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区二区三区免费网站|欧美福利小视频|国产亚洲一区二区在线|wwwproncom|欧美精品一区二区三区一线天视频

吉利學院建設一流本科專業 培養一流應用型人才

來源:中國教育報 時間:2022-06-22  閱讀:次   |
42.9K

  近日,吉利學院車輛工程專業成功獲批國家一流本科專業建設點,這直接反映了學校學科專業建設的“硬實力”。2020年,吉利學院從北京搬遷至四川成都,僅僅兩年時間,就將車輛工程專業從省級一流“升級”為國家一流,一路進階升級的動力源是什么?背后有怎樣的“底層邏輯”?

  邏輯一:

  聚焦國家戰略和地方經濟社會發展,打造一流專業集群

  聚焦國家發展戰略、立足地方經濟社會辦專業、育人才,既是高校的職責使命所系,更是學校持續健康發展的“生命線”。吉利學院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落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堅持發展導向、需求導向,加大學科專業建設力度,優化人才培養體系,創新人才培養模式,不斷提升人才培養質量。

  緊緊圍繞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建設的戰略機遇和數字四川、數字經濟的發展規劃,主動適應新技術、新業態、新模式、新產業的需求,牢固確立專業為王的戰略地位和專業集群的戰略思維,優化學科布局,加強學科建設,促進學科融合,增強學科活力。

  近年來,吉利學院主動扛牢責任擔當,始終堅持立德樹人根本任務,全面深化本科教育綜合改革,堅持以本為本,推進“四個回歸”,加快建設高水平本科教育,以人才培養為中心,全面推進一流專業群建設。

  以數字化為引領,聚焦汽車產業和電子信息兩大萬億產業,做強智能科技專業集群;發揮集團辦學、產教融合優勢,做優經濟管理專業集群;適應新時代人民美好生活需要,做特人文藝術專業集群;打造特色鮮明的“數字化+”專業集群。

  圍繞現代汽車產業鏈和未來汽車“生態圈”產業鏈,按照專業基礎相通、技術領域相近、職業崗位相關、教學資源共享的原則,充分發揮和賦予專業集群核心和導向作用,對接汽車產業鏈衍生若干專業群,通過不斷補鏈、延鏈、強鏈,推動吉利學院專業集群有效服務產業集群和區域經濟發展。

  未來,吉利學院將牢牢抓住全面提高人才培養能力這個關鍵核心,搶抓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發展戰略、“一帶一路”倡議、新時代振興中西部高等教育、“一干多支、五區協同”、“四向拓展、全域開放”等國家和四川重大戰略契機,堅定不移貫徹新發展理念,深度融入新發展格局,全面提高本科人才培養質量,切實提升服務重大戰略與經濟社會發展的能力和水平。

  邏輯二:

  打開視野、提高站位,以開闊思維引領專業高質量發展

  推動校企協同育人、產教深度融合,打破理論學習與實習實訓的壁壘,實現推動學科間跨界融合、協同攻關,打造高素質、專業化教師隊伍。在辦學過程中,吉利學院瞄準當前高等教育發展中的前沿課題和難點痛點問題,認認真真辦教育,扎扎實實推改革,有力推動了高質量發展,有速度,更有內涵。

  吉利學院依托吉利控股集團在產業、技術、人才領域的優勢,不斷打開視野、提高站位,緊密對接集團旗下吉利汽車、領克、極氪、沃爾沃、極星、路特斯、英倫電動汽車、遠程新能源商用車、曹操出行等行企開展產教深度融合,同時廣拓與百度、京東、順豐、華為、騰訊科技、阿里巴巴等國內外知名企業、行業頭部企業的合作,跨界打造應用技術研究與轉化平臺、專業能力創新平臺、創新創業孵化平臺,促進產業鏈、創新鏈、教育鏈與人才鏈有機融合。

  一流人才的培養,離不開一流專業建設。一流專業建設背后邏輯是打造一流的教學平臺、一流的專業課程和一流的實踐基地。吉利學院根據汽車產業鏈發展的新趨勢,以汽車產業鏈為線索,培養助力汽車研發、生產、銷售、服務的時代“四新”汽車人才,構建了“大循環→小循環→專業圈”“三環共振”相互賦能、相互帶動的專業群教學平臺。此次國家一流本科專業建設點的獲批,就是學校以產教融合為特色的應用型人才培養模式改革取得的新突破。

  積極打破“實訓室孤島”,實現資源共享,圍繞產業數字化和數字產業化,創新合作體制機制,推行“揭榜掛帥”,建設支撐人才培養、高水平應用研究和成果轉化的一流科創平臺,與行業領軍企業共建協同創新中心和實踐平臺。目前為止,吉利學院已建成省級及以上高水平科創平臺3個、產業學院3個、共享型實訓基地57個。

  一流專業建設和人才培養,教師是關鍵。吉利學院按照吉利控股集團的“人才森林”理論,在全球范圍內吸引高端人才、優秀教師、行業企業專家到校任教和開展科研工作。通過“雙百計劃”“雙聘”“雙師”加強教師隊伍建設。聘用吉利控股等企業的高級工程師、企業管理人員、技術員為專業導師,參與專業建設、課程開發、教學及畢業論文(設計)指導。汽車工程學院校企人才融通已初見成效,企業專家和學校教師協作獲批授權專利13項、校企合作編寫專業教材59本、共同承擔省部級科研項目30項、獲省教學成果獎二等獎1項,校企合作進一步推進科技成果轉化,產學研成為轉型升級的“新引擎”。

  邏輯三:

  堅持“以學生為中心”,促進一流人才培養

  長期以來,吉利學院牢固樹立“以學生為中心”的育人理念,堅持一切為了學生、為了學生的一切,并以此作為學校改革發展的主線,將新發展理念落實到思想引領、校園管理、學生服務、課程改革等育人環節。

  圍繞立德樹人根本任務,吉利學院啟動了人才培養質量提升工程和綜合素質教育改革工程,創新構建了“六雙”“六融合”人才培養體系。所謂“六雙”“六融合”,就是招生與招聘對接、企業專家與校內教師協同育人、學校和企業“雙元”培養、校企共建“雙創”平臺、加強教師“雙師雙能”,逐步形成理實融合、研用融合、賽教融合、校企融合、工學融合、行校融合的“六融合”閉環生態體系。

  吉利學院尊重學生的個性化差異,以數字化轉型為重要抓手,提升學生在編程、量化研究等方面的數字化能力。依托吉利人才集團“芯位教育”等在線教育平臺,實現優質課程資源共享,通過線上線下混合式教學,真正讓學生從知識的被動吸收者轉化為知識的主動探索者。

  “助力更多的人實現更高價值,探索獲得更多個性化教育體驗”是吉利的辦學初心,也是吉利人的奮斗使命。辦學以來,吉利學院先后為社會培養和輸送5萬余名優秀人才,1000余名學子成為集團及其他汽車企業的中層管理者、技術骨干、研發人員;畢業生創辦各類企業1000余家,200余名校友擔任上市公司企業高管。近三年,汽車類專業實現全部就業,畢業生與崗位供需比達1∶3,學生對吉利學院教育教學質量滿意度達98%,畢業生行業留存率和企業對學生的認可度持續攀升。吉利學院聚焦深度產教融合,促進一流專業建設與一流人才培養耦合,成效顯著。

  牢牢把握“新工科”建設賦予的新使命,吉利學院以國家一流專業建設為契機,進一步深化人才培養模式改革,不斷提高“數字化+”人才培養能力,不斷拓展和優化教育開放格局,推動學校內涵式發展,擔當服務國家、區域、行業發展使命,為區域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提供人才和智力支撐。

  啟航新征程,奮進新時代。站在新的歷史起點,吉利學院將全面加強黨的領導,不忘初心、牢記使命,為黨育人、為國育才,加快推進學校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深化改革創新,推動學校高質量內涵式發展,為黨和國家培養更多的創新型、復合型、應用型人才,在建設教育強國新征程中展現新的氣象、新的擔當、新的作為,為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和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貢獻“吉利力量”。

  (馬常松 何琳)


  (正文結束)

相關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