育部服務鄉村振興創新試驗培育項目,助力縣域電商產業發展,建設電商直播間,引進阿里巴巴、百度等社會資源,為特色農產品品牌建設把脈。在長順縣核子村建設數字農業系統,實現300畝茭白種苗繁育基地農田實時數字影像與農業環境數據監測功能全覆蓋,提升科研院所幫扶專家“云上問診”能力,實現“傳統農業”向“現代農業”轉型。開發“智慧核子”基層治理系統,以“一碼通、一張表”賦能鄉村治理。

  強化人才振興,培養新型鄉村人才。實現城鄉融合發展需要新型的人才,高校選派掛職干部、優秀研究生到農村開展工作,通過舉辦干部、教師、電商人才等人員培訓,把資本、知識、管理和各種信息帶到鄉村,進而培養扎根鄉村的新一代“鄉村人才”。近年來,北京郵電大學瞄準需求,加快發展面向農村的職業教育。引入華為、小米等通信領域領軍企業資源,積極助力長順縣中等職業學校推進育人方式、辦學模式、管理體制、保障機制改革。學校以創建“通信技術(5G智能終端維修方向)”等專業為突破口,強化“產教融合、校企結合”,通過“師帶徒”“全流程學習、逐崗位過關”式培養,探索構建了“市場提需求、地方搭平臺、學校抓聯結、企業強兩頭”的職業教育幫扶發展模式,充分激發長順縣職業教育內生動力,從點到面助力長順縣突破“小縣窮縣辦大職教”的瓶頸。學校緊緊圍繞縣域產業發展和鄉村振興人才需求,通過“請進來”“走出去”相結合的方式,面向長順縣基層干部、致富帶頭人、教師等群體,針對性開設政治理論、基層黨建業務、電子商務、農村產業發展、種養殖技術、大數據、人工智能等各類培訓,為促進長順縣經濟社會發展提供優質人才資源支撐。

  民族要復興,鄉村必振興。北京郵電大學繼續堅持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大力弘揚偉大脫貧攻堅精神,落實黨中央、教育部黨組工作部署,以更有力的舉措匯聚更強大的力量,持續推動鞏固拓展脫貧攻堅成果同鄉村振興有效銜接工作走深、走實、走細,為統籌做好鄉村教育振興和教育振興鄉村貢獻北郵力量。


  (正文結束)

相關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