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区二区三区免费网站|欧美福利小视频|国产亚洲一区二区在线|wwwproncom|欧美精品一区二区三区一线天视频

臺州科技職業學院 優化職業培訓體系 助推民營經濟發展

來源:中國教育報 時間:2023-03-29  閱讀:次   |
42.9K

  優化職業培訓服務是深化現代職業教育體系、優化類型教育定位的必然路徑,也是區域高等職業教育實現高質量發展的重要保障。如何構建高質量職業培訓體系,提升職業培訓與區域經濟社會發展需求的契合度,已成為新時代職教改革過程中急需解答的重要問題。

  臺州科技職業學院作為一所地方性高職院校,近年來緊貼地方經濟社會建設的現實需求,構建了適應新產業新經濟、服務民營經濟的職業培訓高質量發展實踐模式,為臺州“三高三新”“兩個先行”建設貢獻職教力量。

  構建全生命周期培訓模式

  加強不同類型教育橫向融通。注重強化企業人員和中小學生之間的交流,同時根據我國經濟社會的發展變化與學校生活實踐,推出適合中小學生興趣發展的職業啟蒙、職業知識、職業實踐和勞動技能培訓項目。以技能實踐教學為紐帶,通過內化和整合信息技術、數學等基礎課程,向中小學生全面傳授職業知識與基本技能,增強中小學生的創新精神與社會實踐意識。

  開展企業職工技術技能培訓。充分發揮學校的專業教師、企業技術平臺等資源優勢,以企業行業崗位要求為導向尺度,針對區域民營企業大力開展新技術、新工藝、新理念人才的培養,同時采取線上線下結合的方式,開展中國特色學徒制培養,分級分類進行企業上崗前培訓、在職培訓、再上崗培訓。針對中小微民營企業發展需要,“量身定制”培訓“菜單”,為中小微民營企業搭建“共享員工”的培訓平臺,提升企業職工崗位技術技能水平。

  實施重點群體就業創業培訓。以“擴中提低”改革為目標,重點圍繞從農村向城市地區轉移的勞動力人員、失業人員、殘疾人等主要群體的就業創業需要,因材施教提供各類就業技能培訓,并將培訓人員精準推送到各類民營企業。送培訓下農村,把技術技能送到田間地頭,培養高素質鄉村振興人才。建立創新孵化器,對自謀職業和有創業愿望的員工開展創業培訓。

  開展老年群體美好生活培訓。通過送教育服務“入戶、入社區、入養老機構”,面向老年群體開展“互聯網+生活”等智能類培訓服務,提升老年群體在智慧出行、智慧醫療等領域的實踐應用能力,彌合老年群體面臨的“數字鴻溝”,促進老年群體融入智慧社會、享受智慧生活、提高生活質量。

  打造全方位職業培訓資源庫

  推進職業培訓基地庫建設。全力推進現有的各級培訓基地建設。以學校專業(群)核心技術、專業師資、高精設備為依托,對接區域產業需求,優化整合學校、民營企業優質培訓資源,校企聯合申報省市級及以上培訓基地,擴充職業技能等級認定工種。不斷拓展現場實踐教學基地,創新教學模式,為高質量培訓項目的開發與實施提供保障。

  推進職業培訓綜合體建設。整合行業協會、校地產教聯盟、產業學院、社區學院等優質培訓資源,依托行業龍頭培訓企業力量,圍繞自動化、數字化等“高精尖”培訓服務項目,校地行企協同組建培訓綜合體,吸納全球職業培訓的優秀人才,為區域民營企業精準培訓技術人才。

  推進職業培訓師資庫建設。著力打造“雙師型”教師,提高教師職業培訓能力水平,推進教師更好地駕馭學校、企業“兩個講臺”。利用學校實習實訓基地等平臺開展針對性培訓,提升專業教師的實踐教學能力。聘請來自民營企業的大國工匠等高技能人才擴充職業培訓師資庫。

  推進職業培訓課程庫建設。充分發揮專業(群)優勢,開發適合不同人群需求的職業培訓課程。引入“互聯網+培訓”的方式,增強學生培訓彈性與實時性,打破傳統培訓的時效和區域局限,持續擴大職業培訓的受益人群。課程開發注重周期短、需求大、易就業的特點,著力優化培訓課程體系,打造品牌培訓課程庫。

  完善全視角職業培訓新機制

  激活教師承擔培訓積極性。完善教師工作績效考核辦法,把職業培訓的教學、管理工作納入教師教學工作業績考核和年度考核,融通職業培訓和全日制教學,將培訓課時與教學課時、學員評教與學生評教相融合,并將職業培訓課時納入教師赴企業(社會)實踐鍛煉考核指標。

  提升培訓管理隊伍專業性。推進職業培訓管理隊伍專業能力建設,提升培訓管理隊伍數字化應用能力,優化服務流程,全面提升職業培訓管理水平和質效。建立二級單位定期交流培訓和考核激勵機制。落實職業培訓“兩清單一指數”制度,構建培訓追溯服務長效機制,加強培訓學員滿意度調查與追溯服務。

  增強全程考核評價導向性。強化工作考核激勵,將開展職業培訓工作納入二級單位工作考核內容。確立領導負責制和培訓任務考核制,健全培訓的規范體系和制度。學校對職業培訓實施統籌監督管理,并定期進行職業培訓項目監測與考核。

  (顧佳濱 應文彪)


  (正文結束)

相關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