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造行業類高職思政金課
“我們要用活每一份高鐵文化資源,將高鐵與思政課有機結合起來,發揮‘高鐵+思政’的集群效應,在青年學子心中埋下工匠精神、勞動精神的種子。”作為一個地處中部非省會城市的鐵路高職院校,怎樣把思政課上好?怎樣把先進的高鐵文化深度融入學校的思政教育?怎樣把思政課上到學生們的心坎里,讓他們愿聽、想聽、愛聽?湖南鐵道職業技術學院用“三層三維三鏈”思政課教學模式給出了一個滿意詳盡的答案。
系統化構建“三層銜接”高鐵特色思政課課程體系
學校將高鐵元素全方位融入思政課課程體系,構建以思政核心必修課為主體、思政限選課為延伸、思政任選課為補充的層層遞進、功能互補、有機銜接的“三層銜接”高鐵特色思政課課程體系。
第一層結合高鐵特色辦好“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概論”等4門思政核心必修課,培根鑄魂,夯實理想信念。第二層開好“匠心點亮人生”等4門思政限選課,培養新時代高鐵人的基本素養和職業操守,為學生特質培養奠基。第三層開設“高鐵先鋒談理想”等4門思政任選課,引導學生見賢思齊,追求卓越,實現全面發展。
系統化實施“三維立體”高鐵特色思政課教學體系
傳統思政課教學中仍然存在“教學內容不鮮活、教學方法缺乏吸引力、教學載體體驗感不強”等現象,導致思政課教學實施針對性不強。學校針對以上問題,融入高鐵資源,從整合教學內容、創新教學方法、優化教學載體三個維度,創新性構建了“三維立體”高鐵特色思政課教學實施體系。
一是將高鐵資源融入思政課教學全過程,緊緊圍繞“人民鐵路為人民”這條主線,把鐵路人敢為人先和甘當鋪路石的精神有機地融入思政課教學,并整合教學內容,實施高鐵特色專題化教學,將教材體系轉化為體現行業特色的“精準式”教學內容體系。
二是創新教學方法,實施“高鐵導師+思政課教師”雙師聯動教學,建立高鐵先鋒德育名師工作坊,實施高鐵導師和思政課教師同上一堂思政課,并基于“高鐵崗位關鍵素質要求”,開發“收集問題—精選問題—問題成鏈—師生互動—學生收獲”五步問題鏈教學方法,開發集通用資源和高鐵行業資源于一體的高鐵特色思政課教學資源庫,打造高鐵特色思政課慕課群,構建“資源庫+慕課+APP+翻轉課堂”的線上線下混合式教學方式。
三是優化教學載體,建立高鐵文化博物館、軌道交通裝備發展展示廳、軌道交通虛擬仿真體驗中心、南峰山高鐵文化廣場、高鐵發展文化墻、高鐵工匠展示墻“1館1廳1中心1廣場2文化墻”;建立中車株洲電力機車研究所有限公司、株洲機務段、左權故居等25個思政課實踐育人基地;形成以高鐵實踐育人基地為引領的高鐵實踐育人、紅色實踐育人、社區實踐育人、法治實踐育人、國防實踐育人、鄉村振興實踐育人6大實踐育人基地;聚焦“實現高鐵夢和中國夢”實踐主題,打造“6大實踐育人基地+1個實踐主題”的“非常6+1”思政課實踐教學體系,將思政課堂從教室搬到校內高鐵文化場館,從校內搬到校外真實的高鐵制造、運輸現場,搬到真實的紅色圣地等,推動思政課“活”起來。
系統化創新“三鏈共育”高鐵特色思政課質量保障體系
學校導入高鐵標準,系統化構建“三鏈共育”高鐵特色思政課質量保障體系。導入“規劃—研發—制造—使用—改進”的高鐵產品全生命周期運行理念,建立“課程體系規劃—具體課程設計—教學內容生產—教學實施—診斷改進”高鐵特色思政課全生命周期教學鏈,出臺具有高鐵特色的《思政課課程建設標準》等20個教學質量保障制度,依托大數據平臺,建立思政課教學質量監測點和預警值,推動教學質量螺旋式上升。
首先,緊扣高鐵專業立德樹人要求,建立思政課教師、高鐵先鋒“一對一”聯系高鐵專業群精準育人制度,高鐵先鋒全程化參與專業群課程思政,同時,開展“通質+高鐵特質”學生素質教育創新行動,實施學生素質發展護照制度,實現學生“千日成長”全過程記錄,推動思政課程與其他各門課程育人同向同行、有效貫通,構建高鐵特色“思政課程與課程思政”協同鏈。
其次,融入高鐵育人資源,建立“高鐵企業導師評價+思政課教師評價+輔導員(班主任)評價+社會服務評價+家長評價+學生自評”的“六方”全員主體評價鏈條,實施“課前+課中+課后”“三環”全過程考核評價,構建“學生出勤情況+學生課堂表現+日常表現+高鐵主題研究性學習成果+高鐵特色慕課學習+期末考核”的“六維”考核評價機制,高鐵企業導師注重職業素養評價,校方注重思政理論素養評價,家長、社會以及學生本人注重綜合評價,構建了具有高鐵特色的“全景式”思政課考核評價鏈。
(作者 朱華玉 周少斌 系湖南鐵道職業技術學院)
(正文結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