陜西省電子信息學校“3255”黨建品牌建設紀略
“黨建引領”共奮進 “紅映校園”促發展 ——陜西省電子信息學校“3255”黨建品牌建設紀略
陜西省電子信息學校是省教育部門直屬的公辦全日制中等職業學校,是國家重點中等職業學校、首批國家中等職業教育改革發展示范學校、陜西省高水平示范性中等職業學校。近年來,學校黨委致力于加強和改進黨的建設,“三心、兩促進、五融入、五發展”黨建+業務工作體系,形成黨建引領、紅映校園“3255”黨建品牌,以高質量黨建推動學校高水平優質發展。
黨建“三心”引領全局發展
強“核心”,加強政治領導。政治建設是黨的根本性建設,學校黨委始終堅持把政治建設擺在首位,切實用“四個意識”導航,“四個自信”強基,“兩個維護”鑄魂。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引,認真落實全國職業教育大會等精神。嚴格執行黨委領導下的校長負責制,抓班子、帶隊伍、正風氣,努力打造民主團結、擔當作為的工作集體。
穩“重心”,激活內生動力。學校深入推進黨支部、黨小組等基層組織規范化建設,依托“五星支部”,按照黨組織+業務科室+教育教學團隊建設原則,將支部建在科室,將小組建在教學團隊、教研組、學管隊伍等,通過優化組織體系,激活團隊內生動力。
定“中心”,促進優質發展。學校堅持把黨建工作放在學校改革發展全局中謀劃,構筑“黨建融業務”的工作格局。將黨建作為引領各項工作的鮮明旗幟,不斷推進黨建與師資隊伍建設、教育教學活動、學生管理相融合,構建起“黨建+”工作新模式,堅持協同融合、齊抓共管、協同育人。
基層“兩促進”夯實發展根基
支部入科室,促進黨建業務“一肩挑”。學校將黨支部建在科室,確保黨組織全覆蓋。落實“一崗雙責”,科室負責人兼任黨支部書記找準黨建工作“結合點”,學校黨委委員聯系指導基層支部工作抓住黨建工作“關節點”,確保黨建業務“一肩挑”,把握支部黨建工作與科室業務工作的“融入點”,“黨建+業務”有機融合、目標同向、部署同步、落實同力,發揮了支部堡壘作用,把黨建優勢轉化為推進科室業務工作落實的生動實踐。
黨小組上崗位,促進業務“上臺階”。學校推行“黨小組+”工作模式,全校按照崗位性質設置黨小組23個,在業務工作中開展思想教育、典型學習、心理疏導;推行黨員積分制,按季度評價黨員思想和業務工作,實現黨建與業務深度融合,黨小組作用在一線發揮,黨員先鋒模范作用在工作中彰顯,營造干事創業的良好氛圍。
黨建“五融入”促進事業“五發展”
黨建融入師資。學校各級黨組織成立黨員學習小組,組織教師學習黃大年等先進教育人物,開展思政課程、課程思政教學能力提升培訓,實施《師德師風建設月活動》,簽訂《師德承諾書》,遴選教書育人楷模,表彰優秀教師、優秀教育工作者,形成師德建設機制。近年來,涌現出“陜西省教書育人楷模”1人,“陜西省先進工作者”1人,“陜西省職教名師”2人。
黨建融入教改。學校在教學診改、學徒制試點、“1+X”證書制度等綜合改革項目中實現與黨建工作同頻共振。學校黨委委員、黨支部書記承擔《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學生讀本》進課堂教學任務,發揮黨建在教學改革中的引領作用。近年來,學生在全國職業院校技能大賽(中職組)中獲得二等獎4項、三等獎18項,在省級職業院校技能大賽(中職組)中獲得一等獎50項、二等獎34項、三等獎23項。
黨建融入管理。學校黨建工作全面融入學校服務管理,建立黨員聯系班級工作制度,深入學生管理一線,通過指導學生社會實踐活動等形式,掌握班級的基本情況及存在的突出問題,協助班主任工作,做好思想教育,協助指導做好職業規劃,增強對學生的人文關懷,促進學生全面發展。
黨建融入校園文化。學校以黨建文化活動為重點,引領學生文化活動,常態化組織學生“一月四節”等慶祝活動;廣泛開展學生社團,著重打造黨建活動中心、專題宣傳欄,強化教育陣地,提升了學校的辦學品位和辦學內涵。學生在“文明風采”、經典誦讀等活動中多次獲得省級一等獎。學校獲得全國精神文明建設先進單位、陜西省黃炎培職業教育獎先進單位、陜西省教育系統先進集體等榮譽稱號。
黨建融入安全發展。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期間,學校緊盯防疫工作關鍵點,把疫情防控和黨建工作相融合,在疫情防控的重要環節、關鍵崗位和場所設立黨員先鋒隊、先鋒崗。50余名黨員沖鋒在前,有力保障了學校師生員工的健康安全,讓黨旗在戰疫一線高高飄揚。
牢記使命走在前,勇擔使命開新局。黨建工作是一切工作的基礎和前提。學校將以高質量黨建為引領,爭創省級“旗艦校”、國家“雙優校”,為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作出新的更大貢獻。
(張勇 王勝武)
(正文結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