寶雞文理學院美術學院 傳承紅色文化 推進美術教學實踐創新
寶雞文理學院美術學院積極推進課程思政改革,將紅色文化融入美術教學實踐,以紅色文化的藝術內涵推動美術教學實踐創新,并以美術教學實踐為手段,實現紅色文化的傳承,進一步提升紅色文化的藝術影響力和社會影響力。學院高度重視課程思政建設,著力提升美術專業師生的專業素養和個人素養,積極構建以紅色文化為重要內涵的美術專業課程思政建設,促進美術專業師生的持續發展。
創新專業育人實踐
推動紅色文化傳承
寶雞文理學院美術學院深刻認識到紅色文化在美術專業教育的作用,并將其貫穿于育人全過程。在新生入學教育主題活動中,學院領導和教師向學生深入講解學校與學院的發展歷史,勉勵學生從中汲取精神力量和經驗智慧,以專業學習和實踐肩負起發展使命。在專業教學中,學院將紅色文化精神巧妙融入美術專業教育和教學,從紅色文化中提煉與專業高度相關的內容,引導學生進一步理解紅色文化,在專業學習和實踐中充分弘揚愛國主義精神,勇于承擔時代責任,珍惜韶華、奮發有為。這樣的課程設置一方面契合了高校育人的目標和宗旨,符合以紅色文化助力學生全面發展的目標;另一方面也充分發揮了紅色文化在育人中的精神引領作用,讓紅色文化深度融入學生的專業實踐和個人發展,實現有效的弘揚和傳承。
紅色文化的傳承與發展,要求高校在專業教育教學中實現內容和形式的創新。學院將紅色文化融入美術教學實踐,帶領學生以紅色文化精神為創作主旨,通過扎實的研究、深入的剖析、大膽的嘗試,不斷推動美術作品創作的藝術創新。學院積極組織學生參加各類紅色主題的美術展覽,以更廣闊的視野提升學生專業水平,拓展美術實踐的社會文化作用。紅色文化的有效傳播和傳承需要結合現實社會文化與文化產業的發展需要。寶雞文理學院美術學院立足于社會文化和文化產業發展趨勢,積極推動師生開展紅色文化美術作品的創作,這不僅彰顯了紅色文化引領社會精神文明建設的訴求,同時也充分發揮了師生美術作品的藝術價值,實現師生美術創作和美術實踐的效益化。
創新專業美育實踐
優化教育教學體系
寶雞文理學院美術學院將紅色文化作為美術教育教學的重要思想內涵,實現了紅色文化學習和美術專業學習實踐的有效結合,不斷提升學生的美術專業素養和個人精神素養。學院積極開展紅色文化美育實踐活動,舉辦“美術經典中的黨史”臨摹及慶祝建黨100周年創作大賽。專業教師帶領學生通過具體的美育活動,親身感受、深刻領悟紅色文化的藝術和精神內涵,在紅色文化主題美術作品創作中發揮所長,充分領略紅色文化對藝術理解和藝術創作的引導作用。特色鮮明的美育實踐在潛移默化中引領學生的專業發展和個人發展,讓學生樹立起深厚的家國情懷和使命擔當。
近年來,學院大力開展紅色文化美育工作,將紅色文化藝術實踐同藝術學科教學實踐有機結合,增強紅色文化美育實踐工作的育人特性,以藝術學科的實踐教學要求為重點,明確紅色文化藝術實踐發展方向,契合美術專業發展要求和育人要求。學院將美育實踐作為教學的重要環節,著力推動紅色文化傳承和美術專業實踐在育人方面的融合,讓學生在形式多樣的美育實踐中感受紅色文化的精神魅力,以紅色文化激發學習動力和藝術創作熱情。學生在美育實踐中不斷夯實專業基礎,明確專業發展方向,通過創作實踐充分展現紅色文化的藝術魅力,實現美術專業學習的創新化發展。學院教師通過集體備課、課題研究等方式提升專業能力與教學水平,帶動學生的專業水平與文化素養穩步發展,引導學生在紅色文化美育實踐中聚焦實踐需求,主動探索紅色文化的深厚內涵,更好地發揮紅色文化對于美術教學實踐和育人的作用。
創新專業教學實踐
助力專業教師發展
美術專業實踐的創新發展,離不開專業教師個人素養和教學能力的提升。寶雞文理學院美術學院積極引導專業教師將專業教學和實踐與紅色文化相結合,形成相互推動、相互促進的良性循環,不斷拓展專業社會價值,有效提升專業教學能力。學院鼓勵專業教師積極投身美術教育、美術理論和美術創作研究,取得了豐碩成果。由學院教師創作的美術作品《歷程——昔日的輝煌》入選陜西省慶祝建黨100周年美術作品展覽,《家鄉的暖陽》《紅色故土》入選“紀念延安文藝座談會上講話發表八十周年陜西省美術作品展覽”。教師從專業出發,將教學與創作相互融合,以紅色文化藝術為主題開展創新實踐,充分對接了美術學科創新發展的需求,為學科建設注入了新鮮活力。
學院教師屢次參加重要美術作品展覽等活動,有效提升了學院美術學科的影響力。在學院的統籌安排和積極引導下,美術專業教師以紅色文化藝術教學作為專業教學和實踐的重要方向,從豐富的文化內涵中挖掘適用于美術學科教學的創作元素和內容,以全新理念和方法推動專業教學實踐創新發展。在此基礎上,教師積極開展紅色文化美術作品創作,并將其作為開展美術社會實踐的重要依托,著力增強作品的現實性和文化價值,從而更好地發揮美術創作與實踐的社會文化服務特性。學院鼓勵美術專業教師從紅色文化中汲取創作靈感,聚焦藝術產業發展需求,開展主題鮮明、內容豐富的美術作品創作,找準創作與教學的落腳點,并將其作為美術專業教師職業考核的重要依據,切實推動教師在美術專業教學實踐中充分發揮紅色文化的影響力,以紅色文化有效提升美術教學水平和育人質量。
創新思政育人實踐
建設專業課程思政
寶雞文理學院美術學院積極推動紅色文化與美術專業教學之間的融合,從紅色文化中挖掘育人內涵,作為美術專業課程思政建設的重要思想指導,實現了美術專業課程思政教學的創新化發展。學院聯合馬克思主義學院,將美術專業課堂教學與社會實踐教學相結合,以“三全育人”為方向,引導美術專業學生深刻領悟紅色文化內涵和藝術文化實踐需要,開展相應的美術藝術作品創作和藝術實踐。學院扎根地方,帶領學生在這片熱土上近距離感受紅色文化的重要意義,了解紅色歷史,涵育愛國情懷,并以紅色文化傳承和服務社會需要為己任,走進一線、走進生活,不斷提升專業價值。飽含熱情與生命力的學習實踐,不僅讓學生通過作品向群眾傳遞了紅色文化的藝術內涵,也以豐富的藝術活動展現了美術作品所蘊含的精神魅力。
學院以紅色文化為依托大力開展美術專業課程思政建設,充分發揮專業的社會實踐特性,引導學生以專業發展和個人發展為目標,在具體的美術實踐和藝術創作中充分展現紅色文化的精神影響力。課程思政建設不僅推動了紅色文化在美術實踐中的傳承與發展,同時也有效引導學生通過實踐提升自身修養,樹立正確的價值觀、歷史觀,以現實需求為導向不斷推動美術藝術的創新發展,拓展美術作品的藝術和文化內涵。(施曉鵬)
(正文結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