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区二区三区免费网站|欧美福利小视频|国产亚洲一区二区在线|wwwproncom|欧美精品一区二区三区一线天视频

牡丹江師范學院法學院 創新法學新文科“政產學研”協同人才培養

來源:中國教育報 時間:2023-02-06  閱讀:次   |
42.9K

  牡丹江師范學院始建于1958年,是黑龍江省東南部僅有的設置法學院的省屬本科高校,在60多年的辦學歷程中,為建成區域高水平應用型師范大學而不懈努力,法學院堅持立德樹人,德法兼修,根據“六卓越一拔尖”的人才培養計劃,將新時代社會主義法治建設的要求與高等學校法學教育的需求緊密結合,實現了政產學研協同培養高質量的法學人才。法學院獲批黑龍江省新文科研究與改革實踐項目一般項目“新文科建設背景下高師院校卓越法治人才政產學研協同育人機制的創新與實踐研究”,承擔了黑龍江省知識產權主管部門學科專業引導資金項目、黑龍江省高等教育教學改革項目(SJGY20200743)、黑龍江省科研基礎業務項目(1353ZD012),取得了階段性成果。

  踐行政產學研協同法學育人新理念

  牡丹江師范學院按照建設高水平師范類大學以培養品德高尚、基礎扎實、專業過硬、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的高素質應用型人才的目標,始終堅持內涵和外延的協調發展,法學院遵照《關于堅持德法兼修實施卓越法治人才教育培養計劃2.0的意見》和《牡丹江師范學院服務地方發展規劃》,根植于基層,凝練了“服務龍江和丹江,政產學研協同共育人”的思路。為了縮短法學教學從理論到應用的周期,法學院將學校課堂理論教學與司法實務應用緊密結合,將社會主義法治理念教育貫穿專業、實踐和文化協同育人。通過簽署《牡丹江師范學院和牡丹江市中級人民法院協同育人合作協議》和建立黑龍江省法院系統落戶高校的科技化法庭“校園審判庭”,打破法學教育獨立育人的壁壘,實現了高校法學院與司法實務部門的“零距離”對接,聘請和邀請司法實務專家進校園開展司法審判,通過莊嚴的國徽與法槌、嚴謹的司法程序、現代化的科技法庭和校內外協同育人模式,培育卓越法治人才。設置培養卓越法治人才的新實驗班,結合法學院人才培養目標,制定了《基層卓越法治人才培養方案》,根據課程需要選擇有代表性的案例在校園審判庭審理,在法學實踐教學中突出司法實務能力、虛擬仿真實驗室和司法人格教育等特色課程,提高人才培養質量。

  創新校園審判庭協同立體化育人

  2017年10月,牡丹江市中級人民法院投入設備在牡丹江師范學院法學院建成了“場地固定、設備標配、全網直播”且具有真實司法審判效力的校園審判庭,實現高校培養人和司法單位用人的有效連接,努力培養高素質的卓越法治人才,為依法治國、依法服務地方和依法治校作出應有的貢獻。

  (一)彰顯“雙向并進”

  校園審判庭根據不同的案件類型,展示法官、檢察官、律師、書記員和法警的執法特色,并參與法學本科生指導,為法科生開展“法官和檢察官職業教育”,融入學校法治教育和法學第二課堂專業技能培育活動。

  培育金牌庭審課程指導教師,發揮高校法學智庫的作用,為法官和檢察官等司法實務人員舉辦法治業務培訓,建立了市立法聯系點,參與“七五”和“八五”普法宣講隊,服務牡丹江市行政復議,為地方司法實務部門提供第三方評估等。

  (二)盡顯“三個結合”

  根據法學課程需要,選取符合教學要求的法庭案例,“網上+網下”“課堂+法庭”“法學教師+法官”同步開展案例教學的分析和講解,這已經成為法學院網絡同步教學的常態。除了在授班級學生在校園審判庭旁聽外,其他班級的學生也可以借助電腦臺式機、手機和平板電腦通過黑龍江省法院視頻臺同步觀看。黑龍江省法院網視頻臺的成熟使用,將案件預判與法庭判決相結合、法官庭審后答疑和學生庭審觀摩后再判相結合,增強了法科生的學習效果。2020年5月,以校園審判庭為平臺開設的“科技化法庭實務實訓虛擬仿真實驗課程”成為牡丹江師范學院的首輪“金課”。

  (三)檢驗“四維互動”

  校園審判庭選用了目前全國法院系統較先進的華夏書記員中控系統、語音激勵攝像頭與法院視頻臺傳輸轉化器,實現了“法臺、法椅、法槌和法袍”的標準化配置,并于2017年12月進行了首次網絡直播的公開審判。截至2022年底,校園審判庭已經實現了民事、刑事、行政類案件類型全覆蓋,為法學人才培養提供了新的模式。校園審判庭帶動了“法學院+法學教師+法官+法科生”“四維互動”機制,通過校園內現場開庭審案,法科生檢驗教師課堂教學的科學性和法官法庭的嚴謹性,法學教師檢驗學生用法的知識性和法官開庭程序的合法性,法官檢驗法學教師理論與實踐教學的密切性和法科生學習的自覺性,法學教師、法科生和法官檢驗法學院教學管理中校園審判庭案件選擇的針對性和達成度。校園審判庭通過“四維互動”充實了教學案例,提升了學生的實踐能力,發揮了學校法學“金課”課程思政的作用,增強了法學應用型人才培養目標的實效性。

  (四)拓展第二課堂“六條途徑”

  法科生“導師制”——政產學研協同助力學生職業規劃。邀請優秀法官、司法輔助人員、省市知識產權行業部門和知識產權評估企業共同參與本科生指導,從求學和求職角度,幫助法科生實現職業發展規劃。

  “成長面對面”——政產學研協同增強職業責任感。充分依托“雙千工程”,邀請在校園審判庭開庭過程中學生認可的優秀法官、檢察官、公安干警等行業專家作為第二課堂嘉賓走進校園和講臺,圍繞法考、碩士研究生招生考試和公務員考試等主題,展示司法實務專家的職業魅力,傳授成長體會。

  “法說方圓”學術沙龍——政產學研協同訓練“法言法語”。法學院于每周三下午常態化舉辦“法說方圓”學術沙龍活動,至今共21期,各個年級行政班輪流承辦,面向全校師生發布邀請函,每期都根據案情等需要指派教師參與點評指導,提高法科生對于法律法規修訂、熱點法律事件、法律題材影視作品等的“評法”能力。

  舉辦“模擬法庭”——政產學研協同再現案情和審理。牡丹江師范學院法學院的“模擬法庭”已經創辦了22個年頭,校園審判庭開庭審理具有法律效力的真實案件,閉庭時就是法科生研究法學理論和專研法律案情的“模擬法庭”。結合科技法庭實務實訓特色課程,學生自主分成刑事、民事和行政案件小組,扮演審判長、公訴人、書記員、法警和委托代理人等法庭角色,撰寫法律文書,通過“模擬法庭”的演練,學生既學會了熟練運用知識理論,又鍛煉了寫作法律文書的能力,更檢驗了法律邏輯思維。“模擬法庭”將專業見習和實習常態化,培養理論扎實、邏輯敏銳、應用能力強的法學人才。法學院根據庭審案件改編的法律微電影《墜樓懸案》獲得了學校首屆微電影大賽一等獎。

  筆錄速錄競賽——政產學研協同強化專業錄入技能。速錄,被稱為“指尖上的舞蹈”。法學院每年都開展速錄技能比賽,不僅適應司法部門的需要,也強化了服務其他職業的緊缺技能。

  校園審判庭——在高校校園具有很好的育人作用。在“3·15”消費者權益保護日、“4·15”全民國家安全教育日、“4·26”世界知識產權日、“12·4”國家憲法日等節點和掃黑除惡專項斗爭等主題宣傳教育活動中,校園審判庭都審理專項案件,預防和打擊了“校園貸”“套路貸”和校園欺凌等違法犯罪行為,面向高校師生開展普法宣傳。

  助推高師院校法學新文科改革實踐成效

  2019—2022年,牡丹江師范學院法學院以10多項省校教研科研課題為紐帶,實現了法學新文科人才協同培養的高質量發展。

  (一)運用了校園審判庭實體法庭和虛擬仿真實驗室,實現了虛實結合。2021年6月,牡丹江師范學院法學院“虛擬仿真科技化法庭實務實訓實驗室”課程獲批黑龍江省虛擬仿真一流課程,通過校園審判庭和虛擬仿真科技化法庭實務實訓實驗室的虛實結合,滿足更多法學愛好者多語種的廣泛需要,豐富司法資源與教學高度結合的新內容,線上總使用和總瀏覽達2萬多次,省級精品課“法學概論”實現了SPOC課建設。

  (二)拓展了庭審觀摩渠道和覆蓋范圍,保障了法學新文科建設。高師院校的法學新文科建設創新卓越法治人才教學改革一體化設計,借助法院網視頻臺和公眾開放日,將專業實習前置和專業見習常態化,結合“雙導師制”,實現線上線下法治教育資源共享的新方法。2021年11月23日,法學院省新文科改革項目負責人受邀參加了黨的十九屆六中全會精神學習交流黑龍江省“隨身聽”融媒傳播矩陣“極光新聞”平臺的音頻錄制,近7000人進行了線上閱讀。

  (三)協同了法學新文科課程設置,適應并滿足國家戰略需要和行業需求。結合國家知識產權戰略發展需求、師范教育改革和司法制度改革的行業發展,探索開設國別法的雙語教學,借助大數據開設特色課程,發揮法學課程思政的選修與通識課程的作用,培養能應對涉外問題的卓越法治人才,滿足新文科建設需求,擔負提升法學實務水平的新使命。

  (四)提升了法學新文科受教育者、實習實訓基地和用人單位滿意度。開展雙語法學教學,在國家安全教育日、世界知識產權日、國家憲法日等法制宣傳日進行專項案件庭審,實現法學實踐常態化、職業教育全程化。豐富法學新文科教育類別,增設知識產權專業和法學第二學士學位,推動育人要素與創新資源共享。

  (五)實現了新文科改革走向社會,服務區域法治建設。牡丹江師范學院法學院秉承“服務龍江和丹江、協同發展共育人”,與黑龍江省知識產權主管部門、省內知識產權評估公司和黑河自貿區大豆制品企業開展了持續合作。2022年,為了更好地執行黑龍江省《關于做好2022年全面推進鄉村振興重點工作的實施意見》和《牡丹江師范學院服務龍江振興發展提質增效工作方案》,牡丹江師范學院法學院與寧安市政法部門簽署了農村法律服務共建戰略合作框架協議,服務地方經濟社會發展,特別是發揮牡丹江市立法聯系點、法律援助工作站和“五師一室”志愿者服務隊的作用,也成為學校開放辦學協同育人的重要成果,充實了課堂案例教學,豐富了第二課堂實踐育人形式,提升了法學課程思想政治教育水平與人才培養質量。2022年6月,“審判庭進校園——法學類專業‘四維互動’協同育人體系構建研究”榮獲省教學成果獎二等獎、校教學成果獎一等獎。

  牡丹江師范學院法學院將政產學研協同育人作為高校法學新文科改革實踐的新途徑,實現了法庭向校園的整體遷移,實現了知識產權和法學專業理論與實踐的常態化,提高了卓越法治人才的培養質量,黨政工團協同發力,成為服務區域城鄉法治建設的重要力量。近五年,法學院獲得全國模范職工小家、省工人先鋒號、省巾幗建功先進集體、省模范職工小家和全省關心下一代先進集體等各級榮譽稱號60多項,建設成效顯著。

  (李學鋒 李鑫 諶雪燕 徐忠穎 李云峰)


  (正文結束)

相關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