貴州輕工職業技術學院 高水平專業群建設實踐與探索
貴州輕工職業技術學院于2019年入選中國特色高水平高職學校和專業建設計劃高水平學校建設單位(C檔),自此開啟了以“雙高計劃”建設為標志的高水平專業群高質量發展新階段。三年來,通過專業群的重構、改造與提質,完成中期任務及績效指標293個,完成度高達95.19%,產出國家標志性成果79個、省級標志性成果301個,在示范引領貴州高職教育高質量發展、服務貴州大數據產業轉型升級、助推貴州優質煙酒和基礎材料產業鏈提質升級等方面貢獻了貴州輕工力量。
以“酒”“數”“畫”為專業(群)質量特色的貴州輕工質量文化品牌更加鮮明,逐步形成了內外融合的“追求卓越、走向一流”的校本內生型輕工質量文化模式。先后承接貴州省質量提升工程項目12項、“提質培優”項目58項,獲批15項“興黔富民”行動計劃項目。大數據技術與應用等5個國家骨干專業、食品生物等兩個國家開放實訓基地、貴州綠色物流大數據等兩個國家協同創新中心和邱樹毅國家大師工作室等成為學院創建的標志性質量特色金名片。同時,依托中國—東盟教育交流周國際交流平臺,以承辦線上、線下國際交流活動為載體,著力打造“知行貴州”文化交流特色品牌,成為貴州高職院校后疫情時代開展專業特色文化國際交流的“示范路徑”。主要體現在以下三個方面:
增強發展自信,強化“四個決不”高質量總體建設要求
學院在“雙高”建設中勇于面對“兩個挑戰”,即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挑戰和專業群治理挑戰,始終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秉承“創新、協調、綠色、開放、共享”新發展理念,緊扣學院高水平《建設方案》和《任務書》,對標對表,強化“四個決不”高質量總體建設要求,即:堅持“引領改革、支撐發展、中國特色、世界水平”的總目標決不動搖;對標卓越,選擇服務國家發展戰略與服務貴州大數據產業、優質煙酒和基礎材料重點產業鏈決不偏離;引領中國輕工行業職業教育和貴州職業教育實現高質量發展的信心決不放棄;著力打造貴州“質量輕工”“數字輕工”“技能輕工”特色發展品牌的精氣神決不懈怠。以完善類型化標準體系建設為基礎、類型化制度構建為抓手、類型化平臺搭建為載體、類型化隊伍打造為靈魂,全面深化改革,努力把大數據技術與應用專業群建成“特色鮮明、全國一流、走向國際”的特色高水平專業群,實現從“適應性”質量發展逐步走向“卓越性”質量發展。
樹立“卓越理念”,堅守“特色一流”高質量發展路徑
堅持“雙高”引領。國家和貴州省的政策文件,是推動學院出臺高質量發展政策、深化內部治理結構改革、打造高水平專業群、提升服務產業發展能力的重要依據。在高水平專業群建設中始終對標“雙高”要求,把“高”“強”“特”績效評價標準融入“雙高”建設全過程,以“雙高標準”引領高質量發展。
樹立卓越理念。《職業教育提質培優行動計劃(2020—2023年)》以及貴州省興黔富民、技能貴州等高質量建設項目是推動學院高質量發展的抓手。在高質量項目建設中,樹立卓越理念,建立健全項目工作機制,打造彰顯“以文化人、技以載道”職業教育類型特征的專業質量文化品牌和“一系一品、知性育人”的卓越質量文化,發揮高質量項目建設的示范效應,以卓越理念推動大數據技術與應用專業群高質量發展。
深化綜合改革。聚焦“雙高”任務,組建智庫專家和教師教學創新兩支團隊,深化學院人才培養綜合改革。一是以教學診改試點為抓手推動學院內部治理結構綜合改革;二是以“1+X”證書制度試點為切入點,深化專業群“三教”改革;三是以高質量考核評價為載體,推動學院內部績效評價綜合改革;四是以現代學徒制試點為契機,深化產教融合人才培養模式改革;五是以課堂認證評價改革為著力點,推動基于診改+督導+認證一體化評價的課堂革命。目前學院出臺的《非標準答案考試改革方案》《有效課堂認證實施方案》《智庫專家管理辦法》等制度創新在全省起到引領作用,在全國高職院校也具有開創性。
創建“云上輕院”。對標國家教育部門提出的“需求牽引、應用為王”數字化發展戰略,實施學院教育數字化戰略行動,構建“云上輕院”一流信息化平臺,以項目綜合管理信息化平臺、六中心一體化校園服務平臺(即黨政服務中心、教學服務中心、教師服務中心、學生服務中心、社會服務中心與質量服務中心一體化平臺)和一體化綜合評價業務系統為載體,把新技術與人才培養實際需求深度融合,創建“數字輕工”信息化發展模式。
堅持“示范引導”,展示“雙高計劃”高質量發展成果
學院聚焦“一加強、四打造、五提升”十大任務,重點打造大數據技術與應用專業群,成效顯著,13個“1+X”證書試點改革項目引領貴州職業教育高質量發展,“雙高”建設成果被多家權威媒體報道,學院辦學競爭力和影響力持續提升。
一是黨建“雙引領”堅強有力,全國黨建工作樣板支部、全國脫貧攻堅先進個人、全國全省優秀共產黨員等榮譽接踵而至,“雙高有我、黨員示范、團隊攻堅”成為校園政治與價值“雙引領”黨風新生態。
二是高水平專業群育人成效顯著,大數據技術與應用專業群成為服務貴州大數據發展的“工匠搖籃”和支撐大數據產業高端發展的“技術陣地”,產出國家標志性成果14個、省級標志性成果42個,“大數據+”釀酒技術專業、現代物流專業和新能源汽車專業提質升級辦學模式引領全國輕工行業職業教育發展。
三是“五個典型范例”成色明亮,黨建賦能鄉村振興、校企共建產業學院、“一系一品”文化育人、“云上輕院”數字校園、課堂認證評價變革等五個高質量發展模式,為國家職業教育高質量發展貢獻貴州“輕工力量”,特色辦學經驗在全國性會議交流10余次,被權威媒體報道25篇,呈現出學生家長滿意度高、行業企業口碑好、業內影響競爭力強、國際影響力凸顯的良好辦學環境,質量輕工、技能輕工、大地輕工、數字輕工、開放輕工、美麗輕工、幸福輕工等“七個輕工”逐步成為學院追求卓越、走向一流高質量發展的七張亮麗名片。
(武斌儒 游明倫)
(正文結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