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区二区三区免费网站|欧美福利小视频|国产亚洲一区二区在线|wwwproncom|欧美精品一区二区三区一线天视频

嶺南師范學院音樂與舞蹈學院立足鋼琴謀發展 培樹藝術新人才

來源:中國教育報 時間:2022-06-16  閱讀:次   |
42.9K

  音樂在人的主體智慧啟迪、精神家園構筑、個體情操陶冶、全民素養培樹方面具有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作為培育學生音樂素養的形式之一,鋼琴課程在培養學生情感表達、美學審視、文化素養等多方面具有積極意義。嶺南師范學院音樂與舞蹈學院堅持以美育人、以文化人,將鋼琴作為重要專業課程,秉承“盡師德之善、盡樂舞之美”的辦學理念,重視專業人才培養質量提升,有力促進了專業鋼琴教育與鋼琴普及教育的有效銜接。

  堅持文化與演奏并重

  夯實音樂基礎

  鋼琴是一門實踐性較強的音樂學科,但其中蘊含的文化和音樂哲學,是推動專業培養的原動力。鋼琴教學必須堅持文化與演奏并重,夯實學生音樂基礎。

  第一,學院教師在日常鋼琴教學中注意宏觀技巧傳授和微觀文化內涵研究。教師在講解音階、琶音、和弦等基礎技巧的同時,還重視對鋼琴學科各個時期發展歷史的介紹,細致梳理鋼琴發展歷史、不同時期鋼琴作品的文化背景等內容,幫助學生深入理解鋼琴作品的不同風格和內在的文化韻味,準確判斷自身演奏水平,明晰鋼琴藝術認知。

  第二,學院設立專門的鋼琴教研組,構建特色專業課程體系。學院在主干學科藝術學基礎上,設置基本樂理、視唱練耳、和聲學、曲式與作品分析、中國音樂史、外國音樂史等專業課程,輔以器樂合奏、音樂美學基礎等選修課。在保障理論課程效果的基礎上,學院每學期還創設一到兩周的實踐教學課程,夯實學生音樂基礎。

  第三,學院創新運用教學新模式,促進文化與演奏的教學融合。學院教師憑借教學實踐經驗,參考高師音樂專業改革風向標,結合社會鋼琴人才新需要,立足“鋼琴基礎”課程教學,針對音樂學、音樂表演專業(除鋼琴方向以外)一年級和二年級學生,采用4人小組課的教學新模式。教學新模式以鋼琴課程基礎教育為主,結合其他理論課程教學,以互相觀摩和教師指導相結合的方式,促使學生掌握鋼琴演奏的正確理念、基本彈奏技能和鍵盤編配技能,提高學生的音樂理解能力、鑒別能力及音樂素質和修養。這一做法也有效解決了學生多、教師少的教學難題,提高鋼琴教學效率。

  第四,學院重視專業匯報演出等實踐活動。如舉辦“青春心向黨,逐夢新時代”主題畢業匯報演出,其中,女聲、竹笛與鋼琴合作的《唱支山歌給黨聽》,讓學生在空靈的鋼琴伴奏中穿越時空,與新中國一起,走過多個里程碑式的歷史階段。再如,鋼琴演奏《保衛黃河》,讓學生感受黃河波瀾壯闊、奔流不息的氣象,堅定理想信念和內在精神力量。鋼琴音樂的文化力量經久不息地滌蕩在學生心中。

  堅持技術與藝術并重

  強化音樂感知

  鋼琴是聲音的藝術,是基于音樂熏陶浸潤凈化心靈的專業學科。它的藝術魅力不僅在于黑白鍵上手指技法的熟練跑動,更在于音樂的內涵與意境帶來的美的感受。要培養學生的樂感,就不能拘泥于機械性的技巧方法傳授,而是要立足音樂本身所要表達的情感和思想,引導學生深入感知音樂的內涵與美。扎實的技術技巧與良好的藝術表現在鋼琴演奏中是相輔相成、不可或缺的兩個方面。學院從技術與藝術兩個維度強化學生音樂感知。

  在技術技巧方面,學院致力將師范教育與鋼琴演奏教育相互融合,全面提升學生職業教育的專業性和藝術性。學院針對音樂學系鋼琴基礎好、成績優秀的三年級學生,開設“鋼琴演奏與教學法”課程,采用“一對一”傳統鋼琴教學模式,將演奏技巧融入示范教學環節,使學生在學習鋼琴演奏的同時領悟和掌握鋼琴教學方法,為日后從事音樂教育工作積累教學技能和教育經驗。

  在藝術領悟力方面,學院始終堅持知識性、技能性、藝術性和實踐性一體化教育、教學理念,注重學生綜合素質和音樂才能全面發展。學院教師在精準掌握學生學習能力和稟賦差異的前提下,對音樂學專業主修“鋼琴演奏與教學法”及音樂表演專業主修專業課“鋼琴”的學生采用“面對面、一對一”小課教學,有針對性地制定個性化訓練方案,一生一案,避免學生跟不上教學進度,將學生置于音樂軟環境之中,盡可能地開發學生藝術潛能,強化學生音樂感知能力。

  堅持專業與綜合并重

  提升音樂素養

  教育的根本目標在于培養綜合素質全面發展的未來人才,為社會健康、快速、可持續發展服務。學院明確綜合音樂人才培養定位,不盲目追求音樂教育深度,而是結合音樂教育人才需要,統籌專業知識與綜合素養的教學活動,努力因材施教。

  首先,學院開展層次化教學。針對音樂表演專業鋼琴方向、專業底子較好的學生,優中選優,開展縱向精深的專業教學,開設主修專業課“鋼琴”課程,讓學生掌握鋼琴演奏的專業技能、提高藝術修養,強調技術能力與音樂表現力的結合,強化學生對鋼琴音樂作品的分析能力,培養學生對作品的理解力與對聲音的認識和控制能力,使學生可以游刃有余地從事獨奏、重奏(室內樂)伴奏和音樂教學等工作。

  其次,學院積極引導學生拓寬橫向的綜合能力。在培養學生鋼琴演奏專業技能的同時,還注重提高學生的鋼琴伴奏能力與合作能力。從2019年開始,學院開設了為期4個學期的“合作鋼琴”課程。這門課是音樂表演專業鋼琴方向學生的專業學科必修限選課程,主要培養學生與人聲或樂器合作的能力,專注于藝術歌曲與器樂重奏,強調技術能力與音樂表現力的結合,提高學生的彈奏綜合能力,不斷加深對學生專業音樂素養的培育。

  最后,學院不斷完善和調整“一體兩翼”放飛式專業架構,堅持以音樂學(師范)為主體,以音樂表演、舞蹈學(師范)為兩翼,堅持教學、科研與實踐的深度融合,與校外地方音樂舞蹈團體、社會藝術團體等建立長期穩定的合作關系,建立數十個校外教學實習基地與教學科研平臺,組建了民樂團、交響管樂團、合唱團、舞蹈團等多個藝術實踐教學平臺,為學生創造展示才華、鍛煉能力的機會和廣闊舞臺,全面提升學生綜合素質與能力。學院民族管弦樂團受中國音樂家協會邀請,到深圳參加“國藝星輝”民族交響音樂會專場演出。學院師生組建了山楂樹實踐團隊,為幼兒園小朋友開設音樂鑒賞課,如鋼琴鑒賞課、聲樂鑒賞課、通俗音樂課程等,讓學生沉浸式參與從備課到上課的全過程,通過教學實踐積累教學經驗。

  堅持線上與線下并重

  創新教學模式

  互聯網信息技術飛速發展,加之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時期的線上教學需要,鋼琴課程逐漸成為“互聯網+”教育的重要試驗田。

  首先,學院鋼琴課程組教師積極學習和運用新技術、新工具、新思維,打造特色新型線上鋼琴“云教學”模式。教師打破時間、空間限制,借助雨課堂、騰訊會議、企業微信等多媒體平臺,將分散備課集中教學、個別研究集體學習的新路徑充分運用到線上教學過程中,盡量模擬身臨其境、面對面的線下教學效果。鋼琴課程組教師還專門為線上課程研發了APP——TalkLine,該軟件可以實現多角度場景切換,實現師生教學環境共享,在網絡技術層面保障了線上教學的順利進行。

  其次,學院鼓勵教師利用微信、釘釘等網絡社交平臺與學生就譜例、合奏與和聲等理論知識進行實時的溝通與交流,及時答疑解惑。教師引導學生利用名師公開課教學等網絡教育資源進行自我提升,有效利用碎片化課余時間,提高線上鋼琴教育效果。

  最后,學院組織師生繼續開展“引嶺啟航”等支教活動。師生根據實際教學需要,通過線上教學方式,保留了聲樂、鋼琴、舞蹈、朗誦4門支教課程,實踐團隊“小老師”為孩子們帶去了專業性、科普性、實用性的鋼琴課程,帶領孩子們以動畫的形式欣賞鋼琴曲,幫助孩子們構建對鋼琴的初步認識,激發他們學習音樂、探索音樂的欲望。

  堅持民族與世界融合

  打造中國音樂

  新形勢下,全球化文化傳播成為主流,思想文化碰撞成為常態,這就要求中國的鋼琴音樂教育必須立足于民族性和文化性,堅定文化自信,傳承好、發揚好中國音樂風格,講好中國音樂故事。

  首先,學院在鋼琴教學中積極找尋中西方音樂文化的平衡點、契合點,將“培育音舞標桿,鍛造音舞品牌,貢獻音舞力量”作為培育目標,引導學生樹立對中華文化的普遍認同,從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精髓和民族審美情趣中獲得豐富的音樂養分與創作靈感,引導學生選擇具有中國特色的藝術表現形式和演奏技藝,在創作和表演過程中,西為中用,找準切入點,融入中國式音樂藝術。

  其次,學院為中國化的鋼琴音樂走向國際舞臺提供體制機制保障。一是將鋼琴專業課程發展作為一項科學的系統工程、一個相互聯系的生態構建過程來看待,堅持統籌繼承與創新、借鑒與自主、理論與實踐相結合的教學理念。二是致力全面提升鋼琴課程軟硬件設施水平,以政策、資金支持引進先進、現代化的硬件教學設備,優化鋼琴教學整體軟環境,為鋼琴學科的整體建設和發展持續注入生機和活力。三是注重教師專業隊伍建設,積極引進優秀青年教師,努力補齊區域師資短板,將鋼琴教育新理念帶入學院、帶給學生,發揮教師自身優勢,助力地方音樂教育高質量發展。此外,學院還通過組織師生參加比賽、舉行音樂會等形式深入推進專業教師在中國鋼琴作品方面的探索、研究和展示,如學院舉辦的“中國鋼琴作品音樂會”教師專場活動,學院中青年教師積極參加,展示專業水準,弘揚和傳承中國鋼琴音樂文化。

  最后,學院以教學實踐活動檢驗中國化音樂教育、教學效果。“中國鋼琴作品音樂會”演奏的第三首曲目是《山丹丹開花紅艷艷》,由作曲家王建中根據同名陜北民歌改編而成,充分展現了陜北地區人民的愛國情懷和在中國共產黨領導下的美好生活。引子部分加入大量裝飾音和琶音,自由有彈性的節奏給人寬廣開闊、自由奔放的感受。主題中優美而有層次感的旋律,具有深厚的陜北民歌“信天游”韻味。快板部分以大量的和弦、跳音表達熱烈激昂的情緒,生動地描繪了陜北人民迎接紅軍勝利歸來歡欣鼓舞的場景。第十一首曲目“雙鋼琴”作品《紅旗頌》中頌歌式的旋律主題、大量柱式和弦的運用、充滿動力感的節奏型,表現了輝煌宏偉的主題音樂形象和振奮人心的音樂情緒,表現了新中國成立、五星紅旗冉冉升起時激動人心的畫面。此外,學院還推出了外國鋼琴曲目音樂會等一系列藝術展演活動,突出中外鋼琴音樂文化差異,在鮮明的音樂對比中,明確本土化的鋼琴專業人才培養目標,打造高質量的中國音樂專業人才。(王毓)


  (正文結束)

相關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