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区二区三区免费网站|欧美福利小视频|国产亚洲一区二区在线|wwwproncom|欧美精品一区二区三区一线天视频

廣東輕工職業技術學院藝術設計學院創新“工學商一體化”人才培養模式

來源:中國教育報 時間:2022-07-01  閱讀:次   |
42.9K

  創意產業升級為數字創意產業,對人才提出了新要求。廣東輕工職業技術學院藝術設計學院針對高職藝術設計類專業產教融合中企業動力不足、師資結構單一、學生工匠精神不足、設計落地能力培養不足等問題,實施了“工學商一體化”人才培養模式改革研究與實踐,培養數字創意產業急需的“精設計、懂科技、通商道、厚人文”的復合型創新型技術技能人才,在人才培養質量、社會服務水平、教師團隊建設、教育教學改革等方面取得顯著成效。

  追本溯源:

  從設計作品到設計商品的轉化

  服務區域發展的高素質技術技能人才是高職教育的培養目標。從設計作品到設計商品的轉化,是高職藝術設計類人才與創意設計產業需求對接的根本要求。2010年以來,廣東輕工職業技術學院藝術設計學院以“產品設計”國家精品課程建設為起點,依托產品造型設計專業廣東省高職教育重點專業建設項目,開始研究與探索“工學商一體化”人才培養模式改革,2013年制定改革實施方案并在產品造型設計專業試點,2017年成果應用到藝術設計學院其他相關專業,并逐步推廣到其他高職院校。

  探索實踐:

  從“工學結合”到“工學商一體化”

  21世紀初,在數字技術的推動下,創意設計產業升級為數字創意產業,對產業人才提出了新要求。高職藝術設計類專業由于產教融合中企業動力不足、師資結構單一、學生工匠精神不足、設計落地能力培養不足等問題,無法充分滿足數字創意產業發展的人力需求。針對此問題,成果組創新“工學商一體化”人才培養模式,基于“工學結合”教育模式,增加了“商”的環節,強調教學成果的落地流通,突破了畢業生商品設計能力培養不足的瓶頸,打通了從設計成果到商品轉化的“最后一公里”。

  1.為滿足創意產業轉型升級服務區域發展的人才需求,確定高職藝術設計類專業“精設計、懂科技、通商道、厚人文”的“四能”復合型技術技能人才的培養目標,建構“工學商一體化”人才培養模式。

  根據數字創意產業崗位的需求分析和能力要求,確定了“設計+科技+商道+人文”的復合型技術技能人才內涵要素。教學內容來源于產業項目,教學過程等同于設計流程,課程作品轉化為流通商品,將真實項目、教學過程、作品轉化融為一體,以教學成果商業轉化率作為學生課程學習主要考核指標,實現從學生到設計師的轉變。

  2.實施“工學商一體化”人才培養模式的“三教”改革。

  打造由“設計專業教師+信息技術專業教師+企業導師”組成的“三導師”教學創新團隊,融合來自阿里、廣東省廣告集團等業界知名機構的企業一線精英與以國家、省級技術能手為代表的“雙師型”教師;

  建設了一批適合“工學商一體化”人才培養模式的國家規劃教材以及國家、省級教學資源庫,形成立體化、活頁式、“線上線下”混合的教學資源;

  構建“標準先行、多級項目、能力遞進”的課程體系,推行精準設計“創意優+”模塊化教學方法。建設國家專業標準,遵循職業能力遞進的特征,建立“教師主導型—校企‘雙導師’主導型—校企‘三導師’輔助型—學生自主型”的多級遞進項目制教學,柔性組織“跨專業課程”,嚴格遵照商業設計的規范進行精準設計教學,推動課堂革命,對設計方案集中優選再不斷循環推進,培養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實現學生職業能力的跨越式成長。

  3.建設以國家生產實訓中心為代表的數字創意產教科技術技能平臺。

  聯合數字創意產業的領軍企業建立由“產業學院”“國際數字創意谷”和校外實訓基地組成的數字創意產教科技術技能平臺,形成了國家生產性實訓基地,推動企業深度參與,成為多元設計創新共享平臺,實現作品向商品轉化,保障“工學商一體化”人才培養模式的實施。

  應用推廣:

  成為數字創意產業人才培養示范

  教育教學改革成效顯著。“工學商一體化”人才培養模式改革獲廣東省教學成果一等獎;完成國家課題1項;建設國家教學資源庫1項,省級教學資源庫1項;主持國家專業教學標準4個。

  人才培養質量顯著提升。學院受益學生5860多人;獲全國大學生廣告藝術大賽、全國高校數字藝術設計大賽等國家、省級技能競賽獎項超過200項;獲省級創新創業類獎項3項,國家創新創業類獎項1項,省級大學生創新創業訓練計劃項目1項。相關專業畢業生近3年平均就業率保持在97%以上。

  社會服務能力持續增強。“工學商一體化”項目制課程商業轉化率達到15%;服務企業110家,獲專利授權225項,產生直接經濟效益6000多萬元。

  教師創新團隊建設卓有成效。聘請國內外大師、行業領軍人物10人,校企共建數字創意設計專業群兼職教師資源庫超過50人次;創設省級教學創新團隊1個,省“國家技術能手工作室”1個,省級名師工作室1個,廣東省產品設計集成創新科研團隊1支。

  推廣示范效果好。成果應用于福州職業技術學院、重慶工業職業技術學院等100多所高校,受益學生超過8000人。舉辦了“數字創意廣告實戰訓練營骨干教師高級研修班”等各類國培省培項目。連續兩年承辦國際數字創意設計論壇,并在教育創新領域的重要國際會議TAL2020、中英職業教育國際合作交流研討會上進行主題演講。

  社會認可度高。“國際數字創意谷”的規劃建設獲得上級主管部門領導高度肯定,國家教育部門職業院校藝設機構產品設計專門委員會高度評價了“工學商一體化”項目制課程實戰營。《南方日報》等30多家媒體對成果進行跟蹤報道。

  (廣東輕工職業技術學院藝術設計學院院長桂元龍)


  (正文結束)

相關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