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春工業大學思想政治教育研究中心探索思政工作新路徑
創新“三化”思路 構建網絡思政育人模式 ——長春工業大學思想政治教育研究中心探索思政工作新路徑
在信息化時代,主動占領網絡思想政治教育新陣地,推動思想政治工作傳統優勢同信息技術高度融合,對新時代高校思想政治工作高質量發展具有重大意義。易班是以高校師生為主要使用對象的集教育教學、生活服務、文化娛樂于一體的綜合性互動網絡社區,是新形勢下加強改進大學生網絡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效路徑和重要載體。長春工業大學易班發展中心始終堅持育人導向,突出價值引領,以易班平臺為載體,著力推進“線上線下融合、育人育才并舉”,通過“系統化建機制、特色化鑄品牌、專業化強隊伍”構建有特色、見實效、可推廣的易班網絡思政育人模式,營造了良好的網絡育人生態,全面增強了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親和力與實效性。
系統化構建易班網絡思政協同聯動機制
加強網絡思政是對“互聯網+思政”創新發展的主動回應和有力助推。學校易班發展中心通過加強頂層設計,健全工作機制,切實形成網絡思政工作合力。
一是明確發展思路,制定總體規劃。易班網絡思政育人工作立足學校歷史基礎和傳統優勢,遵循思想政治工作規律、互聯網發展規律和學生成長規律,圍繞學生、關照學生、服務學生,從育人著眼、從思想入手、從青年特點出發,打造官網、官微、易班“三位一體”的網絡思想政治教育新矩陣。制定并出臺《易班網絡思想政治工作指導意見》《易班網絡思想政治工作發展規劃(2021—2025年)》,著力推動“智慧校園建設與網絡思政實效提升”“線上內容創新與線下資源整合”有機融合、協同發展,在時間、空間、心間、網間打通育人“最后一公里”。
二是加強統籌領導,完善工作格局。建立“學校—部門—院系—班級”聯動機制,完善“頂層設計、中層執行、基層落實”的工作流程。成立校院兩級易班網絡思政工作領導小組,組建校院班三級易班網絡思政工作站。投入專項經費用于易班網絡軟硬件購置、場地建設、人員培訓等,每年劃撥專項資金用于易班網絡思政教育活動支出,確保人財物全面保障到位。進一步健全評價體系,制定科學合理的考核指標,強化工作督查督導。
特色化打造易班網絡思政多維育人品牌
堅持網絡育人導向,充分發揮“易班+”優勢,學校易班發展中心通過打造易班特色主題活動、開展品牌化建設,切實引導學生提升網絡文明素養,強化網絡育人實效。
一是構塑“八小只”易班網絡思政形象宣傳品牌。以易班熊為原型設計學校易班系列吉祥物。吉祥物設計取意于“愛國敬業、求實創新”的校訓,彰顯著學校的辦學特色和育人目標,進一步提升易班網絡思政的品牌形象和知名度,增強易班網絡思政的親和力與生動性。
二是打造“易班+”網絡思政育人特色品牌。每年舉辦易班網絡思政文化節,通過“易班+校園文化”進一步濃郁校園文化氛圍,強化以文化人。定期開展易班線上學習、互動研討,不斷增強網絡思政的沉浸式體驗感。依托易班網動態開展學生思想狀況、心理狀況調查,確保學生思想穩定、心理健康。大力推進“易班級”建設,有效發揮班團凝聚力和引領力。
三是優化生涯分階段主題教育品牌案例。基于學生大學生涯發展特點,以“轉變與立志、規劃與踐行、養成與提升、創造與深造”為階段性主題,扎實做好學生思想政治分階段教育工作,切實把新生迎新、入學教育、學風建設、就業指導等融入易班網絡思政工作全過程,深度打造一批“互聯網·思政”精品案例,進一步助力學生全面發展和成長成才。
專業化建強易班網絡思政骨干工作隊伍
通過實施“易班網絡思政工作隊伍骨干培育計劃”,學校易班發展中心強力打造一支符合時代要求和工作需要的專業化網絡思政工作隊伍。
一方面,鼓勵輔導員積極在易班網上開設育人公眾號,每學年定期舉辦易班網絡思政素質能力提升班,全面提升輔導員網絡思政工作水平。以青年輔導員為主體成立“易動青春”網絡思想政治教育研究工作坊,舉辦“青輔觀點大家談”、校園網絡思政案例分享交流會等系列活動。完善《易班學生工作站章程》,持續加強易班學生骨干隊伍建設。
另一方面,積極組織參加國家及省級各級各類培訓學習,全面拓展提升隊伍眼界視野和創新思維。積極引導思政隊伍參與國家省市網絡思政研究課題的申報和研究,切實提升網絡思政研究能力,以科學的理論研究成果更好地指導實踐工作。選拔易班優秀學生骨干參加學校“紅色筑夢之旅”社會實踐活動、“互聯網+”競賽等,著力提升學生的政治覺悟、道德品質和專業素養。
(高慎波)
(正文結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