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津現代職業技術學院 守正創新思政課 匠心培育接班人
近年來,我國職業教育發展迅速,職業院校學生技能培訓取得可觀成果,思政課作為落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的重要課程,在職業院校的課程體系中占據了重要地位,講好用好新時代的“大思政課”,打造更高水平的育人共同體,不僅需要各學段上下貫通,更需要各學科左右平衡。
天津現代職業技術學院讓思政教育滲透進職業教育,在思政課程與課程思政的融會貫通中培養大國工匠,正在成為這所傳統職業院校的嶄新亮點。
守正創新教學方式
為了上好思政課,努力把思政課建設成大學生“真心喜愛、終身受益、畢生難忘”的優秀課程,天津現代職業技術學院思政課教師進行了積極探索,總結形成了極富實效性、操作性和推廣價值的沉浸式教學、情景劇等教學方法,提升了大學生對思政課教學內容的價值認同,增強了大學生自主學習思政課的自覺意識,取得良好的育人效果。天津現代職業技術學院馬克思主義學院院長華戰勝說:“思政課改革要做到守正創新。‘守正’即堅持馬克思主義的指導地位,守馬克思主義之‘正’。創新即在傳播馬克思理論的前提下,在遵循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教學規律的基礎上,開展教學方法、教學模式等創新,不斷增強思政課的思想性、理論性、針對性和親和力,使學生‘真學、真懂、真信、真用’,指引學生‘立大志’‘明大德’‘成大才’‘擔大任’。”天津現代職業技術學院近年來積極開展思政課改革創新,情景劇教學法就得到了師生贊譽,融情于景、寓教于劇,讓師生把思政理論“演”出來,讓思政課真正地“活”起來、“火”起來。“一次情景劇,一生愛國情。通過情景劇,我們對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和先進人物的理解與認知更加深入,將愛國主義情感內化到血液之中,激勵我們用奮斗來詮釋青春。”參與思政課情景劇教學的學生劉旺龍激動地說。
推動大中小學思政課一體化
“平時上課最怕老師提問,但現在不一樣了。老師們都能提出一些富有啟發性的問題,引導我們領會知識,很快就能掌握重點。”“真沒想到道法課能這么有意思,我都向往起大學的思政課了!”學生津津樂道的是天津現代職業技術學院聯合津南區中小學校在天津海河教育園區思想政治教育實踐基地(以下簡稱“紅館”)開設的一堂別開生面的思政課。來自大中小學的12名優秀教師分為三組,圍繞“中國精神”等三個主題進行沉浸式現場授課。教師們準備充分、金句頻出,學生們聚精會神、如沐春風,理論講解與實踐教學融合,師生互動與情景表演交融,氣氛活躍、反響熱烈。這種大中小學思政課教師“攜手育人,共上一堂思政課”的模式已經成為常態化活動,每學期定期舉行,收到了很好的育人效果。“把海河教育園思政課共建共享聯盟打造成黨的理論的宣傳隊,把思政課打造成‘四個自信’的播種機和中國夢必將實現的宣言書,這是每一名思政課教師的責任!”在課后召開的推進大中小學思政課一體化研討會上,天津現代職業技術學院副院長孫勇民的一席話,表達了教師們共同的心聲。近年來,天津現代職業技術學院發揮思政教育資源優勢,引導思政課教師跨學段聯合開展教改研究,在大中小學思政課課程建設一體化、育人載體一體化、資源共享一體化、線上線下一體化、統籌指導一體化方面進行了探索和嘗試,有力地推進了思政課一體化改革創新,達到了各學段思政課教學循序漸進、螺旋上升、有機銜接的目標。
打造協同育人載體
思政課的本質是講道理,要想把道理講深、講透、講活,就必須完善全員、全過程、全方位的“大思政”育人格局。
如何耕耘?天津現代職業技術學院經過10余年的探索,做出了回答:大中小接力灌溉,中高職矩陣聯動,校企社優勢互補,構建思政課育人共同體。
要講好思政課,絕不能孤軍奮戰,而是要建立廣泛的統一戰線,融入思政課建設大格局。為充分發揮院校“結對子”的作用,在互聘互學互看中提高思政課的吸引力和感染力,截至目前,學院已與56所中職院校和中小學簽署共建協議,年均舉辦5場集體備課會,組織50余所院校的各學段教師到省外訪學交流;緊密結合中高職、大中小學段特點開展一系列學術交流;建立科研一體化機制,申報“大中小學思政課實踐教學一體化研究”等攻關項目,實現了思想政治教育資源共建共享。
“一開始參加馬克思主義學院組織的各學段聯合教研,本以為意義不大,但經過一次討論,我就對‘頭腦風暴’式的備課大為驚嘆!”談到集體備課,天津民族中專的教師穆維心有所悟,“每一次教研都會針對不同學段分析學情、模擬課堂效果、講解教學模式。在互學互鑒、合作交流中我越來越愛上思政課了,我的目標是讓學生也愛上思政課。”
加快“大思政課”建設
“大思政課”大就大在是一門社會大課,是系統工程,光靠學校還不夠,需要社會各方協同參與。為了激活這所“大課堂”,匯聚協同育人“大能量”,學院以產教融合為抓手,以校企合作為手段,進一步構建“學校—企業—社會”協同育人體系。從組織師生走進中華老字號“山海關”等企業、建立實踐教學協作平臺到走訪薊州區出頭嶺鎮、馬伸橋鎮等產業基地開展鄉村振興專題調研,“行走的思政課”在田間地頭、企業車間、紅色場館弘揚勞動精神、勞模精神和工匠精神,校內校外協同育人大大增強了學生的獲得感。“授課形式越來越豐富,我們參與的機會越來越多,大家的學習興趣被調動起來了。”在畢業生趙立潔眼里,現在的思政課仿佛與他們的每日生活、擇業規劃、人生方向都有關系,“這樣的思政課我們喜歡。”
從建起4層樓、4個主題、面積5000平方米、含29個教學板塊的“紅館”基地到整合圖片、視頻、展板、模型、虛擬仿真等青少年喜聞樂見的授課載體讓思政課“活起來”,從聯合20余所職業院校排演“思政課小劇”到打造國家示范區大中小學思政課一體化高地,讓思政課“火起來”,截至目前,天津現代職業技術學院已接待各方參觀來訪者10萬余人次,年均承接學生實踐教學1萬余人次,成為天津市乃至全國的思想政治理論課實踐資源共享平臺。
完善師資培養模式
守正創新,開好思想政治理論課,關鍵在教師,只有鍛造一支有理想信念、有道德情操、有扎實學識、有仁愛之心的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師隊伍,才能真正傳授真理、啟智潤心,指引學生成長成才。天津現代職業技術學院堅持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通過“三會一課”、主題黨日、組織生活會等黨員教育培訓活動,不斷堅定思政課教師理想信念,要求思政課教師從內心深處真誠信仰馬克思主義。堅持政治為要,把講政治作為第一準則、講忠誠作為第一標準,加強對思政課教師的政治教育、政治訓練、政治淬煉,切實把對“兩個確立”的深刻認識轉化為“兩個維護”的行動自覺。堅持理論武裝,發揚理論聯系實際的作風,用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武裝頭腦、指導實踐、推動工作,切實做到學思用貫通、知信行合一。堅持實干實效,既學習又實踐,既明理又躬行,聚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增強思政課的思想性、理論性和親和力、針對性;堅持思政課每月集體備課、評課和教研活動。“體驗式”“互動式”定期開展思想政治理論專題培訓,邀請校內外專家開展針對性和時效性強的思政理論專題講座。充分發揮思政課骨干教師的輻射帶動作用,開展“結對子”活動,為青年教師提供優質的教學指導和豐富的教學資源,為思政課教師守好思政課陣地和“責任田”提供便利條件;積極組織青年思政課教師開展各類競賽活動,要求青年思政課教師至少參加兩項思政類專業競賽,全程觀摩各類競賽。通過開展校際互學互鑒、思政教師技能比武等活動,以賽促教,不斷提升思政課教師的業務能力和職業素養。實施思政課教師基層實踐鍛煉計劃,思政課教師職稱晉升須有不低于3個月的鄉村社區、企事業單位等實踐鍛煉經歷,通過到校外定期開展實踐鍛煉等方式,豐富教師閱歷,提升教師業務素質,提升思政課教學質量;積極實施教師素質提高計劃,將師德培訓納入教師繼續教育計劃,按照每年生均30元的標準設立思政培訓經費,按照每月2000元的標準為思政課教師發放崗位績效,以“引、育、用、培”為主線,打造了一支“政治強、情懷深、思維新、視野廣、自律嚴、人格正”的思政課教師隊伍。
站在職業教育的嶄新春天,天津現代職業技術學院將全力打造教師隊伍“主力軍”、課程建設“主戰場”、課堂教學“主渠道”,強化“三全育人”格局,讓所有教師、所有課程都承擔好育人責任,守好一段渠,種好責任田,推動各類課程與思政課程同向同行,形成協同效應,培養更多的高素質技術技能人才、能工巧匠、大國工匠!
(劉月言)
(正文結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