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進“五大工程”建設 完善質量保證體系 ——廣西民族大學研究生教育改革的探索與實踐
為落實全國研究生教育會議精神,近年來廣西民族大學以“立德樹人、服務需求、提高質量、追求卓越”為主線,以推進思想引領工程、生源質量提升工程、培養質量提升工程、導師質量提升工程、服務質量提升工程“五大工程”建設為重點,不斷完善研究生教育質量保證體系,研究生教育改革取得了新的突破。廣西民族大學現有5個一級學科博士點、17個一級學科碩士點和17個類別的專業學位點,在2018年全國學位授權點合格評估中全部合格;民族學、中國語言文學、外國語言文學、數學、化學工程與技術5個學科進入廣西一流學科行列;近年來參加國家博士學位論文抽檢、廣西碩士學位論文抽檢均全部合格。
提高政治站位
推進思想引領工程
學校堅持立德樹人,把培育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融入研究生教育的全過程,充分發揮研究生思想政治理論課的主渠道、主陣地作用。堅持把立德樹人作為研究生教育的中心環節,把思想政治工作貫穿研究生教育教學全過程。在解決研究生的生活問題與思想問題、維護校園安全穩定、防范意識形態安全等方面形成了良好工作機制,為研究生人才培養打下了堅實的思想基礎。學校按照“各美其美,美人之美,美美與共,天下大同”的理念,通過校園文化活動促進各民族特色文化的傳承與發展,將“厚德博學、和而不同”的校訓精神落實到研究生培養全過程,鑄牢各民族研究生的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實現了校園民族和諧與穩定。
優化“苗子”來源
推進生源質量提升工程
加大宣傳力度,吸引更多學生。與中國教育在線、研招網等媒體平臺合作,并不斷完善“走出去”“請進來”的招生宣傳途徑,積極宣傳學校研究生教育成果。健全以質量為導向的招生計劃動態調配機制,按一級學科或專業學位類別分配招生指標。試行“申請—考核制”博士研究生招生方式改革,多舉措落實招生計劃指標向生源質量好、培養質量高、特色優勢明顯的學科團隊和導師傾斜的政策措施。推進按一級學科命題考試,出臺自命題管理制度,建設自命題專用場所,努力防范自命題工作中的風險。選拔生源時注重對考生專業基礎、學術潛質、綜合素質和創新能力的考查,特別是在博士生招生中把科研創新能力作為選拔的首要因素。鼓勵按導師組招收、培養研究生,賦予導師更大的招生工作參與權。
提高質量意識
推進培養質量提升工程
學校統一組織制定研究生人才培養方案,為研究生培養提供符合專業特點的方向標和路線圖。定期調整人才培養方案,加強各學科和教材體系建設、課程體系建設、教學過程質量監督體系建設,人文社會科學學科優先選用馬克思主義理論研究和建設工程重點教材。改革學位論文送審制度,全部學位論文均由第三方平臺負責,加強學位論文質量監控。以提升研究創新能力為重點,開展“我的研究”研究生學術演講競賽,設立研究生創新研究項目,提高研究生學術研究和學術交流能力。以提高實踐創新能力為重點,與企事業單位共同建立自治區級研究生創新創業暨聯合培養基地20個、校院級研究生創新創業暨聯合培養基地38個,推進了應用型人才培養機制改革。
明確導師職責
推進導師質量提升工程
學校探索實行導師資格與招生資格分開管理,實行導師動態上崗。由各招生學院根據當年碩士生招生計劃,考慮學科特點、師德表現、學術水平、科研任務和培養質量,確定招生導師及其指導研究生的限額。出臺了《研究生指導教師崗位管理辦法》,強調導師是培養研究生過程中的第一責任人,明確了導師在學業指導、經費資助、思想道德和科學倫理引導、示范和監督等方面的責任,將學生的學風表現、培養質量等與導師的考核評價掛鉤。加強新導師培訓、在崗導師輪訓、專題培訓,定期開展導師工作經驗交流活動,增強導師教書育人的責任意識,提高其指導研究生的能力和水平。
強化服務意識
推進研究生教育服務質量提升工程
完善學校研究生教育管理體制,明確學校、學院、研究生導師在研究生教育管理中的角色和責任分擔機制。加強研究生心理健康教育,及時發現和處置研究生心理健康問題。多渠道爭取資源,不斷完善獎、助、勤、貸“四位一體”的廣西民族大學研究生資助體系,引導研究生安心學習、幫助家庭經濟困難學生完成學業,確保沒有一名研究生因家庭經濟困難而中止學業。推進研究生管理信息化,按照學校內控體系建設的要求,逐步實現研究生教育事務管理制度化和流程化、事務處理表單化、審批事宜網絡化、考試考核與文件處理無紙化,不斷提高研究生教育服務水平。
(廣西民族大學研究生院副院長黃煥漢)
(正文結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