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区二区三区免费网站|欧美福利小视频|国产亚洲一区二区在线|wwwproncom|欧美精品一区二区三区一线天视频

青春在美麗的笑容中綻放 ——山東省濟南中學心理健康教育實踐探索

來源:中國教育報 時間:2022-10-24  閱讀:次   |
42.9K

  走進山東省濟南中學校園,撲面而來的是濃郁的陽光、和諧、向上的氣息。無論是緊張學習的高三畢業班學生,還是稚氣未脫的初一新生,都猶如春日陽光下盛開的美麗花朵,洋溢著朝氣蓬勃、積極樂觀、自信自強的青春活力……

  多年來,學校堅持立德樹人,遵循“以生為本,多方護航”的原則,持之以恒、不斷改進,逐步建立起規范的心理健康教育體系。通過全員、全過程、全方位護航學生身心,使這所具有近80年辦學歷史的學校洋溢青春律動。

  育人“育心”——完善頂層設計,構建心理健康工作體系

  在校長董亞的倡導下,學校堅持“大心理健康教育觀”,以培養“積極、樂觀、自信、自強”的學生心理品質,促進學生健康人格形成和身心和諧發展為目標,努力為學生健康成長和幸福生活奠定基礎。

  學校成立心理健康教育領導小組。橫向由各學科教研組、各部門配合心理健康教育中心組成,縱向由校長—副校長—年級組長—班主任組成,形成縱橫結合、全員參與、分工合作的工作網絡。

  2010年5月,率先組建省內首個心理健康教育教師團隊,建立“溫馨之約”學生心理輔導室,成立心理健康教育指導中心。隨著“一校三區”辦學格局的形成,現已建立起“心苑”(唐冶校區)和“心育”(鐵一校區)兩支高素質、專業化的專兼職心理師資隊伍。織密由專兼職心理教師、班主任、心理委員和宿管老師組成的心理健康防護網,及時發現、盡早關注學生心理危機,做到早預警、早干預、早評估、早治療,在初期解決學生心理危機狀況。

  “心理教師的培訓就像補鈣一樣,健壯的老師更能培育出健壯的學生。”董亞說,因此,學校建立了心理健康教育定期培訓和教研制度。專職心理教師參加心理咨詢師實務培訓、催眠治療培訓、沙盤治療培訓、繪畫療法培訓等專業心理培訓。“心苑”“心育”團隊成員通過線上、線下學習,不斷提高自身的專業知識。先后有46位教師獲得山東師范大學頒發的“家庭教育指導師”證書,多位專職心理教師入選山東師范大學家庭教育中心專家庫。

  學校重視全體教師心理健康教育能力培訓,定期聘請國內知名專家到校為全體教師講解輔導。跟蹤指導各班級開展心理健康主題班會,如“積極心理伴我行”“壓力與應對”“人際關系指導”等,全面提升班主任的心理健康教育能力。班主任積極在班級管理中融入心理健康教育,不斷提升學生心理品質和班級風貌。

  課堂“塑心”——四位一體課程,培育學生積極心理品質

  “老師,想不到一個葡萄干也可以品出這么多美妙的味道……”學生在心理課堂上感慨。這節課在學校心理老師的帶領下,圍繞積極情緒,以“品嘗葡萄干”作為體驗活動,學生先是品嘗了葡萄干的味道,接著以葡萄的生長周期和葡萄干的制作過程進行師生互動,最后學生再次集中注意力,仔細端詳、品嘗葡萄干的味道。過程中讓學生學會對身邊美好事物做更加精細的加工,生發出積極的情緒體驗,這樣的心理課受到學生廣泛歡迎。

  學校根據初中、高中學生不同的生理、心理發展特點和規律,開發建設了“心理健康教育課—校本心理課程—心理社團課—生涯體驗課”四位一體的心理課程體系,把握不同年齡階段學生的心理發展任務,以引導學生心理、人格積極健康發展,預防學生發展過程中可能出現的心理行為問題為目標,系統地開展心理健康教育。

  高中學段的學生學習負擔較重,學校將語文、時事課程結合開展挫折教育。課堂上,引導學生認識到“人生不如意事常八九”,既要有“天生我材必有用”的自信,也要有“恢弘志士之氣,不宜妄自菲薄”的自強之心,堅信“世上無難事,只要肯登攀”。用雜交水稻之父袁隆平院士、科學家屠呦呦等人不畏挫折最終作出貢獻的事跡鼓勵學生,教育學生勇敢面對失敗,堅守目標,終會取得“會當凌絕頂,一覽眾山小”的成就,體會“山登絕頂我為峰”的快樂。

  活動“動心”——參與感悟成長,增強學生積極心理體驗

  學校的各項心理課程均以活動為主,采取團體輔導、心理訓練、問題辨析、情境設計、角色扮演、游戲輔導、心理情景劇、專題講座等多種形式,宣傳心理健康常識,營造心理陽光氛圍,樹立心理健康理念。

  操場東側的學生在做“坐地起身”,小組成員齊聲喊著“一二三,起!”奮力起立;操場西側的學生在歡聲笑語中挑戰“吹球過杯”項目;南側有學生在“紙上猜歌”……這是學校定期舉辦心理游園會的一次活動現場。

  根據學生在不同階段的心理發展特點,分別開展定制式的團體心理輔導。初中學段側重于幫助學生加強自我認識,體驗積極情緒,培養職業規劃意識和應對失敗挫折的能力。高中學段重點幫助學生確立正確的自我意識,樹立人生理想和信念,培養創新能力和人際溝通能力,提高承受失敗和應對挫折的能力,確立職業志向,培養擔當意識和社會責任感。

  “動心”活動從兩個方面展開。一方面由教師主導開展,如高一年級“呵護心成長,悅啟心能量”心理趣味運動會,高二年級舉辦“暖心冬日,向陽而生”心理素質拓展活動,高三年級組織“心體驗、筑夢想、促成長”心理游園會。另一方面開展以學生為主導的“陽光天使”活動。高一年級開展“做更好的自己”團體輔導,高二年級開展“探尋職業生涯”團體輔導,高三年級開展“打敗焦慮小怪獸”團體輔導等。

  全身心投入“動靜結合、深度體驗”的系列體驗式心理活動,幫助學生愉悅身心,激發活力。培養了學生積極樂觀、健康向上的心理品質,使他們的心理潛能得到開發,為幸福校園生活奠基。

  文化“潤心”——建設校園文化,創設和諧積極精神環境

  學校充分挖掘現有課程的心理健康教育內涵,使學生在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中培養良好心理品質。在校園文化建設中滲透心理健康教育,教室、路燈牌、墻壁、走廊都張貼有積極向上、發人深省的標語。

  連續舉辦11屆“和諧校園,和諧心靈”主題心理健康教育月活動。活動期間,充分利用校內宣傳欄、微信公眾號、班級文化墻等廣泛宣傳心理健康知識,開展“蜈蚣大翻身”“無敵風火輪”“穿越電網”等大型團體心理輔導,舉辦國旗下的演講、心理關愛標志設計大賽、制作心理格言書簽以及心理手抄報、心理微視頻比賽等活動。具有專業性、實踐性、趣味性的各類活動,豐富了學生心理體驗。

  每月固定時間開設心理電影賞析課,播放《美麗心靈》《叫我第一名》等電影,通過影片營造積極向上的情感歸屬,使學生在積極的氛圍中生動活潑地學習,健康快樂地成長。

  在每個教學班設立兩名心理委員,由陽光外向、人際關系好、溝通能力強、樂于助人的男女生分別擔任“陽光天使”。全校144名“陽光天使”,參加心理健康教育中心定期培訓,在學習更多的心理學知識、關注自身心理健康的同時,成為班級“觀察員”,傾聽學生心聲,完成“上傳下達”的任務,發揮“自我服務、自我管理、自我教育”的引導帶動作用,協助班主任營造陽光向上、積極奮進的班級文化。

  每學年和新生入學都開展一次心理健康測評,認真分析相關數據,科學運用測評結果,建立起“一生一策”的心理成長檔案。變被動為主動,為出現預警信號的學生制定專屬干預方案,及早預防,及時發現,做好專業的后期跟進服務。

  建立“潤心坊”心理咨詢室,開設心理援助熱線、網絡預約專線和咨詢郵箱,及時響應學生求助,認真傾聽學生心聲。做好常態化心理咨詢服務,強化日常預警防控,適時對有危機風險的學生進行重點關注。

  家校“齊心”——加強溝通協調,共同呵護學生心靈健康

  學校注重與家庭和社會形成教育合力。早在2011年,學校就成立了國內首家“居校家庭心理咨詢中心”,對親子溝通不暢、孩子厭學等提供專業指導,針對有需要的學生進行居校家庭心理輔導。

  開學伊始,為全體學生、教師和家長提供溫馨的“開學建議”。學期末,為全體學生舉辦心理安全教育專題講座。利用新媒體,推出家庭教育電子雜志。每年寒暑假,開設線上“智慧父母云課堂”,推送家庭教育信息。

  定期開展問卷調查和專項訪談,收集家長需求,整理成“親子關系”“升學規劃”等主題,邀請山東師范大學等院校知名專家來校開展專題報告,贏得家長贊許。

  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期間,從線下到線上,進一步加強家校溝通,圍繞疏導學生焦慮心理、培養學生管理自身情緒、掌握心理輔導方法等,對學生家長開展指導與培訓,更好地保障了學生身心健康,取得顯著實效。

  家校齊心、形成合力,建立起人人重視學生心理健康、人人參與學生心理健康的積極、陽光、健康的教育共同體。

  培養身心健康的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的社會主義建設者和接班人是教育工作者的使命。學校將繼續開展“潤物細無聲”的心理健康教育,不斷完善心理育人體系,突出實效性,讓每名學生都在美好的環境里茁壯成長。

  (董亞 孟照輝 郭淑杰 楊馨 張凱歌)


  (正文結束)

相關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