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蘇食品藥品職業技術學院醫育結合 產教融合 開啟智慧托育
推動企業等用人單位參與提供托育服務,已成為中國托育服務體系建設的重要內容之一。2013年,江蘇食品藥品職業技術學院申辦了江蘇首個幼兒保育專業,2017年躋身全國首批開設幼兒發展與健康管理專業的職業院校,2021年專業更名為嬰幼兒托育服務與管理,經過10年建設,積累了豐富的辦學經驗,為社會輸送托育服務類專業人才近千名。學校緊緊圍繞專業內涵建設,通過外引內培的方式強化師資隊伍建設,在吸收、發揮傳統辦學優勢的基礎上,積極主動創新,與淮安市托育龍頭企業e-BABY國際教育集團合作共建實訓基地,探索形成了校企“雙元”育人的人才培養模式;面向全市牽頭共建早幼教聯盟,為地方幼兒教育和托育服務行業實現力量共享奠定基礎;積極推進完善學校教職工子女托育服務機制,打造校企合作辦托的樣板工程。通過多年實踐,學校探索形成了“創新產教融合機制,共育人才共建樣板”的特色托育服務方案。
創新人才培養模式
盡心培育行企人才
1.醫育結合發力,智慧托育,精準定位專業人才培養目標
托育專業人才培養應當集聚資源、發揮優勢、打造特色,培養高質量高標準的新時代托育人才。專業充分利用全校優質資源,聯合食品營養與檢測專業開設了“嬰幼兒營養”課程,依托護理專業開設了“嬰幼兒衛生與保健”課程,依托中醫康復技術專業開設了“小兒推拿”課程,充分利用互聯網、大數據、人工智能等技術輔助教學和管理,引用PDMS-2運動發育篩查系統,科學智慧實施幼兒照護并進行數據化分析,開拓嬰幼兒托育服務與管理專業的新思路,助力培養醫育結合的新型托育服務人才。
2.校企聯合育人,“雙元”協作,共同籌劃現代學徒制班
2015年,專業與e-BABY國際教育集團開展全國首批現代學徒制試點,建立校企深度合作、攜手育人的長效機制。2020年,結合國家政策和地方社會需求實際,校企雙方進一步探索建立校內托班學徒班管理運行模式,共同制定及修訂學徒班人才培養方案,共同實施人才培養方案,共同開展專業實踐課教學、舉辦職業生涯規劃講座、參與實訓室建設、指導技能大賽等。學校和用人單位共同參與管理,合作教育培養,創新人才培養模式,顯著提升了人才培養質量。
3.共建幼教聯盟,多維借力,創新市域行企校深度合作模式
學校聯合龍頭托育企業牽頭成立淮安市早幼教聯盟。通過學、研、產、用的緊密合作,以合作育人、聯合教研教改和資源信息整合共享為紐帶,以隊伍建設、學科專業平臺建設為重點,貫通托育與幼教職前職后教育,不斷提升淮安嬰幼兒教育整體水平。5年來,聯盟成員通力合作,聯盟初步建設成為全市嬰幼兒教育政策研究與決策咨詢、規劃與評估、資源與信息共享、人才培養培訓與運用、幼教市場開發等一體化平臺。
夯實幼兒照護能力
傾心服務“幼有善育”
1.創新全實踐教學體系,夯實學生專業技能
專業在構建實踐教學體系和創新實踐教學模式的基礎上,不斷加強實踐教學和專業技能訓練的質量監控,構建分段式過程性技能考核模式,打造專業優勢和特色,在校內開展20余次專業技能考核,起到良好的示范和輻射作用。近年來,師生在省級教學能力比賽和技能競賽中獲獎6項。
2.打造現代托育樣板工程,傾心服務“幼有善育”
聚焦教職工子女托育服務,校企共建了蘇食院e-BABY國際精致托班,為青年教師解除后顧之憂,也面向周邊提供優質早幼教托育服務。蘇食院e-BABY國際精致托育中心是學校與e-BABY國際教育集團優勢互補、共同投資,以混合所有制的形式聯合建設的。e-BABY集團以資金、知識、技術、管理等要素參與建設和運營。托育中心位于學校大學生活動中心的一個獨立區域。內部使用面積800多平方米,外部有體育場、圖書館、校史館、烘焙車間等各類教育教學資源。
校內托育中心的創新建設和運營極大促進了托育專業的建設和發展,提升了托育人才培養和培訓的質量。通過校企融合,推動企業資源和專業建設雙向融入,實現了專業建設錨定產業發展的新趨勢;通過校企互補、雙向協作,現代學徒制培養取得新成效,托育專業學生專業技能得到極大提升。該模式和實踐為托育專業建設提供了新思路,為全國企事業單位開辦托育服務機構提供了樣板。
(孫青 楊猛)
(正文結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