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焦“一老一小”,創建協作共享平臺
■職教教師教學創新團隊建設系列談④
“一老一小”是當前最受關注的民生大事,人口老齡化、三孩政策、養老托育頻上熱搜。黨中央、國務院對此高度重視,加快建設養老服務體系,支持社會力量發展普惠托育服務。由此帶來了養老、家政服務領域的巨大發展潛力,需求旺盛,人才供需矛盾突出,尤其是以“老弱病幼”為主要服務對象的養老服務業和家庭服務業人才最為緊缺。
2020年12月,依托國家級教師教學創新團隊項目,由長沙民政職業技術學院牽頭,聯合天津醫學高等專科學校、北京社會管理職業學院等養老家政服務領域的10個創新團隊和創新團隊項目培訓基地(吉林農業大學家政學院),以及各團隊深度合作的國投健康產業投資有限公司、山東盛世千島山莊養老服務有限公司等22家行業協會、企業機構,成立了養老家政服務領域協作共同體。共同體秉承創建高水平、結構化教師教學創新團隊的發展宗旨,“一體打造,協同發展、共享成果”,在教育教學改革、校企合作、人才培養、協同研發創新和社會服務等方面搭建共建共享共用平臺,切實提高智慧健康養老、現代家政服務專業領域復合型、創新型技術技能人才培養質量。
借助區塊鏈技術,搭建共同體協作、共享、交流平臺
為切實推進創新團隊項目建設科學化、體系化、規范化、信息化發展,高效能完成團隊項目建設任務,共同體于2021年成功立項教育部專項課題“基于區塊鏈技術的共同體協同合作平臺及機制研究”。
共同體成立以來,組織職業院校和合作的行業企業,開展了智慧健康養老領域崗位工作任務分析會、養老家政專業教學標準研制調研、用人企業需求調研等活動,充分了解共同體成員單位在資源共建共享、教研科研項目合作等方面的需求,在平臺功能構建時予以實行。
基于區塊鏈的分布式數據存儲、點對點傳輸、共識機制、加密算法等技術應用,共同體搭建了區塊鏈平臺,設計了入鏈注冊、資源共享、協同合作、團隊交流、人才互聘、專家團隊、個人中心七大模塊,并建立七大運行機制,保障平臺的良性運轉。一是平臺準入機制,對入駐平臺的組織機構、項目團隊和專家進行資質審核,必須提供組織代碼和個人身份信息實名認證,保障真實可靠;二是互信機制,充分利用區塊鏈數據不可偽造、全程留痕、可以追溯、公開透明、集體維護特征,建立互信機制;三是協同工作機制,利用平臺促使院校之間、校企之間依托項目開展協同合作,包括產學研合作、創新創業、咨詢服務等多類項目,用戶可發起或參與項目合作,實現項目過程管理、在線申請專家評審驗收;四是激勵機制,通過聯盟積分的方式鼓勵共同體成員做項目、建資源、勤分享,越用就越好用;五是文化交流互融機制;六是評價機制,包括個人等級、機構等級評價;七是專家管理機制,規范專家證書管理、專家工作、專家評級、專家推薦、專家退出等內容。
為了更好地宣傳、展示共同體建設成果,共同體還建設了網站,設置團隊動態、產業發展、育人成效等10個模塊。自2022年3月以來,已上傳213個頁面,21個培訓課程資源。
充分發揮平臺作用,推進“校—企—校”命運共同體建設
首先,實現資源的共建共享。如長沙民政職業技術學院聯合中國社會福利與養老服務協會、無錫光大金夕延年養老運營管理有限公司等共同體成員成功申報了湖南省智慧健康養老服務與管理專業群教學資源庫,上架課程19門,素材2961條,用戶數1287名;聊城職業技術學院依托共同體開發基于“健康—亞健康—患病—臨終關懷”健康鏈的模塊化課程創新資源。
其次,促成共同體內校企之間的深度合作。長沙民政職院聯合泰康珞珈研究院共同成立了大健康產業學院,聯合湖南康乃馨養老產業投資置業有限公司、泰康珞珈研究院等共同體成員單位共同申報了2022年度湖南省教學改革成果“構建‘四業’聯動產教融合生態圈,打造高水平智慧健康養老專業群的創新實踐”,獲湖南省教學成果特等獎。
探索“校—企—校”協同機制,提升“一老一小”服務能力
共同體建設形成了校際之間的協同工作機制。一是建立校際之間協同培養機制。如聊城職業技術學院辦學模式上突破了混合所有制的體制瓶頸,通過“產業學院”模式把專業群辦到企業,使創新團隊開展“工學結合”教學模式變革成為可能。二是建立校際之間交流互通機制。如天津醫學高等專科學校在“院中校”實行雙導師制度,形成師資團隊建設方案,幫扶滄州醫學高等?茖W校獲批河北省首批教師教學創新團隊。
共同體建設提升了“一老一小”服務領域人才培養質量。長沙民政職業技術學院養老專業學生參加護理、養老服務技能、健康與社會照護等技能競賽,獲國家級一等獎3項、二等獎1項。天津醫學高等?茖W校完成300名學生初級技能培訓,完成56人中級技能培訓及考核,通過率達100%。北京社會管理職業學院老年福祉學院與中國健康養老集團有限公司、北京優護萬家養老服務集團有限公司等大型央企和民營企業深度合作,共同開展養老服務特色學徒制人才培養模式,共同建設實訓基地,聯合開展技術攻關、產品研發、成果轉化、項目孵化等。樂山職業技術學院通過政、行、企、校多元合作的樂山醫教聯盟,創新校企協同育人機制并進行實踐推廣,學生整體素質和技能水平明顯提升,年均受益學生3000余人。
(作者黃巖松系長沙民政職業技術學院醫學院院長)
(正文結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