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区二区三区免费网站|欧美福利小视频|国产亚洲一区二区在线|wwwproncom|欧美精品一区二区三区一线天视频

湖南工程學院電氣與信息工程學院打造大電類應用型工程人才培養主陣地

來源:中國教育報 時間:2022-10-11  閱讀:次   |
42.9K

  立足產業發展 推動校企融合 ——湖南工程學院電氣與信息工程學院打造大電類應用型工程人才培養主陣地

  湖南工程學院電氣與信息工程學院堅持應用型卓越工程人才培養定位,緊緊圍繞“重基礎、寬口徑、強實踐、擅應用”的培養目標,致力于培養理論基礎扎實、工程實踐能力強、綜合素質高的大電類應用型卓越工程人才。辦學70余年來,學院培養了德國“IF獎”“紅點獎”獲得者黃兵、“全國抗擊新冠肺炎疫情先進個人”袁君奇、全國五一勞動獎章獲得者姚鵬等大批高素質工程應用型人才,育人特色鮮明、成效顯著。

  教育教學“思政引領”

  筑牢本科教學陣地

  學院推進課程思政融入教育教學,實現“四全覆蓋”,即課程思政覆蓋全部專業建設與人才培養計劃、全部課程課堂教學、全部課程使用教材、全部專任教師,緊緊抓住專業教師隊伍“主力軍”、課程建設“主戰場”、課堂教學“主渠道”,使所有專業、所有教師、所有課程、所有課堂都擔負起育人責任,形成各類課程與思政課程協同育人效應。讓價值引領“如鹽在水”般融入課程設計與課堂教學,達到“春風化雨”的育人效果。

  學院形成課程思政藍本133門;打破校企隔閡,圍繞“機器人”“智慧能源”和“智能電機”等,開設校企聯合開發課程32門;以專業認證“產出導向”為標準,78門核心課程建立“專業認證資料包”;“虛實結合、線上線下混合、校企融合”打造“金課”,設立含131個企業案例的“卓越計劃優秀教學案例庫”,深挖細琢,不斷充實課程資源;拓展國際化視野,平均每年選派20余名教師赴境外研修,同時引入六大優秀核心課程模塊融入教學。

  學院還設立“優秀教學方法案例庫”,從“厚植家國情懷”“勇擔制造強國使命”“培育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出發,通過挖掘典型案例來引領學生成長,確立課程思政建設的重點與特色。“在教書育人的過程中,不僅要有工程教育的‘血肉’,更要有思政教育的‘靈魂’。”學院黨委書記黃望軍表示。

  校企協同“實踐育人”

  夯實工程教育之基

  “我將多年的產學研合作經歷結合教學,讓學生了解第一手企業信息。”長期致力于產學研合作的楊躍龍教授表示。學院教師將企業工程案例引入課堂教學,以海量的實踐案例豐富課堂內容、激發學生興趣。

  工程應用型人才培養離不開企業的深度參與,校企合作是培養應用型人才的必由之路。在“3+1”校企聯合培養模式的基礎上,學院走出了一條“產教融合打造全鏈條體系,協同合作共促校企發展”的新路。

  學院將“工程實踐創新能力”主線貫穿大學四年,學生在完成課內實驗的同時,結合第二課堂的“雙百”工程訓練(完成100個程序設計、100個電路設計),夯實基本工程能力。學院充分與企業合作,創建“分段遞進式”培養模式,將累計一年的學生企業學習分為輪崗實習、工程項目設計與工藝訓練、畢業設計3個階段,對在企業實習的應屆畢業生采取“雙導師”制度,即企業導師和學院導師共同全程指導畢業設計。學生畢業設計課題90%來自企業項目,將畢業設計答辯“搬”到企業一線。

  “每年畢業設計答辯,我們都邀請企業導師來現場,一方面觀看學生答辯,了解學生綜合素質;另一方面,讓學生創新思維為企業生產實踐提供一定的應用價值。”學院院長萬琴表示。

  搭建平臺“雙創賦能”

  學生練就硬核技能

  “走,到大學生科技創新創業實踐基地去。”這是學生課后經常掛在嘴上的一句話。學院大學生科技創新創業實踐基地被學生稱為“卓越工程師搖籃”,從這里走出了不少國家、省、市級競賽一等獎獲得者。

  創新創業教育是本科生創新意識與能力培養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對激發學生潛能、助力學生成長成才有重要作用。基地實行全開放運行機制,以教師為主導、學生自主管理的模式,組建了一支工程應用實踐能力強的團隊。不同專業、不同年級、不同學習方向的學生根據項目組成小組,在基地開展研究性、創新性學習,形成了從高年級到低年級的“傳、幫、帶”培養模式。

  除了大學生科技創新創業實踐基地,學院還積極與校外企業合作,聯合湘電集團有限公司等344家企業成立“智慧能源·機器人”現代產業學院,打造三大“產業現場式”實踐基地群。“湘電國家工程實踐教育基地”“正泰低壓電器”“粵嵌眾創空間”等,組成了校內“工廠場景式”、校外“產業現場式”實踐基地群。平臺和資源的融通,讓學生在創新創業的初體驗中鍛煉能力、明確未來的發展方向。

  厚積薄發追求卓越

  人才培養喜結碩果

  多年來,學院致力于大電類應用型卓越工程人才培養的探索與實踐,扎實推進課程建設,持續深化教育教學改革,著力提升教育教學能力,推動本科教學高質量發展,人才培養結出豐碩成果。

  近年來,學生承擔省級以上創新創業項目217項,參加學科競賽及創新創業競賽獲省級及以上獎勵112項,其中國家獎項24項;參加2021年全國大學生電子設計大賽獲全國一等獎數量排名全國第七、湖南省榜首。同時,學院畢業生初次就業率保持在96%以上,進入國家電網、中車時代、西門子等知名企業就業的人數居同類高校前列。

  當前,學院專業建設實現了新的跨越,2個專業入選國家一流專業建設點,2個專業入選省級一流專業建設點,3個專業工程教育專業認證通過或受理;承擔省部級以上教研教改項目128項,出版“卓越工程師”系列教材15部,發表教研論文64篇,形成校企聯合培養機制文件344份;卓越計劃專業成果培養經驗入選國家“卓越計劃十大典型案例”,獲省教學成果獎一等獎3項。學校2016年成為“全國地方高校卓越工程教育校企聯盟”副理事長單位,主辦、協辦全國性會議4次,成果推廣應用到20余所高校,開創了大電類應用型卓越工程人才培養的新途徑。

  學院以卓越工程人才培養為目標、以產教融合為導向,在新工科建設背景下,聚焦國家及區域經濟、新興產業發展需求,堅持立德樹人根本任務,培養更多大電類應用型卓越工程人才,為國家、地區經濟發展貢獻湖工力量。

  (萬琴 易兵 唐勇奇)


  (正文結束)

相關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