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区二区三区免费网站|欧美福利小视频|国产亚洲一区二区在线|wwwproncom|欧美精品一区二区三区一线天视频

黃岡師范學院外國語學院 建一流師范專業 育優秀外語人才

來源:中國教育報 時間:2022-12-26  閱讀:次   |
42.9K

  黃岡師范學院外國語學院辦學歷史久、起點高、質量優,在省內外有廣泛的影響。一路走來,外國語學院秉承“建設一流師資、產出一流成果、培養一流人才”的辦學宗旨,不斷探尋學科專業與師范教育有機融合的創新發展之道,全面提高專業人才培養質量,為區域經濟發展及教師教育發展作出積極貢獻。

  在幾代人的努力下,外國語學院已經建立起從本科到研究生的完整人才培養體系,英語專業2019年成為省級一流本科專業建設點,2021年獲批國家一流本科專業建設點,辦學質量與水平得到社會各界的廣泛認可。

  成績背后是學院對特色的探索與堅守、對人才培養的改革與創新,其中經驗值得借鑒與學習。

  求變的教育創新

  不變的教育初心

  近年來,學院始終堅持社會主義辦學方向,以立德樹人為根本任務,持續深化新時代教師教育改革,推進師范類專業內涵式發展,積極探索人才培養的新思路、新途徑,全面提高專業建設水平與人才培養質量。

  為定位好新時代英語師范專業人才培養目標,學院注重頂層設計,召開基礎教育專家人才培養方案修訂論證會,到英山、羅田、麻城等地進行用人單位走訪和畢業生跟蹤調查,經過縝密調研和充分論證,確立了“面向地方基礎教育改革和發展需求,立足黃岡、服務湖北、輻射全國,培養具有高尚師德,熱愛教育事業,具有家國情懷和國際視野,具備扎實的英語語言基本功和專業知識、教育教學實踐能力、跨文化交際能力、教學反思能力和改革意識,能在縣鄉中學或其他基礎教育機構從事英語教學、研究與管理的應用型人才”的目標。

  務實的創新舉措

  顯著的特色優勢

  隨著人才培養新目標的確立,學院堅持“以學生為中心”的教學理念,以創新促卓越,著力提升師范學生的專業能力和綜合素質。

  創新“思政貫穿”多元課程體系

  學院緊盯學科前沿和基礎教育教改與畢業要求,設計了符合認證標準和專業標準的“通識教育課程+學科專業課程+教師教育課程+綜合實踐課程”體系。并積極探索實踐以課程思政為目標的課堂教學改革,積極挖掘各門專業課程蘊含的思政教育元素,促進思政元素融入專業課程大綱、教案和評價等環節,實現課程思政全覆蓋,推動專業教育與思政教育融合,根據社會需求,不斷優化課程內容,充實學科新知識、新理論和新方法,強化學生的科研思維和創新能力培養。

  值得一提的是,學院創新構建“三位一體、四輪聯動、產出導向”的質量保障體系,建立“培養目標→畢業要求→課程體系→教學過程→考核評價”的質量要求,在學校、學院兩級質量保障體系下,學院對所有課程進行了課程目標達成度評價,對畢業生進行畢業要求和培養目標達成度評價,通過定量和定性分析,形成了分析報告,用于持續改進,由此形成人才培養持續改進的閉環。

  創新“三三三”實踐教學體系

  堅持實踐導向,構建了“三并遞進、三全融通、三化融合”的“三三三”實踐教學體系。“三并遞進”培養機制中的“三并”指理論教學與實踐教學并重、并舉、并行,兩者相互滲透、相互促進、螺旋遞進;“遞進”在理論教學上體現為“通識教育基礎課程—學科基礎課程—專業課程”的遞進,在實踐教學上體現為“基本技能培養—綜合應用能力培養—專業實踐能力、創新能力培養”的遞進。該模式強化實踐性教學環節,強調理論教學與實踐教學的相互滲透和促進,確保實踐能力培養落地生根。“三全融通”教學體系結合實踐教學與經濟社會發展的需求,學院從全員、全程、全面三個層面著手,更新實踐教學內容,改革實踐教學方法。“三化融合”教學模式實行實踐教學平臺多元化、第一課堂實戰化、第二課堂專業化的融合人才培養模式,提升綜合實踐能力。此外,學院通過顯性與隱性相結合的辦法,將人文素質與思維能力的培養貫穿人才培養全過程。學院將經典閱讀納入英語類專業人才培養整體規劃,組織博士、教授團隊為新生講授專業導論課程,定期邀請知名學者來校講學,開闊學生學術視野。

  創新職前教師教育線上研修模式

  英語(師范)專業定期舉辦“基礎教育名師講堂”“線上研修”等活動,深化師范生對教育教學的認知。2022年,組織師生開展了“第19屆中小學骨干英語教師新課程教學高級研修班”線上觀摩學習活動,推動本專業師生聚焦新課標、踐行新理念,把握新課標下的英語學科教學要求,實現信息化技術與英語課堂深度融合,加快專業化成長,提升教學能力。本次研修聚焦“基于教育數字化轉型和中華優秀傳統文化與世界經典名著進課堂的中小學英語學與教”,教育信息化和外語教育教學領域的專家、教授就“教育數字化轉型”“新課標下的英語教學”等熱點話題作了15場主旨報告,以前瞻理念引領教師探索數字環境下的教育信息化課堂。課堂教學觀摩與研討活動將是學院的常態化活動,各基層教學組織要針對該項活動開展專題教研,促進教學思想轉變和教育理念創新,在全院師生中營造“重視教學、崇尚創新”的教學文化氛圍,推動學院內涵式高質量發展。

  為精準把握兒童外語學習的內驅力來源、了解兒童學習外語的規律、根據兒童語言學習的特點設計教學環境,2022年9月,英語專業全體師生參加了線上專題培訓活動。此次觀摩學習活動使師生深入領會新課標精神要義,主動以新課標的新理念、新要求指導教學實踐,主動對接核心素養的目標和語言學習的目標,不斷反思,不斷提升自身踐行新課標精神和理念的能力與水平,更好地了解兒童語言學習的內驅力。

  搭建學科競賽平臺

  近年來,學院始終堅持“以賽促教、以賽促學”的育人思路,以學科競賽為重要抓手,不斷深化人才培養模式改革,持續推動人才培養質量提升,取得了顯著成效。

  學院學生在第十一屆“華文”師范院校英語教育師范生教學能力線上測試與交流展示活動中斬獲獎項15項,其中教學能力測試一等獎2項、二等獎5項,教學設計二等獎5項、三等獎3項。“華文”師范院校英語教育師范生教學技能大賽規模大、參與高校多、影響力廣泛,旨在為師范生提供教學技能訓練與交流展示的平臺,強化師范生教學能力與創新意識的培養,打造“高素質、專業化、創新型”的教師隊伍。

  在2022年學校師范專業大學生教學技能競賽中,學院10名選手入圍。此次競賽包括教學設計、課件制作、限時演講、教學展示4個項目,參賽選手教學準備充分,課堂教學目標明確,以流暢自如的口語表達、新穎獨特的教學設計、陽光大方的教師儀態展現了過硬的專業能力和自信的風采。學院以賽促學、以賽促練,激勵師范生不斷提高自身專業能力,為成為優秀教師積蓄力量。

  完善教育實習實踐育人體系

  教育實習是提高師范教育專業學生素質和技能的重要途徑之一,學院構建了完善的專業創新實踐訓練體系,特別是為期3個月的教育實習實現了師德體驗、教育研習等“四個全覆蓋”,讓學生在服務貢獻中厚植愛國情懷,在實踐鍛煉中增長才干。

  學生在實習學校通過名師訪談、名師講座、師德體驗等活動,深刻意識到自己要緊跟當代知識和經濟技術發展的步伐,更新知識結構、轉變教育觀念、革新教學手段,要從以“教”為出發點轉變為以學生“學”為出發點,秉承教為學服務的觀念。“教”應該是啟發學生學、引導學生學,幫助學生更好地掌握知識、更好地為人處世、更好地成長成才。

  教育實習可以進一步培養鍛煉學生理論聯系實際和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使學生獲得教師職業的初步實際知識和能力,從而縮短從教適應期,比如備課寫教案,讓學生在了解本節課教學目標的同時熟悉教學內容、抓住教學重點;又如課后反思,這節課的亮點是什么,缺陷是什么,可以如何改進?學生經過認真思考,發現問題,改進設計,不斷提升自己。

  豐碩的改革成果

  豐美的桃李滿園

  在深化高等教育教學改革和一流專業建設的背景下,通過不斷探索實踐,學院人才培養的目標定位更加清晰,課程體系更加完善,育人質量持續提升,辦學優勢不斷凸顯。

  人才培養質量不斷提高

  學生在全國口譯大賽、“外研社杯”全國大學生英語辯論賽、演講比賽全國總決賽、“笹川杯”全國日語寫作征文大賽、全國高校商務英語綜合能力競賽、湖北省普通高校師范專業大學生教學技能競賽等國家、省級學科競賽中多次獲大獎。近三年英語專業學生就業率逾95.95%。英語專業先后培養了6000余名基礎教育英語骨干教師。許多畢業生已成為省、市、縣各類學校的教學名師、名校長,涌現了湖北名師胡智全、人大附中英語備課組副組長譚松柏、華中師大一附中優秀班主任盧永平、入選“全國百名優秀大學生援教教師”的吳天亮等一大批扎根基礎教育的優秀師資。

  教科研成績斐然

  近年來,學院先后主持完成20多項國家、省部級教科研項目,三項研究成果分別獲得湖北省教學成果獎一等獎、二等獎和三等獎;教師在各級各類教學比賽中屢獲大獎,包括全國高校外語教學大賽(翻譯組)一等獎,外研社杯“教學之星”高校外語教學大賽全國總決賽一等獎,全國高等院校英語教師基本功大賽“最佳綜合素質獎”“最佳課堂教學效果獎”,湖北省青年教師教學競賽(高校組)外語組一等獎1項、二等獎2項;教師榮獲湖北省五一勞動獎章1人,獲評“湖北省青年教學能手”3人、學校“教學十佳”2人。

  社會服務能力顯著提高

  近年來,英語專業每年派出30余名學生赴黃岡市黃梅、麻城等縣區開展頂崗支教;英語專業教師積極開展教育教學理論與實踐研究,與黃州區一中、黃岡中學等學校的教師合作開展課題研究,為基礎教育教學改革提供了智力支持。外國語學院與傳神語聯網網絡科技股份有限公司開展校企合作,定期選派學生參與地方特色翻譯語料庫的建設;師生為地方政府部門提供語言服務,參與了大別山世界地質公園和遺愛湖國家濕地公園的景點介紹翻譯。

  未來,在黨的二十大精神指引下,黃岡師范學院外國語學院將以更高的站位、更寬的視野、更大的力度,在師范專業人才培養工作中更加積極作為,為地方輸送更多優秀的外語專業畢業生。

  (岑海兵 陳曼)


  (正文結束)

相關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