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区二区三区免费网站|欧美福利小视频|国产亚洲一区二区在线|wwwproncom|欧美精品一区二区三区一线天视频

江蘇食品藥品職業技術學院 校地共建平臺 助力食品產業創新發展

來源:中國教育報 時間:2023-01-10  閱讀:次   |
42.9K

  高職院校向來與地方產業休戚與共,在人才培養、科技創新、社會服務、就業創業、文化傳承等諸多方面有著千絲萬縷的聯系。近年來,江蘇食品藥品職業技術學院持續打造技術技能人才培養高地和創新服務平臺,與淮安國家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以下簡稱“淮安高新區”)聯手共建服務綠色食品產業的綜合性研發檢測中心,通過CMA資質認定及CNAS認可,服務企業委托研發,打造科教與思政融合教學實踐基地,走出了一條“源于產業、起于項目、成于標準、忠于服務、敢于創新、樂于公益”的校地企精準對接、產學研高度融合之路。

  聚焦綠色食品產業強鏈補鏈

  落實大中小企業融通型載體

  2020年,淮安高新區獲評江蘇省食品產業“大中小企業融通型特色載體”。為強化科技賦能和人才支撐,推動淮安市綠色食品產業強鏈補鏈,填補全市集成化食品研發及檢測機構的空缺,學校與淮安高新區協議共建創新科技平臺“食品研發及檢測中心”。中心于2021年底建成,占地2000平方米,配備液質聯用儀、流式細胞儀等設備上百臺(套),總值4000余萬元;入駐專職研發檢測人員25人,碩博占比72%。以“做強綠色食品研發、做實食品質量保障”為目標,自主研發綠色谷物食品、保健酒等特色產品;開放平臺支持綠色食品產業研發檢測,入庫江蘇省科技統籌云平臺創新券服務機構,運行一年來,為科技型中小企業爭取政策優惠20余萬元。

  中心堅持多元融合,在深度挖掘產業需求的基礎上,發布開放基金,廣招團隊攻克技術難題;積極組織學術交流,分享科研成果;鼓勵科研反哺教學,開展學生創新訓練,孵育創業項目;形成“行企遇難題,中心出團隊,研發有基金,成果促‘雙創’”的良性循環,年發布開放基金10余項,單項資助金額達10萬元,與陜西鎮坪縣簽訂鄉村振興產業幫扶項目技術開發協議,開發鐵皮石斛功能飲料、富硒葛根粉、枸杞系列保健酒等高附加值產品,提升鎮坪鄉村振興示范項目成效。

  標準引領深化校地行企合作

  研訓交互提升人才培養質量

  高校分析測試中心服務企業的一大痛點在于管理體系不兼容、質量標準不一致,學校過硬師資與優質設備無法與企業急需委托的研發和檢測項目無縫銜接。針對這一問題,學校自2021年啟動檢驗檢測機構質量管理體系建設,目前已獲食品領域CMA和藥品領域CNAS資質,為省屬高校中僅有的“雙證雙領域”加持的單位。國際互認資質這一行業“金標準”成為聯結校企的紐帶,打通高校資源到企業需求的“最后一公里”,促成綠色食品產業融通型特色載體建設。

  產業發展急需人才的集聚和傳承,校企合作的終極目標也歸于人才培育和共享。中心與江南大學、東北林業大學、中國藥科大學等高校合作,簽訂研究生聯合培養協議,聘任入選國家人才計劃的專家學者為特聘導師,聯合攻克企業委托項目;聘任本科生為科研助理進行儀器維護和樣品檢測;接收專科生頂崗實習,負責樣品前處理和實驗室環境監控;實現了以一個項目為紐帶、促成兩校共建、達成“研究生專注研發—本科生精通檢測—專科生跟崗實訓”三級聯動的“1+2+3”高質量人才培養模式。

  以黨建帶科建打造實踐基地

  融思政于科普厚植大國情懷

  校地企深度合作更為可貴的是攜手育人的情懷和傳承文化的使命,策應“綠色食品”和“鄉村振興”等國家戰略,中心將“質量強國、食品安全”等理念融入教學內容,打造了教育功能突出、展陳內容豐富、展陳手段多元的“大思政”教學實踐基地。

  基地占地3200平方米,集數字沙盤影院、VR體驗室、開放實驗室于一體,可容納150人實踐互動;設置黨建專區,彰顯龍頭企業成就,分享儀器創制的匠心之路;開放實驗科普特色專區,設機器人“導游”講解“食話食說”食品安全知識;開發了“聞香識味”(茶酒香水色譜分析)打卡參觀及“儀器揭秘”(退役儀器開箱陳列),還有“指尖舌尖”(烘焙產品)、“手留余香”(藥妝產品)、“你點我檢”(農殘快檢)、“眼見為實”(中藥顯微)、“千里滅蟲”(遠程蟲情監測)等體驗項目,培養青年學子嚴謹求實的質量意識和不斷探索的科學精神。

  找準功能定位,攻破合作瓶頸,開發人培模式,研發檢測中心業已成為地方高規格高質量高標準的研發檢測科普綜合性平臺,集智聚力推動淮安市乃至蘇北地區綠色食品產業的發展,打造了“產業為王,項目是金,標準如薪,思政滿懷”的高效模式。

  (遲恒)


  (正文結束)

相關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