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彩南洋 絢麗人生 ——嘉興南洋職業技術學院建設“七彩南洋”品牌
真正的人是具有和諧的多方面精神生活的人。新時代如何培養全面發展的人才?嘉興南洋職業技術學院用“七彩南洋”品牌建設給出了自己的答案。
嘉興南洋職業技術學院堅持立足嘉興、服務浙江、融入長三角、面向全國,秉持“以人為本、服務發展、面向人人、人人出彩”的辦學理念,以培育學生的核心素養、技術技能應用與創新能力為主要任務,突出職業教育類型特色,走“產教融合、校企合作、工學結合、知行合一”的職業教育發展道路,育“德技并修、成才報國”的新時代青年工匠,創“特色鮮明、浙江領先、全國一流”的民辦高職院校。
打造“七彩南洋”品牌,是立足新發展階段、貫徹新發展理念、構建新發展格局,助推學校高質量發展,辦好人民滿意的紅船旁品質教育;是以“三個新”為核心要義,培育“德技并修、成才報國”的紅船旁一流青年工匠。“七彩南洋”包括7個方面的內涵特征。
紅色南洋,強基固本
打造紅色“黨建樣板南洋”,就是要堅持黨對教育事業的全面領導。只有實現黨對教育事業的全面領導,落實好“把方向、攬全局、抓思想、建隊伍、促黨建”的總要求,才能全面貫徹黨的教育方針,落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培養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的社會主義建設者和接班人。打造紅色“黨建樣板南洋”,就是要打造具有南洋辨識度的黨建品牌,以政治建設為統領,堅守“紅色根脈”;以思想建設為核心,傳承“紅色基因”;以組織建設為根本,擦亮“紅色樣板”,把作風建設、紀律建設、制度建設貫穿其中。學校努力把黨建品牌和思想政治工作優勢轉化為學校改革發展創新的優勢,以黨的建設統籌引領教育事業的全面發展。
由此,學校主動深化“黨建領航”工程。一是強化黨的政治建設,全面貫徹黨的教育方針,實施黨委領導下的校長負責制,不斷提高政治判斷力、政治領悟力、政治執行力。二是加強黨的思想建設,爭當學懂弄通做實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的“排頭兵”,以“唱得穩”“唱得出”“唱得響”“唱得進”為特點加強宣傳工作。三是突出黨的組織建設,做到組織體系上下貫通、執行有力,使基層黨組織成為堅強戰斗堡壘;深入推進新時代“網格連心、組團服務”工作,做到黨群干群關系密切融洽。四是推動清廉南洋建設,圍繞“清明黨風、清凈校風、清正教風、清新學風”的創建目標,統籌推進清廉學校創建工作。
青色南洋,職教風范
打造青色“特色南洋”,就是要堅持以創新為動力之源,發展南洋特色職業教育。只有堅持創新產教融合、校企合作的辦學模式,堅持創新工學結合、德技并修的育人機制,才能打造具有南洋特色的現代職業教育。打造青色“特色南洋”,是以職業特色指向準、專業特色落點實、育人特色反響好為定位的新愿景。
一方面,學校要求各部門加大制度創新、政策供給力度,探索形成產業、行業、企業、職業、專業“五業聯動”的產教深度融合發展模式,有力促進教育鏈、人才鏈、產業鏈、創新鏈有效銜接。各個分院瞄準技術變革和產業優化升級的方向,深化“三教”改革,“崗課賽證”綜合育人,弘揚工匠精神,養成精益求精的習慣,提升具有“南洋特色”的品牌教育質量。
另一方面,學校主動推進“校地融合”工程。一是擴大“校地合作”。共建嘉興市高技能人才公共實訓基地;創建示范帶動和服務能力強的應用技術協同創新中心;與嘉興市內企業深度融合開展高技能人才“訂單式”培養;依托學校職業技能等級認定評價中心、實訓基地,依托鄉村振興學院,分類分層開展技能提升培訓。二是加強“留嘉樂業”。以“留在嘉興,快樂就業”為抓手,提升服務區域經濟貢獻度。三是強化就業指導與新生精氣神培育。
藍色南洋,平安校園
打造藍色“平安南洋”,就是要堅持以協調為內在要求,保障南洋持續健康發展。只有堅持從更寬領域、在更大范圍、以更高標準推進平安校園建設,切實增強責任感、使命感、緊迫感,才能更加充實、更加可持續地保障全校師生安全,打造更高水平的平安南洋。打造藍色“平安南洋”,就是堅持總體國家安全觀,讓“小平安”向“大平安”轉變、“狹義平安”向“系統平安”跨越,從而實現學校內部各環節間及學校與社會系統間各種關系的平衡穩定。
學校堅持底線思維、落實安全責任,主動鞏固“制度引擎”工程。一是強調信息化建設。改造校園信息化設施,以數字化改革牽引全面深化改革,探索校園網格化管理模式,提升校園安全預警預報預防能力,加快校園安全管理信息化建設。二是強調人事體制改革。完善職稱評聘管理制度,嚴把思想政治和師德師風考核,突出教育教學能力和業績,推行代表性成果評價。三是強調內控制度建設。重點推進核心項目建設資金的預算績效評價;加大財務監管力度,規范學校財經秩序,提高生均經費投入,做好資金保障及服務工作。四是強調消防安防制度建設。建立健全消防安防管理制度和安全“日巡查、月檢查”工作機制,壓實“三防”管理責任,健全長效保障機制,完善重大危險源監控機制和隱患排查治理制度,建立和完善校園重大安全事故應急預案。
綠色南洋,持續發展
打造綠色“生態南洋”,就是要堅持以綠色為風尚,推動南洋生態文明建設。只有堅持“以綠色發展引領教育風尚”,強調堅持人與自然和諧共生,才能促使南洋呈現出勃勃的綠色生機,促使南洋的教育教學煥發出無限的生命活力。打造“綠色南洋”,即將可持續發展、環境保護理念貫穿教育教學全過程,堅持一張生態“綠圖”繪到底。學校強化綠色觀念植入,加強生態文明教育;重視“綠色技能”培養,全面實施素質教育;加快“綠色校園”創建,實現綠色環境育人。多措并舉推進浙江省綠色學校創建工作,全面推進學校垃圾分類工作,打造花園式校園。
橙色南洋,活力發展
打造橙色“活力南洋”,就是要堅持以開放為走上興校之路的必然要求。學校教育需要活力,所謂活力,指旺盛的生命力,是行動上、思想上和表達上的生動性。只有堅持運用更加開放的思維和理念激發教育活力,以更加開放、外向的辦學模式驅動學校發展,才能推動南洋展現出“開放、包容、進取、活力”的教育風貌。
打造橙色“活力南洋”,是“走開放道路,跳出自己小天地”的新形態。學校首先進行了內部治理體系的改革,勇于跳出體制機制障礙,加強采購、工程等項目實施管理的績效考核,制定相應考核評價制度,確保項目目標實現。進而繼續深化校企合作、產教融合、國際交流,進一步延展原有教育圈,擴大教育合作共贏體。
紫色南洋,共享幸福
打造紫色“幸福南洋”,就是要堅持共享是南洋教育發展的價值旨歸。只有始終堅持共享發展的價值追求,始終踐行“以人為本,服務發展,面向人人,人人出彩”的辦學理念,才能打造更高質量、更有效率、更加公平的“幸福南洋”。
打造紫色“幸福南洋”,是讓共同發展成為教育改革的主旋律,是理解和把握共同富裕的深刻內涵,使共同富裕在人主體方面的實現和建構既具有物質層面的獲得感,又具有精神層面的滿足感。學校各個部門多措并舉、多管齊下、多點突破,努力提升學生的成就感、教師的獲得感及對社會的貢獻度。
首先,學校從思想方面出發,加強了思政育人實效,加強思政隊伍建設,發揮思政課鑄魂育人主渠道作用,力爭打造省級思政課示范課堂與思政課教學創新團隊,提升思政育人實效。其次,學校瞄準校園文化方面,加大了校園文化建設力度,推進黨建文化陣地建設、楊槱館建設、檔案館建設,加快形成具有學校特色的優秀校園文化成果。此外,學校加快落實“五育并舉”方案,堅持以德為先、以智為源、以體為本、以美化人、以勞塑人,答好“五育并舉”立德樹人育人卷。
金色南洋,品質教育
打造金色“品質南洋”,就是要堅持履踐“大有可為、大有作為”的育人愿景。只有堅持把教育發展的出發點和落腳點錨定在“培養什么人、怎樣培養人、為誰培養人”的根本問題上,定位在“大有可為、大有作為”的新時代職業教育高質量發展上,才能創造出成就出彩人生、服務美好生活、支撐強國戰略的“品質南洋”。打造金色“品質南洋”,是培養更多高素質技術技能人才、能工巧匠、大國工匠的新形態,這要求學校進一步提質培優,培育南洋品質學生,建設南洋品質專業,講好南洋品質故事,切實增強南洋職業教育的吸引力、影響力、競爭力。
學校主動開展“提質培優”工程。一是主攻“雙高”課堂。以教學方式變革和信息技術應用為抓手開展“課堂革命”;開展教學改革主題學習培訓、首批“五個一”課程建設認定、教學能力比賽、示范課程教學展示、優秀教師教學成果展示與交流、課堂革命典型案例遴選等系列活動。二是主攻數字化改革。建設學校教科研服務管理平臺,實現實訓室建設的智能化、信息化;完成首期智慧教室的驗收并投入使用。三是主攻產教融合。推進產學研共同體、跨企業培訓中心、協同創新中心、“五個一批”、省級產教融合實習實訓基地、嘉興市高技能人才公共實訓基地等項目建設。四是主攻“爭先進位”目標。以爭先進位為目標,推動職能處室與二級教學單位的目標任務高標準、高質量實現。
人生如畫,單調的色彩描繪不出絢爛的青春。嘉興南洋職業技術學院猶如一道光,讓每個孩子的生命成長都折射出了七彩光芒。(王雪亙 梁勇)
(正文結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