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区二区三区免费网站|欧美福利小视频|国产亚洲一区二区在线|wwwproncom|欧美精品一区二区三区一线天视频

西南財經大學經濟學院 推進構建“三位一體”政治經濟學育人體系

來源:中國教育報 時間:2022-11-26  閱讀:次   |
42.9K

  2012年以來,西南財經大學經濟學院依托政治經濟學國家重點學科和全國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政治經濟學研究中心,以國家經濟學基礎人才培養基地和國家經濟學拔尖學生培養基地為載體,以國家課程思政示范項目為牽引,扎實推進教育教學改革,形成了以“精進”促教改、以“深研”強教學、以“篤行”育能力的“三位一體”人才培養體系,創新了“扎根中國大地、解決中國問題、涵養中國情懷”的新時代中國政治經濟學育人理念,構建了“精進、深研、篤行”的遞進式、閉環式、生態化育人路徑,形成了以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政治經濟學之“魂”統攝傳統高等財經教育之“體”的輻射效應,彰顯了作為國家經濟學教學改革基地在中國經濟學教育改革中的引領示范作用。

  以“精進”促教改,構筑“三融”課程育人體系

  1.融聚“大學科+廣維度+開放性”課程集群。推動“政治經濟學+”向“政治經濟學×”融通聚變,將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政治經濟學的世界觀和方法論深度融入經濟學類各門專業課程,形成“政治經濟學基礎+現代經濟學方法+中國改革實踐”“同心圓”課程群,獲評國家課程思政示范課程。

  2.融通“傳承性+時代性+創新性”授課脈絡。沿著“傳統政治經濟學→新時代政治經濟學→當代中國經濟”的線索設計教學方案,突出新時代重大理論與實踐問題導引,厘清傳統政治經濟學與新時代政治經濟學之間既一脈相承又與時俱進的關系。

  3.融合“大學生說+新時代說”二維教學法。根據新時代之問提煉教學重難點,根據學情調研成果提煉學生關注點,找到教學結合點。以“大學生說→新時代說”的路徑促進案例導引具象化、知識遷移梯次化、價值引導潛默化,契合教學要求與學生需求。

  以“深研”強教學,構建“三通”科研育人體系

  1.科教暢通,學術成果轉化為精品教材。依托全國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政治經濟學研究中心系列研究成果,新編《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政治經濟學綱要》《高級政治經濟學》等系列教材,參編馬工程重點教材,獲全國優秀教材獎。

  2.教研貫通,科研優勢轉變成育人優勢。圍繞“雙一流”培優項目,構建科研項目進課程、科研成果進課堂和學生進平臺、進課題、進團隊“雙向互進”機制,鍛造“研—教—學”共同體。

  3.研習互通,學術訓練提升學業成效。依托國家經濟學拔尖學生培養基地“學術型人才培養計劃”,實施“未來中國經濟學家·青苗培育工程”,形成“初→中→高”多階遞進的科研訓練機制,探索實施學生科研項目成果學分化。

  以“篤行”育能力,構造“三聯”實踐育人體系

  1.聯結第一課堂與第二課堂,拓展育人維度。依托國家實驗室,搭建“主課堂+行走中國、實驗仿真、名家經典”的“1+3”立體多維課堂群。創設以社會實踐調查為主、以暑期“三下鄉”和專業實踐為輔的“一主兩輔”實踐教學模式。

  2.聯通理論現實拓深育人深度。依托國家一流實踐“金課”,打造“學—思—踐—用”教學聯結體。實踐調研項目以中國大地為大課堂,把課堂搬到經濟主戰場,連續多年組織學生遍訪全國尤其是西部地區。

  3.聯合校內校外拓寬育人廣度。與7家全國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政治經濟學研究中心共同發起“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政治經濟學論壇”,牽頭發起“全國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政治經濟學本碩博大學生論壇”,資源共享,協同育人。

  經過全面、系統的教育教學和人才培養體系改革,取得了重要的創新和突破

  一是創新了新時代中國經濟學教育教學的育人理念。致力于新時代中國經濟學教育教學與人才培養理念的改革創新。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政治經濟學是馬克思主義政治經濟學中國化、時代化的理論集成,是建構中國自主經濟學知識體系、教育體系的核心主體。以之引領和改造傳統經濟學教育,不是新舊經濟學知識的簡單化拼接或者機械化的“硬融入”,而是經濟學育人理念的全方位革新、教學內容的系統化重構和培養體系的深層次重塑,從而形成了“扎根中國大地、解決中國問題、涵養中國情懷”的新時代中國經濟學育人理念。

  二是形成了“精進、深研、篤行”三層遞進的育人體系。聚焦重塑育人體系的任務,系統集成推動“思政鑄魂工程+教學強基工程+科研創新工程+實踐育人工程”“四位一體”“三進”,打通“學術創新→教材建設→課程教學→實踐育人→素質養成”的全鏈條育人通道,形成了以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政治經濟學精準進入課程教材、深入研究促教學創新、在篤行中培育學生多維能力為內涵的人才培養新體系,構造了“精進、深研、篤行”的遞進式、閉環式、生態化育人模式。

  三是構建了“三融三通三聯”協同聯動全維育人機制。推動聯動協同育人機制的構建。在課程育人上,融聚“大學科+廣維度+開放性”課程集群,融通“傳承性+時代性+創新性”授課體系,融合“大學生說+新時代說”二維教學法;在科研育人方面,以科教暢通促進學術成果轉化為精品教材,以教研貫通促使科研優勢轉變為育人優勢,以研習互通促進學術訓練提升學業成效;在實踐育人方面,聯結第一課堂和第二課堂以拓展育人維度,聯通理論與現實以拓深育人深度,聯合校內與校外以拓寬育人廣度,形成了學思踐結合、知信行統一的協同聯動育人機制。

  (蓋凱程 趙磊)


  (正文結束)

相關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