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区二区三区免费网站|欧美福利小视频|国产亚洲一区二区在线|wwwproncom|欧美精品一区二区三区一线天视频

西安航空職業技術學院 堅持特色發展 打造航空職教新高地

來源:中國教育報 時間:2023-04-22  閱讀:次   |
42.9K

  西安航空職業技術學院作為全國航空類高水平高職學校建設單位,立足“航空”、凸顯“服務”、加快“產出”、突出“引領”,充分發揮學校在人才培養、技術創新、社會服務等方面的支撐作用,為服務國家戰略、推動航空產業轉型升級提供人才和技能支撐。

  立足“航空”

  集群發展服務航空產業新需求

  學校立足行業特色和航空城區位優勢,構建航空產業鏈、創新鏈、教育鏈與人才鏈“四鏈”協同發展的格局。一是立足“航空”,“五方”協同發展。主動對接國家航空產業和區域經濟發展需求,集聚“政軍行企校”五方合力,在產業集群發展、人才培養、“雙師型”隊伍建設、創新平臺建設、技術服務、輻射引領等方面全方位合作,形成了“區域規劃一張圖、集群發展一盤棋、融合發展一股勁”的協同發展局面。二是“以群建院”,集群發展。對接航空裝備制造、電子信息、航空維修、航空服務等航空全產業鏈,“以群建院”,建成了航空制造工程學院、航空維修工程學院等8個航空特色二級學院,實現人才培養供給側和產業需求側結構要素全方位對接。

  凸顯“服務”

  三項賦能打造產教融合新高地

  學校緊密對接航空產業發展,構建“技術+資源+文化”產教融合新高地。一是技術賦能。緊跟航空產業升級步伐,依托陜西省航空高端裝備制造中心等兩個省級工程技術中心,針對航空中小微企業“卡脖子”技術,校企聯合開展技術攻關;引進西部高校首架波音737飛機,與西北民航部門共建西部地區高校CCAR-147部培訓機構,并開展了兩期培訓。二是資源賦智。與航空行業頭部企業共建“西航職院—深圳大疆創新校企合作基地”“南方測繪產業學院”等校企合作平臺15個,推進資源共享、平臺共建、技術共研、人才共育、合作共贏。三是文化賦魂。構建富有航空文化特色、傳承航空報國精神的航空文化育人體系,將立德樹人貫穿于學校人才培養全過程,以人才培養為核心,以蘊含航空報國使命的“西航精神”為動力,以CIS戰略為著力點,實現航空文化育人的系統性和有效性。

  加快“產出”

  “三點發力”構建成果轉化新模式

  發揮全國航空類“雙高”學校的頭雁效應,加強資源統籌與協同,突出向優勢專業群傾斜、向領軍人才傾斜、向標志性重大平臺傾斜。一是聚焦職教理論研究。成立現代職業教育研究學院,促進“雙高計劃”實踐探索與理論研究二者有機融合,聚焦彰顯職教類型特色和產教融合等改革任務,以黨建工作模式為引領,凝練形成了“西航特色”的教育教學管理體系。二是搭建成果產出平臺。強化自主性與能動性,鼓勵二級學院立足專業優勢、發揮特色,搭建重大標志性成果產出平臺。以3—5年為周期進行項目策劃,開展基礎性、長期性重大問題研究,瞄準國家戰略、產業高端,孵化標志性成果,推動二級學院成為“孵化平臺、能力平臺、產出平臺”。三是轉化成果,提升育人實效。加快高水平成果對人才培養的反哺力度,全面開展課堂革命,促進“兩個融合”,即教育教學改革與科研技術服務相融合、教學基礎條件建設與標志性成果培育相融合。

  突出“引領”

  雙元協同助力標準引領新高度

  學校對接行業企業新技術、新工藝、新規范和職教高質量發展新要求,形成一批可示范可推廣的制度、標準和模式。一是樹立標桿,業內認可。牽頭或參與各類國家標準46項,覆蓋中職、高職和本科三個層次,“航空智能制造技術”等7項專業教學標準為本科層次;對接10個“1+X”證書標準,重構課程體系,引領航空職業教育高質量發展。二是標桿先行,引領發展。學校圍繞“雙高計劃”11個專項,遵循“強組織、嚴落實、重績效”的理念,創新黨建、教學、專業群人才培養體系等10余個西航模式,推動航空職教改革發展;“雙高”建設以來,學校在國家教育教學標志性成果實現新突破,先后獲得全國職業院校技能大賽45項(一等獎5項)、教學能力比賽6項(一等獎3項),入選“全國高校黃大年式教師團隊”“全國職業院校教師教學創新團隊”“國家課程思政教學團隊”。三是標桿引領,辦學成效顯著。學校三年來為航空工業輸送萬余名技術技能人才,C919、ARJ21等試驗臺技術人員中有三成來自西安航空職業技術學院;教學改革成效顯著,優化8個航空特色專業集群,技能大賽、教學能力大賽、“互聯網+”創新創業大賽等標志性成果位居全國前列,涌現出一大批德技并修的技能創新人才,2019年陜西省10名“三秦工匠”中有4人畢業于西安航空職業技術學院,人才培養成效顯著。(西安航空職業技術學院黨委書記 周巖)


  (正文結束)

相關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