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蘇開放大學 創新建設開放教育英語課程思政
開放教育是國家培養高素質人才的重要陣地之一。英語作為傳播文化和德育的重要橋梁,是開放教育中不可或缺的公共基礎課程。高校應當加強英語課程思政的創新建設,在傳授英語語言知識的同時引導學員培養堅定的理想信念、樹立堅定的文化自信。
江蘇開放大學外國語學院秉持學校“江蘇人民的大學”的辦學定位和學院“融匯中西,兼收并蓄”的教育理念,全面落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構建“三全育人”視域下的開放教育英語課程思政育人機制,創新英語課程思政建設的多元模式,形成全員全過程全方位的英語課程思政育人格局。
明確英語課程思政價值意義
夯實“三全育人”基礎
構建“三全育人”英語教育工作新格局,加強英語課程思政創新建設,能夠幫助學員激發愛國熱情、厚植家國情懷、堅定文化自信。
學院的科學探索以大學英語課程思政為載體,形成“國家意識、人文情懷、科學精神、專業素養、國際視野”的育人特色,實現知識傳授、能力培養、價值塑造“三位一體”,落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為推進英語課程思政創新建設夯實基礎。堅持理論先行的原則,對現有教材進行“二次開發”,搭好行動的“腳手架”,實現教學內容與思政元素無縫對接。及時召開大學英語課程思政改革專題研討會,分享各個教研組課程思政的研究成果,就課程建設中遇到的問題展開研討,針對思政課程建設標準的相關要求進一步優化大學英語課程思政建設。先后舉辦“語思并進、育人無聲,英語教學中的思政教育”等不同主題的英語課程思政系列專題研討會、召開“大學英語課程思政資源建設”線上研討會,充分發掘和運用英語學科中蘊含的思政教育資源,深入挖掘思政元素與主題,完善英語教學內容與課程設計。
強化教師隊伍課程思政意識
激發全員育人動力
“身正為師”“為人師表”,教師的政治素養、專業水平及思想道德等會對學生產生直接或間接的影響,是提升課程思政創新建設效果的決定性要求。學院引領教師提升思想政治素養、創新教育教學方法,以言傳身教的方式在教學中開展思政教育,實現專業知識傳授與思政教育引導的同頻共振。
學院著力加大師資建設和高層次人才引進力度,嚴把教學質量關,扎實推進質量立校工程。召開大學英語課程線上教研會,要求全體教師強化質量意識,熟悉開放教育教學運行流程與規范,精益求精,高標準、嚴要求,更好地為學員服務。組織召開大學英語課程導師培訓會,強化教學過程管理,明確職責分工,共同構建教育信息化生態圈。舉辦年度課程思政說課比賽,深入思考課程思政的本源、內容及融入方法,積極探索課程思政新思路、新舉措、新手段,繼續創新課程思政教學方式方法,承擔高校作為課程思政工作主陣地、主渠道的主體責任,不斷提高學院開放教育教學質量。鼓勵教師積極申報課程思政教學研究項目,學院教師立項江蘇省高等教育教學改革課題、江蘇省教育科學規劃重點課題等多項思政教改課題。組織教師參加各類課程思政教學比賽和研討會,獲得全國外語思政教學比賽二等獎1項、江蘇省外語課程思政教學比賽一等獎1項。開展青年博士教師科研論壇活動、思政教學比賽觀摩、新教師聽課和反饋會等活動,為新老教師搭建學習和交流的平臺。教師交流課程思政教學理念,思考課程思政教學內容與課程比例,做到聽評結合、研討借鑒、共促發展。
明確英語課程思政教學目標
拓展全過程育人路徑
思政教育是貫穿于教育全過程的持續教育。英語課程思政建設既要抓實英語課堂學習時間,也要利用好課前、課后的業余時間,構建校內校外、課堂內外的全過程統一育人機制。
學校抓住入學教育、開學第一課等機會,充分挖掘校史資源,以“服務江蘇經濟發展”的情懷,幫助學員厚植家國情懷,培養愛校榮校意識,強化責任擔當精神。用好課堂教學,積極傳播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引導學員正確認識中西方文化的異同,堅定文化自信。不定期開展市縣開放大學和合作辦學點調研、學員座談會等活動,著眼于學員的“急難愁盼”問題,深切關注開放學員需求,強化與開放學員的聯系,在推動開放學員管理工作新發展的同時實現潛移默化的思政教育。
開放教育是以信息技術為載體的教育形式,充分利用“互聯網+”是開放教育英語課程思政創新建設的必由之路。學院依托江蘇開放大學學習網、校院兩級網站、微信微博等網絡資源,設置英語課程思政欄目,帶動學員更便捷地關注思政熱點,充實學員的課余時間。為深入貫徹落實學校形象識別系統宣貫工作,推動學校文化建設,學院組織“校歌唱響月”活動,邀請開放學員和校友在線上同唱校歌,表達對母校的熱愛,增強開放學員的凝聚力與歸屬感。開展多個本科專業期初、期中和期末網絡直播課,努力探索提升開放本科課程教學質量,實現教學實施環節的教學相長。建設在線資源“英語口語考試自習室”,把傳統學習的優勢與數字人文學習的優勢結合起來,以混合式教學的方式提供全面詳細的應試指導,激發學員的主觀能動性,提升學員的自主學習能力。
創新英語課程思政教學方式
豐富全方位育人模式
英語課程是一門公共基礎課,其所具備的思政教育屬性是隱性的。英語課程思政建設的關鍵在于明確課程思政思路,堅守課堂思政教育主陣地,挖掘英語課程各階段蘊含的思政元素,全方位培養愛黨愛國的理念、許黨許國的信念。
學院以課程思政為抓手,積極探索大學英語混合式教學新模式,強化課程思政元素在英語課程資源建設中的比例和呈現度,教學成效顯著。充分發揮以賽促學、以賽促教、以賽促改、以賽促創的引領作用,連續多年成功舉辦江蘇省“外研社·國才杯”英語演講大賽,2022年成功舉辦江蘇省“鼎傲杯”高校大學生英語互聯網聽說大賽決賽等眾多高水平學生技能大賽,既提高學生的英語技能,又磨礪學生的心理素質。定期為開放學員制作心理健康教育和思政教育雙語卡片,關注開放學員身心健康,使學員在接受思政教育的同時掌握豐富的英漢雙語知識。學院網站推出“一月一星”的校友事跡分享活動,用榜樣的力量激勵全體學員踏實苦干、勇于創新,將有限的青春投入到為國家干事創業中。定期組織開展校友走訪活動,通過與校友的交流凝心聚智,鼓勵學員勤奮學習、踏實做事。(孫雪羽 楊遠 章瓊 張松松)
(正文結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