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安建筑科技大學 踐行“三全育人”理念 提升育心鑄魂實效
心理健康教育具有“育性、啟智、健心、導行”的屬性,為回答“培養什么人、怎樣培養人、為誰培養人”這一根本問題提供了基礎支撐,為實現立德樹人的目標提供了重要途徑。“三全育人”理念則是教育主體、教育時空、教育方位三者有機融合的一套科學方法體系,這為高校構建育心與育德相結合的心理育人體系提供了根本遵循。西安建筑科技大學以“三全育人”理念指導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體系構建,形成了心理健康“大主體”“全階段”“全體系”的心育大格局,為學校順應時代發展落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奠定了堅實基礎。
以全員育人形成心理健康教育“大主體”
“全員”包含了教育主體范圍的廣泛化意蘊,是對“三全育人”中能動要素的擴大化要求,是實現全程育人和全方位育人的基礎和保障。
一是構建心理健康教育全員育人工作體系。學校加強頂層設計,成立了由書記校長牽頭的校級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委員會,對心理健康教育工作進行統一部署,調動全體黨政干部、教職員工關注心理健康教育、參與心理健康教育的積極性,形成“黨委統一領導、黨政齊抓共建、部門各負其責、上下貫通一致”的全員化心理健康教育大格局。
二是全面梳理心理育人要素,確保全員育心使命共擔當。按照“全員”的內涵和要素構成,從社會、學校、家庭、朋輩群體等環境中挖掘育人主體,科學制定育心職責承載方案,有機融入心理健康教育的“外系統、中系統和微系統”。
三是加強心理健康教育隊伍建設。依托學校心理素質拓展與咨詢中心,按照教職員工與學生接觸的不同層次、不同面向,分類開展專業化的心理健康教育培訓,以培促建、以培聚力。面向輔導員開展團體輔導、談心談話等專業團隊建設,促使德育與心育同向同行、共同發展;面向專任教師開展“發展心理學”知識普及,推進專業知識的掌握和心理素質的提升相互融合、相互促進;面向后勤員工開展“心理危機識別”專業知識培訓,織密織牢心理危機防控網。
以全過程育人貫通心理健康教育“全階段”
全過程育人體現了“三全育人”的系統性和整體性要求,界定了“三全育人”時間維度和空間維度的整體性邊界,確保“三全育人”在符合教育規律的基礎上實現“教”與“育”、“管”與“育”、“服”與“育”的融合貫通,推動了教育點線面的體系遞進。
一是發展心理健康教育課程主渠道的全過程化。學校根據學生大學四年不同階段的心理變化規律和面對的不同任務,有針對性地開設“新生適應”“人際交往”“職業生涯規劃”等心理健康課程,推動心理健康教育貼近學生所需、解決學生所惑、引領學生成長。
二是設計“彼此交融、互相支撐、共同升華”的心理健康教育模式,實現心理健康教育覆蓋人才培養全過程。實現彼此交融,重點圍繞“德”的樹立、“育”的方式、“心”的浸潤,推動心理健康教育與思政課程、專業課程等協同發展、彼此融合。實現互相支撐,重點立足知識吸收與學生素質培養、心理素質提升、價值觀形成等方面的互相作用和互相要求,一方面,從心理健康教育的視角深入理解思政教育和專業教育的內在規律和科學本質,激發學生充實自我、不斷成長的內源性需求;另一方面,從思政教育和專業教育的角度體悟學習過程與心理變化的關系,幫助學生樹立正確的學習觀、實踐觀和價值觀。實現共同升華,重點緊盯“人”的價值目標,將挖掘課程的心理教育元素與促進人的全面和諧發展統籌起來,推動學生的社會性功能與個體性功能共同提升。
以全方位育人浸潤心理健康教育“全體系”
全方位育人不僅體現了“三全育人”對于載體融合和創新的要求,更是對全員和全過程育人視域的補充和拓展,使“三全育人”的內涵更加豐富,為“三全育人”提供了導向和場域,營造立體化、系統化、豐富化的育人氛圍。
一是推進心理健康教育主題校園文化建設。學校緊扣心理健康教育為內核的校園文化建設,充分發揮校園文化互動性強、滲透性深、輻射面廣、影響力大等屬性,通過“縱向貫通,橫向輻射”相結合的方式將心理健康教育有機融入校園文化各項主題活動。
二是善于利用“微載體”。學校主動順應當代大學生接收信息和自我教育的方式,解構和重構心理健康教育的內容,賦予其網絡傳播的基因,積極探索網絡心理健康教育新模式,將心理健康教育內容轉化為圖片、視頻、音樂、繪本等網絡中容易傳播的形態進行推廣,達成“在人間煙火中體味人生真諦”的目的,提高學生的自我意識,促進學生持續發展、成長成才。(王凱 裴喜永)
(正文結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