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造“熊貓工坊” 傳播中國文化 ——成都職業技術學院國際交流合作實踐
我國“一帶一路”倡議提出攜手構建合作共贏新伙伴,同心打造人類命運共同體的宏大暢想。面對新時代新需求,成都職業技術學院因勢而謀、應勢而動,充分發揮既有資源優勢,打造極具區域文化特色的“中文+職業技能”品牌——“熊貓工坊”,用中國文化弘揚中國精神,傳播中國價值,講好天府故事。
“熊貓工坊”的建立是成渝區域職業教育對外開放合作的重要成果,不僅服務陸海新通道國際產能合作人才需求,更為對接成都市世界公園城市和“三城三都”建設、增強文化軟實力作出積極貢獻。
前瞻性布局
2019年,成都職業技術學院作出前瞻性布局,在“雙高”建設方案中明確提出要在2—3個國家建設3個“熊貓工坊”。2020年在泰國落地首個“熊貓學堂”,先后派出數十名師生赴泰國中小學開展漢語語言教學,宣傳天府文化,累計受訓人員上萬人。2021年與泰國烏隆他尼皇家大學共建“熊貓工坊”,聚焦信息技術、商貿、旅游等領域開展學歷教育、非學歷培訓,加強文化交流,培養“中文+技能”人才。學校目前正在積極推動與泰國宋卡府合艾市政府、馬耳他等共建“熊貓工坊”事宜,實現“熊貓工坊”扎根東南亞、輻射歐洲。
新機制推進
成都職業技術學院充分發揮“陸海新通道職業教育國際合作聯盟”理事長單位職能,利用理事長單位和副理事長單位分工協作機制、聯盟專委會工作機制、聯盟“政行校企”成員協同機制,與聯盟成員間協同共進,將“熊貓工坊”作為聯盟重大工作內容,打造南向通道政行企校資源共享共建平臺、“中文+職業技能”人才培養平臺。學院與中外地方政府部門、行業協會、“走出去”中國企業形成了“政企行校”產教協同機制,依托中外合作辦學機構和項目建立優質職教資源引進和轉化服務機制,實施專業國際認證,利用“熊貓工坊”與國外高校開展“專本”“專本碩”貫通培養,并推動課程置換、學分互認、課程互授、資源共建,實現雙方優質教育教學資源共建共享,將“熊貓工坊”建設為中外合作辦學重要的師資培訓、科研合作、學生文創研習、創業活動和企業實習的基地,形成多層次的實踐教學支撐體系。
學校積極拓展“兩空間、兩平臺”辦學空間,構建“平臺+項目+資源”的“熊貓工坊”辦學模式。充分利用建立的棋藝學院(國家棋牌文化教育基地)、成都非遺學院等職教文化空間和金融文化博物館等中國特色文化資源,打造天府文化之旅、企業項目實習等項目,讓外國學生了解成都文化歷史,學習體驗熊貓文化,促進彼此技能交流。同時,學校積極拓展海外辦學空間,聚焦信息技術、商貿、旅游等領域,服務國際產能合作,開展學生雙向研習、泰國中小企業跨境電商培訓、泰國高校漢語教師培訓,赴泰漢語志愿服務、“春城洋溢中華情”等項目,學歷教育與非學歷培養培訓結合,“離岸”培養“本土化”國際人才,做好國際服務。
此外,學校建設“數字熊貓工坊”,打造教學開放平臺和數字課程資源,開發對外漢語教學、職業漢語、技能培訓、天府文化研習手冊等特色資源和活頁式講義、教材19門,引進開發雙語課程資源45門,利用資源開展“云研習”等活動,推動“數字熊貓工坊”優質教學資源開放共享。
高成效共享
隨著成都職業技術學院“熊貓工坊”的落地落實,學校國際化發展取得顯著成效,特色越發鮮明。
學校對標英國資歷框架(RQF)、歐洲資歷框架(EQF)、世界旅游組織質量標準,軟件技術、電子商務專業水平達到英國資歷框架(RQF)和歐洲資歷框架(EQF)5級,旅游管理等6個專業通過世界旅游組織質量認證。
作為組長單位,學校依托國家“雙高”專業群牽頭負責金磚國家未來技能課程開發和國際團體標準制定項目“機器學習與大數據”課程的國際職業能力標準編制工作,將“中國標準”轉化成“國際標準”,為建立健全機器學習與大數據職業技能培養培訓和國際未來技術技能人才培養體系作出貢獻。學校軟件學院、城建學院成功申報首批坦桑尼亞國家職業標準開發項目建設單位,成功立項“信息技術工程師8級”“建筑工藝師7級”“土木工程技術員5級”3個職業標準建設。積極研發“熊貓工坊技能證書”,向境外中小企業、院校師生開展工坊認證。
學校對接成都市“文創之都”建設,與意大利庫內奧美術學院合作舉辦成都職業技術學院庫內奧藝術設計學院中外合作辦學機構,與英國林肯學院合作舉辦“大數據與會計專業”中外合作辦學項目,年培養規模近400人。依托烏隆他尼皇家大學“熊貓工坊”,開展課程置換、學分互認,培養中方“區域文化+技能”人才,泰方“中文+技能”人才;商務英語專業人才培養方案被泰方學校采用,推動教學合作、師資共享,共建金牌講師團隊1個,5門課程雙向互授,參與項目的中泰學生達200余人。
此外,開發培訓課程8門,2021年為泰方院校開展語言文化培訓2場,參訓人數162人,與泰國駐成都總領事館合作,承辦“泰國中小企業跨境電商培訓”2場,300余家中小企業500余人參培,當地媒體給予廣泛宣傳,社會效應良好。開發64門雙語課程、培訓課程和天府文化資源,建設課程資源平臺,形成三大專業+漢語語言文化在線課程群,開發職業漢語系列教材5本,并逐步實現開放共享,推動學院優質課程資源、課程標準“走出去”。建立院級科研平臺“中泰職業教育研究中心”,首批吸引6名泰方教師參與項目,立項院級教學教改重大項目1個,出版教材、譯著4本。
學校對接陸海新通道和RCEP建設需求,在泰國試點“熊貓工坊”特色品牌建設,全方位推動海外職業教育、中小企業培訓、中文教育、文化交流等合作,得到泰國官方與院校、企業高度認可。學校獲批國家教育部門人文交流中心“2021年中外人文交流全媒體產教融合項目”,獲2018國家教學成果獎二等獎1個、2021年四川省職業教育教學成果獎二等獎2個。
如今,成都職業技術學院“熊貓工坊”已被列入“陸海新通道職業教育國際合作聯盟”“八個一”工程。未來,“熊貓工坊”將成為集技能培訓、學歷教育、文化傳播、技能展示、技術服務、師資培訓和人文交流于一體,具有成渝雙城經濟圈特色亮點的國際合作交流新項目和新品牌。
(賴斌 李曉莉 鐘富強)
(正文結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