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区二区三区免费网站|欧美福利小视频|国产亚洲一区二区在线|wwwproncom|欧美精品一区二区三区一线天视频

時代導向 多維融通 ——成都理工大學廣播電視編導專業創新教學模式紀略

來源:中國教育報 時間:2023-01-31  閱讀:次   |
42.9K

  為推進新工科、新醫科、新農科、新文科建設,“六卓越一拔尖”計劃2.0啟動。在藝術類專業肩負著為國家文化宣傳事業輸送人才的需求導向下,成都理工大學廣播電視編導專業堅持立德樹人根本任務,將先進教學理念積極貫穿于教學改革中,根據影視藝術行業的發展和對創新型人才培養的需求,增設影視劇編導方向。該方向在專業基礎課程、專業核心課程和綜合實踐課程三個層級上分別設置了“劇本寫作基礎”“電影劇本創作”“電視劇劇本創作”“劇本創作實習”等課程,按照新文科“多維、跨界、交叉、融通”的精髓要義,將其打造建設成為一套由基礎通識、提高素養、跨學科交叉融合轉向理論與實踐并舉、專業能力扎實,再到突出創意、聚焦前沿的專業課程體系,在課程逐級推進的過程中形成了具有時代性、科學性的創新教學實踐模式。成都理工大學廣播電視編導專業于2022年獲批“省級一流專業建設點”。

  以時代為導向,確立“講好中國故事”的創作目標

  劇本創作是影視藝術作品的基礎,是貫徹文藝創作理念的載體,也是講好中國故事、傳播好中國聲音的途徑、橋梁。成都理工大學影視劇本創作教學團隊基于新時代的導向,在三個層級的專業課程中積極貫徹“講好中國故事”的創作目標。在教學中以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為引領,滲透當代中國審美追求,引導學生在專業創作中選取時代主題、體現家國情懷、塑造可愛可敬的中國形象、記錄中國人民的偉大實踐和豐富多彩的社會生活、展現蓬勃發展的全社會風貌。通過OBE產出導向的教育方式,在學生的創作成果中,涌現出以傳承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為主題的作品《扁擔劇團》、以鄉村振興為題材的作品《你好,皮山農場》、以中國青年科學家為主人公的作品《傷心者何夕》、以美麗中國為背景的作品《角落里的春天》等。從理論教學到實踐產出,“講好中國故事”的創作目標一方面提高了學生的思想覺悟、道德水準,另一方面增強了青年人的自信心、自豪感、自主性,力爭培養出具有國際視野的新時代文藝創作人才。

  立足新文科背景,打造多維融通的創新教學模式

  新文科建設的創新主要體現在文科之間的深度融通、文理交叉融合和現代信息技術的融入賦能,以此推動專業課程建設的智能互動升級。成都理工大學廣播電視編導專業影視劇本創作教學團隊在新文科背景下對自身提出了更高要求。教學團隊積極摸索、勇于嘗試,并通過學習不斷提高跨學科專業知識整合能力,在三個層級的專業課程中尋求教學上的新方法、新模式。在專業基礎課“劇本寫作基礎”教學中,增加文化基礎的拓展學習,主要包括:第一,在授課中延伸文史哲藝法、經濟、教育等學科領域基礎知識,打通與其他多樣化基礎課程,如“影視攝像”“影視剪輯”等課程的藝術創作聯通機制,在劇本寫作中強調豐富的人文底色和濃厚的人文精神;第二,通過學習文理交叉的優秀藝術作品啟迪學生打開創作思路,利用立體幾何學、結構主義、影視藝術融合的前沿劇作法教授學生創作技巧,拓寬跨學科交叉的教學方式,在原理層面使學生理解藝術與科學的互通互促;第三,在課程中增加新媒體劇本創作的教學章節,使學生了解融合先進科技的AI編劇工具Dramatron的創作機制。新文科建設還對專業核心課程提出了強調專業性、厚理論重實踐的要求。“電影劇本創作”“電視劇劇本創作”等高品質課程的教學團隊擁有較強的創作實力,在教學中不斷夯實學生的創作理論基礎,開展模塊化創作練習,堅持以實踐產出為導向,根據學生的創作風格因材施教,使學生通過學習具備獨立構思能力和專業發展潛力。培養高水平的藝術人才,更要著力提升學生的創新能力。在綜合實踐課程“劇本創作實習”中,教學團隊秉持原創精神,鼓勵學生突出創意、聚焦前沿,加強民族性、特色性的創作產出,進一步采用“以參賽促教學”和“片場化”創作實踐的教學方式。成都理工大學廣播電視編導專業課程通過打造多維融通的創新教學模式,力爭使學生成長為適應行業競爭、引領行業創新、掌控專業發展格局的新型藝術創作人才。(焦資涵)


  (正文結束)

相關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