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区二区三区免费网站|欧美福利小视频|国产亚洲一区二区在线|wwwproncom|欧美精品一区二区三区一线天视频

河南經貿職業學院“懂信實融”理念引領 課程思政強根鑄魂

來源:中國教育報 時間:2022-06-10  閱讀:次   |
42.9K

  全面推進課程思政建設,是落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的戰略舉措。河南經貿職業學院主動服務區域經濟發展,堅持“培養適應能力強、綜合素質高的商科類技能人才”的辦學特色,踐行“三全育人”教育理念,實施“五育并舉”,緊緊抓住教師隊伍“主力軍”,聚焦課堂“主陣地”,推動課程思政“主渠道”通達暢行,構建以“懂信實融”為核心理念的課程思政體系建設與實踐探索,人才培養質量顯著提升。

  “懂信實融”理念引領,構筑課程思政內涵要義

  緊抓課程思政“主力軍”建設,遵循孔子的“學思習行”四階段學習理論,創新形成“懂信實融”的課程思政建設理念。在校黨委的直接領導下,成立課程思政研究中心,指導學校課程思政總體建設,提出“寓德于課、人文立課、價值引領”課程思政工作總要求,強調教書與育人、理念與實踐、傳授與成長、教育與發展的“四向協同”工作原則。

  “懂信實融”理念內涵包括4個方面:

  懂:教師要認真學習當代中國馬克思主義,深刻理解課程思政是教育的內在要求,明白課程思政的目標要求和內容重點;

  信:教師要相信課程思政是提高育人效果的有效手段,堅定理想信念,堅定“四個自信”,培養學生對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信心;

  實:教師要認真落實課程思政建設工作的各項要求,從教師教學實際和學生的學習實際出發,結合課程內容,有針對性地開展課程思政;

  融:教師將課程思政建設要求轉化為教師教書育人的自覺行動,將思政內容如春風化雨般融入課程建設的全過程。

  “四維保證”機制建設,夯實課程思政工作基礎

  學校建立“協同育人、立體多元、顯隱結合”的課程思政工作機制,從“目標構建、教師發展、過程管理、成效評價”四個維度,全面構建課程思政保障體系。

  1.完善目標設計統籌機制,保證育人方向不偏航。堅持立德樹人、德技并修,秉持“道德承商、精技育梁”育人理念,提出學校“理想信念+工匠精神+豫商精神”課程思政核心內涵。建立“校—院”兩級課程思政工作領導小組,強調“國家—學校—專業(群)—課程—單元教學”五位一體思政育人目標一體化貫通設計。

  2.完善教師發展評價機制,保證育人動力可續航。建立覆蓋全員的“課程思政專題+名師工作室研學+青年教師導師制”長效培訓體系;成立課程思政虛擬教研室,專業課教師、思政課教師、企業指導教師、教師黨支部、學生輔導員“多元協同”,形成“課前集體備課,課后集體磨課”的教研機制;把課程思政建設工作成效納入工作質量考核與評優評先評價體系,建立常態化的項目評選、競賽機制。

  3.完善教學過程運行機制,保證育人方案可執行。研制專業課程思政教學指南,修訂專業建設、課程建設標準,修訂系列教學文本編制規范;把課程思政要求落實到《課堂教學質量管理規定》《崗位實習管理辦法》《教材建設與管理辦法》等教學制度之中,保證課程思政育人要求融入教學全過程。

  4.完善課程思政評價機制,保證育人目標可達成。遵循導向性原則和發展性原則相結合,構建“三位一體”的課程思政教學評價體系。院部管理工作評價,從課程思政工作建設機制、教師隊伍建設、教學改革成效方面進行評價;教師育人成效評價,聚焦課程思政目標達成度、教師育人能力可持續提升,建立“督導、學生、學校、社會”四個評價主體,“師德師風+教學文本+課堂教學+學習成果”四個評價維度;學生學習發展評價,建立“學習態度+學業積分+表現積分+職業素養”評價體系。

  “五大文本”標準制定,強化課程思政內容核心

  結合學校“商科為主,非商融商”辦學定位,關注知識、情感與價值觀的融合度和展示方法,明確課程思政教學理念、目標、體系、實施規范。

  1.建設“五大文本”課程思政教學實施規范。以“人才培養方案、課程標準、授課計劃、授課方案、教案”五大文本為抓手,規范課程思政教學實施。“人才培養方案”提煉和設計專業思政元素,明確育人總目標;“課程標準”設計思政核心素材模塊,映射和矩陣支撐課程育人目標;“授課計劃、授課方案、教案”落實課程思政目標,融入形式、內容載體與評價標準。

  2.建立“虛實結合”課程思政特色資源庫。依據課程思政教學指南,繪制10個專業群課程思政地圖,實現專業全覆蓋;通識課程建立思政類、中華優秀傳統文化、豫商文化類課程思政案例庫;專業課按照專業群整合建立課程思政案例庫。

  “六新路徑”方法實施,打通課程思政融合途徑

  創新課程思政教學新規范、新時空、新技術、新環境、新形式、新方法,實現思政教育融入專業課程教學全過程。

  1.“四親四有”課程思政教學新規范。“四親”是指思政內容“親切”、教學方法“親和”、教學手段“親近”、任課教師“親仁”;“四有”是指崇高理想激勵學生的“有用”課堂、高尚品德感染學生的“有情”課堂、扎實知識教導學生的“有料”課堂、仁愛之心關心學生的“有趣”課堂。

  2.“四個課堂”課程思政教學新時空。改革第一課堂,即教學課堂,建立以思政目標為引領的專業知識技能體系,強調“崗課賽證+思政”融通,全面實施項目化教學;活躍第二課堂,即社會課堂,多彩社團、校園大職場、“兩個一百”工程、技能競賽、“雙創”品牌活動、經貿大講堂等;延伸第三課堂,即網絡課堂,200門精品在線開放課、多模態“融媒體+育人”平臺等;回歸第四課堂,即心靈課堂,陽光心理咨詢、生命悅動訓練營等。通過貫通四個課堂,打造線上、線下、校內、校外一體化的寬邊界育人體系。

  3.“兩創一合”的課程思政教學新技術。傳統教學技術創新性的發展,現代教學技術創造性的使用,按照實用、兼用的原則實現新老教學技術相結合。充分利用現代教育信息技術,結合傳統教學技術制作小微教學視頻、快閃學習小視頻,遠程連線協同教學、思維導圖輔助教學,制作精良、生動活潑的教學課件和教具,把教材內容轉化為豐富生動的教學內容,增加教學的親和性,提高學生學習興趣。

  4.“兩個場域”課程思政教學新環境。改造升級各類智慧教室、理實一體實訓室203間,“多平臺”互動實現學生即時參與課堂。建成豫商文化館、校史館、“精神的力量”展館、商苑和黨章學習教育中心的“三館一苑一中心”的校內課程思政實踐教學基地,石板巖美術寫生基地等11個“產業園區+思政”校外課程思政實踐教學基地。

  5.“雙師結對”課程思政教學新形式。規范崗位實習階段課程思政,專業課教師與企業指導教師結對,利用信息技術手段,線上線下相結合,實現大國工匠、技能大師、技術能手、勞動模范等“領軍人物”講課程思政,強化技術技能完善實習階段課程思政綜合育人。

  6.“三階遞進”課程思政教學新方法。依據教學目標,創設教學情境,開展項目化教學,充分運用課程思政“兩個場域”“雙師結對”等手段,形成教學主體由“學生—師生—項目團隊”轉變的“三階遞進”課程思政教學新方法。體驗感悟式,學生個體在任務實踐中體驗、感悟、理解,實現思政內化育人。情感共振式,師生互動構建良好課堂氛圍,教師言傳身教,引導學生完成項目任務,實現思政浸潤育人。思維沉浸式,創設教師指導下的團隊合作機制,形成朋輩偕行的共學空間和樂學氛圍,潤物細無聲地實現思政綜合育人。

  課程思政全面推進,彰顯學校育人品牌

  1.新時代職教理念深植教師心田,教師育人能力持續提升。近5年,培育中原名師2名、省教學名師2人,國家、省級教師團隊5支,省級技術能手1人;建成國家、省級精品在線開放課程21門,校級122門;國家、省級規劃教材23本,榮獲省級教材建設獎5項,國家教材建設獎二等獎1項;教師教學能力技能競賽獲得省級以上獎項46項,其中國家級別6項。

  2.新時代學習理念浸潤學生心靈,學校育人成效顯著。近5年,省級以上技能大賽獲獎287項,其中國賽一等獎8項(3次全國冠軍);在“互聯網+”“挑戰杯”“創青春”等“雙創”比賽中獲得省級以上獎項130項;升學深造意愿高漲,2019級2847名學生進入本科學習,其中36名學生專業成績位居全省前十名。在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抗洪救災等社會服務中,累計投入1000人次志愿者,收到各類表彰、感謝信、錦旗100余項;社會美譽度高,就業率年均97.33%,雇主滿意度年均96.36%。

  3.示范性項目培育體系健全,研究實踐成果豐碩。學校課程思政中心平臺充分發揮研究與實踐指導作用,獲批河南省首批職業教育課程思政教學研究示范中心;編著課程思政特色教材4部(《中國商貿文化》《現代企業文化和職業道德》《大學生美育》《IT強國》);建成省級課程思政示范課程4門;原創特色課程思政資源221個,視頻88個,虛擬仿真平臺5個,案例128個;培育教研項目11項。

  (河南經貿職業學院黨委書記姚勇)


  (正文結束)

相關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