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区二区三区免费网站|欧美福利小视频|国产亚洲一区二区在线|wwwproncom|欧美精品一区二区三区一线天视频

南京信息工程大學電子與信息工程學院“北斗繁星”黨建思政育人體系探索與實踐

來源:中國教育報 時間:2022-12-12  閱讀:次   |
42.9K

  用“北斗精神”點亮滿天繁星 ——南京信息工程大學電子與信息工程學院“北斗繁星”黨建思政育人體系探索與實踐

  南京信息工程大學電子與信息工程學院將“北斗精神”作為開展黨建與思政育人的切入點,創新思政育人理念、打造具有鮮明電子信息學科特色的“北斗繁星”黨建與思政育人體系,創新“1244”特色思政工作法等育人實踐,讓學生完成“仰望—篤定—踐行—弘揚”的思想演變和升華。學院將黨建思政育人與電子信息學科相融合,突出衛星通信與導航的研究特色,深入挖掘“自主創新、開放融合、萬眾一心、追求卓越”的新時代“北斗精神”,培養具有家國情懷、文化自信、工匠精神的電子信息領域新工科杰出人才,讓“有理想、有本領、有擔當”的“北斗繁星”閃耀星空。

  傳承“北斗精神”,堅持全面發展,創新黨建思政育人理念

  傳承“北斗精神”,堅定理想信念。學院以傳承“北斗精神”為引領,創新打造“三微”工作坊,通過點單“微心愿”、開設“北斗講壇”、邀請專家宣講“北斗故事”、打造“初心班”等“信念型”黨課,明理增信提升教育引領力;點單“微服務”,精心設計“實踐型”黨課,將學習陣地從教室小課堂搬到社會大舞臺,滿足群眾“點單式”需要,引領學生積極踐行“北斗精神”,躬身力行提升教育鮮活力;點亮“微星光”,打造“榜樣型”黨課,選樹一批具有堅定理想信念、積極傳承“北斗精神”的優秀學子,連續四年選樹“北斗繁星”之“信念之星”,發揮帶頭模范作用。學院通過“三型”黨課的開展,將傳承“北斗精神”落實到學生的日常學習和生活中,增強學生的責任感和使命感,引導他們成為新時代“北斗精神”的傳承者。

  踐行“北斗精神”,增強使命擔當。學院以學生的全面發展為育人出發點,創新打造“三美”工作坊,舉辦“信陽花”“彩虹時間”“涵詠書香”等品牌活動,潛移默化提升電子信息類學生的綜合素質能力。其中,“信陽花”活動鼓勵學生感恩誠信、積極樂觀、自立自強;“彩虹時間”以學生群體為心理輔導工作的重點關注對象,通過開展團輔等活動塑造學生理性平和、積極向上的心態;“涵詠書香”活動培養工科學生人文素養,將科學技術與人文科學有機結合。豐富多彩的活動各有側重,積極培養學生成為品德美、心靈美、修養美的“北斗精神”踐行者。

  弘揚“北斗精神”,追求創新卓越。學院創新打造“三創”工作坊,提升學生在創新、創業、創意方面的專業素養和科研能力,將“自主創新、追求卓越”的北斗精神內涵應用到學習和生活中,努力成為新時代“北斗精神”的弘揚者。學院通過組建“北斗繁星學科競賽班”和“科技之光”學生科創團隊,舉辦“致匠心”科技文化節等,培養學生科創意識和創新實踐能力。以豐富校園文化為抓手,設立以學生為主體的“電子工程師協會”等社團,舉辦“科技文化節”12期,承辦全國研究生電子設計競賽,舉行“‘勤篤’學術論壇”66期,成立學生生涯發展中心,將學生能力提升、職業選擇與國家需求緊密結合,激發學生筑夢科技強國的信念熱情。

  創建“北斗平臺”,實施全程育人,拓展黨建思政育人陣地

  依托“北斗繁星”官微,抓牢網絡思想陣地。學院開辟網絡思想政治教育主陣地,運營“北斗繁星”微信公眾號,著力打造“北斗平臺”。從新生入學至畢業,根據不同年級不同專業有針對性地推送有效信息,精準地為學生提供學業、升學、就業等方面的指導和幫助。微信公眾號除了設置科技周刊、心理周刊等特色板塊外,還設置了“名師風采”“學霸帶你飛”“校友說”模塊。目前,微信公眾號已累計發表2000余篇文章,成為學院育人工作平臺與對外交流的重要窗口。

  建設“北斗繁星”基地,抓實思政育人陣地。學院將“北斗繁星”育人體系落腳于實踐,建設“三微”工作坊、“三涯”工作坊、“三美”工作坊、“三創”工作坊四大特色基地,結合電信院工科學生特點構建“理想信念、誠信擔當、身心和諧、專業素質、人文素養、科創能力”六大素質能力模塊,著力培養學生成為具有家國情懷、工匠精神、文化自信的電子信息領域的優秀人才。

  完善“三位一體”模式,抓強實踐育人全過程。學院依托“三涯”(學涯、職涯、生涯)工作坊,構建“生涯面對面”“師生面對面”“朋輩面對面”“三位一體”的實踐育人體系,確保全過程育人,幫助所有學子在讀期間實現“五個一”的目標,即參加一個學生組織、參與一次學科競賽、申報一個創新項目、申請一項發明專利、獲得一次榮譽稱號。

  學涯為基,學院主抓學業學風主線,營造全院“艱苦奮斗求真務實”的學風,開展專業分流分享、考研心理疏導交流、考研沖刺指導等活動,助力學生專業學習、考研規劃,并進行“考研八步走”指導。

  職涯為線,學院高度重視學生就業,開展簡歷制作大賽、校企座談會、實地考察活動,召開電信類專場招聘會,跑好就業“最后一公里”。

  生涯為本,學院設立生涯發展中心,構建“學院—年級—班級”三級聯動機制,考研服務部開展了免試推薦研究生政策經驗分享會、開展三次考研慰問,創業部開展創新類大賽預熱、“商業模式”培訓、創業經歷實地采訪與調查。

  鍛造“北斗工匠”,實踐全員育人,拓寬黨建思政育人主體

  打造“1+N”協同育人隊伍。學院匯聚多方力量,構建多維協同育人共同體。以“五有能力”專職輔導員為主體,學院聘請老教授擔任德育輔導員、青年骨干教師擔任助理輔導員、校領導擔任班主任、優秀校友和企業代表擔任生涯導師、關工委成員擔任校史校情導師、全國勞模擔任思政教授,打造校內外互動、專兼職聯動的“1+N”協同育人隊伍。

  構建“1+N”協同育人基地。學院抓住校地融合契機,不斷深化校企合作,積極推進院地融合、院所共建、院企協作,與中國電科十四所、中國移動江北分公司、海康威視江蘇分公司等地方政府部門、科研院所、行業企業共建黨團建設基地、實習實踐基地、優質就業基地,形成多元化、多層級的“1+N”協同育人基地。

  創新“1+N”課程育人體系。圍繞“九個一”工程,學院積極構建“思政課程+課程思政”課程育人大格局,形成“學科導論—專業基礎課—專業必修課—選修課—學科講座”課程思政體系,將愛國情懷、工匠精神、文化自信等融入課堂各個環節。

  培育“北斗繁星”,實現全員成才,形成黨建思政育人格局

  制度保障,“北斗繁星”筑夢。加強頂層設計,學院成立“北斗繁星”思政育人體系工作組,出臺制度保障,制定《電子與信息工程學院“北斗繁星”評選辦法》等制度文件,促進人才培養制度化、公開化、規范化。強化陣地建設,加強班級、宿舍、課堂聯動,通過“北斗繁星”“一班一品”建設等管理制度,評選優秀班集體和流動紅旗宿舍。

  科學規劃,“北斗繁星”啟航。學院高度重視新生入學教育,不斷完善《“北斗繁星”啟航手冊》,以“把握心態、走進學院、讀懂專業、成為最閃亮的那顆星、快樂生活”五個篇章為新生提供大學生活指導和幫助,為學生成長成才提供全面支持。

  朋輩引領,“北斗繁星”閃耀。學院牢抓學風建設主線,每年6月開展“北斗繁星·學生生涯發展先鋒”表彰大會,穩妥推進學院學風建設;每年12月開展“北斗繁星·勵志成才”表彰大會,在全院營造勤奮學習、奉獻他人的良好氛圍。學院連續四年舉辦“北斗繁星”系列表彰大會,堅持薪火相傳,形成全員成才布局。

  深化“北斗繁星”,推進體系建設,收獲黨建思政豐碩成果

  信念領航,創新黨建思政工作品牌。創設“三微”工作坊黨建育人品牌,設立105個黨員示范宿舍、82個黨員先鋒崗等閃亮“微星光”;鼓勵學生黨員開展“學業幫扶”“義務維修家電”等“微服務”1000余次;與中國電科十四所、街道社區共建,共同助力完成群眾“微心愿”200多個。思政隊伍建設成績突出,教師獲得“江蘇高校輔導員年度人物”、江蘇省大中專學生志愿者暑期文化科技衛生“三下鄉”社會實踐活動先進工作者等榮譽。“以‘三微’理念打造‘三型’黨課創新黨課品牌化建設”獲得江蘇省黨建創新項目二等獎;學院教工黨支部獲評江蘇省黨建工作樣板黨支部培育創建單位;《“北斗精神”點亮滿天繁星——南京信息工程大學電子與信息工程學院思政育人體系探索與實踐》獲江蘇省高校學生管理創新獎三等獎。

  格物樹理,學風建設成效顯著。學院形成了求真務實、奮發有為的優良學風。近三年,畢業生高質量就業率保持在98%以上,畢業生考研錄取率逐年提升,學生留學層次穩定提升,黨員先鋒模范作用明顯。畢業生主要進入中國移動、中國聯通、熊貓電子、烽火通信等知名企業就業;優秀學生至世界排名前100高校留學深造;學生積極參加研究生支教團,2021屆有6名畢業生入選江蘇省選調生;畢業生中涌現出了瞪羚企業創始人、氣象大V、南極科考隊員等一批知名校友。2021年,“‘北斗繁星’學風道德品牌建設”在江蘇省科學提升高校科協服務能力項目中立項。2022年“北斗繁星學風涵養工作室”獲批“中國科學技術協會2022年度學風涵養工作室”。

  潤物無聲,科創能力全面提升。學院學生獲“中國大學生自強之星”稱號1人、全國研究生電子設計競賽“抗擊疫情專題獎”3人;獲省研究生科研創新項目32項,發表論文700余篇;獲國家A類學科競賽一等獎24項;110支隊伍1700余人次參加“三支一扶”、國家賽事志愿者等各類實踐活動,獲特等獎、一等獎等61項;參加全國研究生電子設計競賽連續三年一等獎獲獎數量均列全國前三,連續兩年獲中國研究生電子設計競賽技術類“研電之星”獎。

  立己篤行,科學實踐服務社會。學院與15家企業合作設立實踐育人基地,與105家單位簽署就業創業基地建設,與騰訊、華為攜手推進“種子計劃”。2021年5月,學校和華為技術有限公司設立首個數據通信方向華為實驗班。學生將個人發展與國家號召緊密結合,奔赴國防一線,2名畢業生投身軍營;學生積極參加研究生支教團等公益項目,為公益事業貢獻力量。“北斗啟航:大學生科技志愿服務”獲中國科協“翱翔之翼”大學生科技志愿服務項目立項。

  學院開展的“北斗繁星”育人體系以立德樹人為落腳點,以全員成才為目標,以全面發展為原則,以全過程育人為路徑,以全員育人為主體,結合學科特色和專業特點構建“北斗繁星1244(一個基地、兩個育人主體、四個育人平臺、四大育人功能)特色思政育人工作法”,并深入提煉樹立具有代表性的經驗形成典型案例庫,通過有一定影響力的平臺廣泛宣傳,探索出了一條特色鮮明的高校黨建思政育人新路徑。

  (張明菊 葉玉娣)


  (正文結束)

相關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