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疆財經大學統計與數據科學學院 多管齊下 推進高校思想政治教育
新疆財經大學統計與數據科學學院的前身可追溯為1978年設置的計劃統計專業。在黨和國家創造的良好環境中,經過近半個世紀的融合發展與實踐深化,學院在人才培養、師資團隊建設、教學科研、大思政格局構建等方面均取得了一定的成績。學院擁有統計學和數量經濟學兩個二級學科博士學位授權點,統計學一級學科碩士學位授權點,二級學科數量經濟學、統計學、應用統計(專業學位)三個碩士學位授權點,其中統計學為自治區級高原學科。學院還擁有自治區實驗教學示范中心、自治區優秀產學研聯合培養研究生示范基地和校級社情民意大數據實驗平臺。學院與中國人民大學統計學院、中央財經大學統計學院及上海財經大學統計與管理學院建立了對口支援關系,與自治區內外業界和學術界保持著密切的聯系。曾被授予自治區“優秀教學團隊”、全國“工人先鋒號”和自治區“教育先鋒號”稱號,成為目前學校重點發展的學院之一。在大思政格局構建層面,新疆財經大學統計與數據科學學院以立德樹人為根本教育目標,在思想層面、實踐層面、與專業結合三方面多管齊下,以多種有效舉措為學子指明了正確的政治方向,實實在在地同步提升了教學實效與學院師生的思想政治水平。
以新時代黨的治疆方略為根本遵循,加強思想建設工作
黨的十八大以來,新疆財經大學統計與數據科學學院以新時代黨的治疆方略為思想政治教育的根本遵循。學院黨委領導班子團結一致,規范管理和服務育人的原則,樹立服務理念。黨的二十大召開之后,學院黨委召開統計與數據科學學院黨委理論學習中心組(擴大)會議,專題學習黨的二十大精神。教師始終堅持聚焦立德樹人的總目標,在課堂上結合思政元素設計和安排符合學生發展規律與社會發展規律的教學內容,在課外召開和參加了鞏固專題民主生活會、組織生活會成果等活動。在領導班子和教師團隊的示范與指引下,學院嚴格落實“三會一課”,深化“四史”學習教育,引導學生深刻了解國家及社會的歷史與現狀,切實加強“五個認同”。
深入師生生活的基層前線,創新思政教育實踐
為了讓學子完整準確理解新時代黨的治疆方略,讓思想工作在師生日常生活中層層遞進,在固定的課堂教學之外深入到社會、家庭層面,學院堅持從多方面推進思想政治教育教學工作深入基層,讓思想政治教育實踐深入師生的日常生活。
一方面,學院多年來始終以社會發展為目標培養人才。在更廣泛的社會層面,通過暑期“三下鄉”、社會實踐志愿服務團、“紅領巾小課堂”等活動不斷引導學生積極參與社會實踐,以社會為舞臺更加全面地開展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不斷提高思政教育實效。近年來,學院配合學校開展“三進兩聯一交友”、“五育宿舍”評選等活動,根據實際及時調整結對聯系班級與學生,實現南疆四地州生源學生、學業困難學生、家庭經濟困難學生等“五類困難學生”全覆蓋。
另一方面,學院的思想工作也深入了師生家庭,積極地與師生的家庭成員進行溝通交流,闡述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重要性。堅持由院領導帶隊,黨員教師全員參與,赴疆內各地開展暑期大家訪工作,得到學生家長和學生的一致好評,思政教育在師生家庭成員的配合與重視下順利開展。
將思想政治教育與學風建設結合,培養作風嚴謹求實的高層次人才
學院始終堅持建立健全的思想政治教育教學模式,全面掌握學生的思想政治水平,將道德品質與道德修養納入評價體系。在首屆全疆高校信息素養大賽、市場調研大賽、密碼大賽、數學建模大賽等比賽中,學院參賽選手多次榮獲獎項。這既是學院貫徹執行相關文件精神的具體成效,也是思政教育與學科競賽融合開展的優秀成果。2022年春季學期,在“經典照耀青春講堂”之名師云講堂上,師生認真聆聽了多位專家教授所作的《科學精神與科學家精神》報告。報告深刻闡釋了科學家精神:胸懷祖國、服務人民的愛國精神,勇攀高峰、敢為人先的創新精神,追求真理、嚴謹治學的求實精神,淡泊名利、潛心研究的奉獻精神,集智攻關、團結協作的協同精神,甘為“人梯”、獎掖后學的育人精神。師生從中受益良多。這些活動標志著學院將作風學風教育拓展到了大學課堂之外,開拓了思政與學風教育的新思路,對提升學生的思想政治水平與學術能力、培養高素質人才起到了積極的助推作用。
(代佳敏)
(正文結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