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慶城市管理職業學院 落實立德樹人 寫好課程思政“大文章”
近年來,重慶城市管理職業學院牢記為黨育人、為國育才初心使命,守正創新,積極作為,聚焦立德樹人,突出價值引領,堅持系統設計、協同融合、精準發力,構建“思政課程+課程思政”大格局,全面推進課程思政教育教學改革,創新課程思政教育模式,實現思政課程和課程思政同頻共振,淬煉課程思政示范“金課”,將價值引領、知識傳授、技能培養深度融為一體,引導學生塑造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和價值觀,著力提升課程思政鑄魂育人的質量水平。2019年1月,重慶城市管理職業學院作為全國高職院校代表參加了第26次全國高校黨的建設工作會議并作交流發言;今年,學校又獲批國家教育部門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創新發展中心建設單位,入選重慶高校思想政治工作隊伍培訓研修基地暨高職高專院校思想政治工作創新發展中心。
強化頂層系統設計
筑牢課程思政基石
人材之成出于學。重慶城市管理職業學院堅持系統設計,健全領導體制,筑牢課程思政建設基石。學校成立黨委書記、校長為“雙組長”的課程思政建設工作領導小組,建立黨委統一領導、黨政齊抓共管、教務部門牽頭抓總、相關部門協同聯動、二級學院落實推進的課程思政建設工作格局。黨委會專題研究部署課程思政建設工作,及時解決熱點、重點和難點問題,推動課程思政與思政課程、專業思政、教師思政、學生思政同頻共振;同時,將課程思政建設納入學校質量保障體系,實施建設質量診斷與改進,將課程思政目標納入二級學院年度目標;此外,還確立了課程思政建設系列制度,從規劃、實施、評價等方面全力保障課程思政全面實施。
2017年,學校進一步健全制度體系,出臺《關于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融入全課程教育的實施意見》,明確了以下總體思路:突出“立德樹人、育人為本”的教育教學設計,強化“價值引領”的理念,用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統領學校課程建設,將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培育和弘揚融入高職教育、網絡教育及繼續教育各層次,貫穿文理工各專業和公共課、基礎課、專業課、文化素質課等各類別,貫穿人才培養方案制定、課程設置、教材建設、課堂教學、質量評價等全過程。2019年,學校印發《深入推進“五育并舉”行動計劃(2019—2021年)》,配套制定“德育引領、智育發展、體育提質、美育怡情、勞育融通”五個專項方案,形成厚德、啟智、強體、悅美、尚勞的濃厚氛圍,使全員全過程全方位育人體系更加完善,人才培養質量全面提升。
2020年,學校出臺了《推動課程思政建設提質增效的行動方案》,把全面推進課程思政作為學校落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的戰略舉措,堅持立德樹人根本任務,把握人才培養方向,將價值塑造、知識傳授和能力培育融為一體;充分挖掘課程育人元素,抓好課程建設“主戰場”,根據專業類別體現專業特色,總結凝練公共管理與服務大類、財經商貿大類、電子信息大類等專業大類在思政元素、融入方式、效果評價等方面的特點,結合專業人才培養目標定位落細落實課程思政。
今年,學校出臺了《課程思政建設行動計劃(2022—2025)》,進一步提高政治站位,落實主體責任,加強頂層設計,創新建設舉措,統籌資源配置,充分發揮課程思政培根鑄魂、啟智潤心的價值引領作用;根據專業教育和思政教育的不同特征,圍繞課程思政建設重點任務、重點內容、重點環節,強化優勢,補齊短板,強化分類建設,將統一性與差異性有機結合,讓各種思政元素自然生長,使課程思政案例精彩紛呈,切實解決專業教育和思政教育“兩張皮”問題;整體布局,引導所有專業、所有課程全面參與,落實內容體系、教學體系和工作體系建設,形成全面覆蓋、類型豐富、層次遞進、相互支撐的課程思政體系;持續深入抓典型、樹標桿、推經驗,推動課程思政建設形成規模、形成范式、形成體系。
在課程思政建設進程中,學校黨委書記任波堅持推動重要工作、協調重大難題、參加重要活動,持續推動新時代學校課程思政在實踐中強化、在創新中發展,使學校課程思政建設工作取得了顯著成效。新思政教育觀在全校逐步確立,課程思政與思政課程同向同行、同頻共振、協同育人,“大思政”教育理念已深入人心。
統籌推進課程體系
打造特色課程思政
重慶城市管理職業學院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堅持為黨育人、為國育才“一條主線”,實施通識課、專業課“兩個維度”課程思政全覆蓋,強化全程融入、全員參與、質量評價“三項保障”。
2020年,學校啟動首批課程思政教學創新團隊立項建設工作,建設課程思政發展規劃創新團隊1支、專業教學設計創新團隊8支、技術服務創新團隊2支,這是重慶城市管理職業學院課程思政教學又一重大改革創新舉措。由黨委宣傳部、教務處、黨委教師工作部、科研與發展規劃處、學生處和各二級學院等共同參與配合,建成集辦公、沙龍交流、課堂教學演示等于一體的功能齊全的課程思政教學研究中心,建立課程思政集體教研制度,組織思政課教師與專業課教師開展常態化的典型經驗交流、現場教學觀摩、集體備課、教學研討、教研活動等,鼓勵支持思政課教師與專業課教師合作教學教研,共同修訂人才培養方案和課程標準,積極組織開展課程思政教學設計,深入挖掘每門課程的思政元素,從源頭、目標和過程上強化專業課程德育功能,實現授課教師“案例筆記”與學生“課堂隨感”相結合。
學校充分挖掘辦學特色與優勢,結合職業文化,將課程和勞動育人寓于無形之中,讓學生在良好的校園文化氛圍中感受文化育人的魅力。學校圍繞重慶紅巖精神、抗戰精神等區域紅色文化和學校職業教育文化,以圖、文、聲、像、物五種形式表達,開發以教學課件、網絡課程資源、試題庫為主要素材的課程思政優質資源,開展資源全覆蓋的課程思政資源云建設,將課程思政教育全面貫穿學生的學習與生活,讓愛國主義情懷、大國工匠精神、艱苦奮斗品質真正走進學生心中,建成“職業文化大觀園”,成為課程思政育人貼切、直接、生動的載體平臺。同時強化勞動育人文化的塑造,系統設計勞動課課程思政內涵和形式,將勞動課程納入各專業人才培養方案,突出勞動精神培育、專業技能實踐,精心組織開展學生跟崗、頂崗實習,強化技能實踐,錘煉職業品格。國家“雙高校”高水平A檔專業群“老年服務與管理專業群”的40余名實習生,在疫情防控期間堅守養老機構、社區鄉村一線,以實際行動彰顯青年責任擔當,受到當地與社區的高度認可和贊揚。
不僅如此,學校深化“三協同”課程思政體系、“三維度”課程思政內容、“三途徑”教學改革、“三環節”能力提升、“立體化”課程評價,持續推動課程與思政深度融合,增強課程思政育人實效,逐步構建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融入人才培養全過程的“1+N+X”(一個總目標、N個分目標、X個具體舉措)的大思政育人格局,形成全面覆蓋、類型豐富、特色鮮明、相互支撐、保障有力的課程思政體系,培育出一個國家課程思政教學研究示范中心,建成市級課程思政建設示范院校。
潛心精耕卓有成效
開創育人嶄新局面
重慶城市管理職業學院堅持試點先行、示范引領,課程思政政策體系日益健全,競賽活動亮點紛呈,課程建設成果豐碩,涌現出從學校整體到具體課堂各層次類型的一大批先進典型。在校學生受益廣,課程建設成績大,團隊建設水平高,推廣應用效果良好,社會效益顯著。成功入選重慶市“三全育人”綜合改革試點高校名單,建成課程思政資源庫、課程思政案例庫、課程思政示范課程庫,獲批重慶市課程思政教學研究示范中心。
學校在推進課程思政教學改革的過程中,建成了一批課程思政MOOC課程和示范課程,極大促進了課堂教學的現代化與信息化。此外,學校以賽促建,培優扶強,通過組織課堂教學大賽、教學設計大賽、微課大賽等,打造了一批優秀作品,也培育了一批課程思政優秀教師。2020年,在全國職業院校“戰疫課堂”課程思政典型案例評選中,學校教師張夔撰寫的《戰疫期“社區心理學”課程思政的路徑探索與實踐》案例榮獲二等獎。2021年,由學校商學院金瑩副教授領銜,二級學院專業教師、企業導師、思政教師及語言類教師組成的結構化創新團隊打造的“國際商務談判”課程獲評國家教育部門首批課程思政示范課程。除此之外,“戰疫力量”“老年健康照護”“Excel財務應用”三門課程被評為省部級課程思政示范課程,一批批特色鮮明的示范課程打破了思想政治教育與專業教育相互隔絕的“孤島效應”,整體構筑了“融圈破壁”的協同育人大平臺,達到潤物無聲的育人效果。“籃球傳遞德與藝”獲全國高等職業院校首屆體育課程思政教學設計大賽二等獎;課程思政教學研究中心獲批重慶市課程思政教學研究示范中心;學術論文《高校教學督導助推課程思政落地探究》在重慶市高等教育學會2020年學術年會論文征集活動中榮獲三等獎。
與此同時,學校對課程思政建設再定新目標,今年10月出臺的《課程思政建設行動計劃(2022—2025)》中明確:到2025年,將培育認定3個課程思政建設二級示范學院,建設3個課程思政示范專業群、15個示范專業和35門示范課程,打造35支思政名師團隊和100支骨干教師團隊,培樹150個課程思政優秀典型案例,讓課程思政與思政課程同向同行、協同育人,培養并造就一大批德才兼備的優秀教師人才。
“道固遠,篤行可至;事雖巨,堅為必成。”作為職業教育思政改革創新“急先鋒”的重慶城市管理職業學院在課程思政改革中取得了顯著成效。未來,學校將繼續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鑄魂育人,以為黨育人、為國育才為己任,堅持立德樹人根本任務,用只爭朝夕的勁頭和堅韌不拔的毅力,持續開展課程思政教學改革,繼續推進思政工作高質量發展,為培養有理想、敢擔當、能吃苦、肯奮斗的新時代好青年貢獻新的力量。
(李昌駿 匡青云 張致誠)
(正文結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