賀州學院設計學院 持續探索“威客”教學模式 走出新文科之路
近年來,賀州學院設計學院始終堅持以“威客”為抓手,不斷深化“學科引領發展,特色鑄就品牌”的辦學理念,圍繞設計類專業人才培養和教學質量提升,創立了“一綱、雙創、三為、四針對、五結合”的應用“威客”教學模式,依托多個省級教育教改課題,對應用“威客”模式進行了系統的探索。
“威客”的英文為“Witkey”,是“thekeyofwisdom(智慧之鑰匙)”的縮寫,指通過互聯網把自己的智慧、知識、能力、經驗轉換成實際收益的人。“威客”教學模式把現代信息技術融入設計類專業的課程,先后經歷了三個發展階段,即從構筑“互聯網+”教育的應用“威客”實踐教學體系的轉型階段到構建創新創業教育人才培養模式的升級階段,再到構成數字變革創新設計大數據平臺的蛻變階段,打破傳統文科的局限,文理交叉,為學生提供綜合性的跨學科學習機會,實現知識擴展和創新思維的培養。這種教學模式既是信息時代發展的需要,又是源于對文科教育自身價值和意義認識的結果。學院通過“威客”平臺,讓設計服務遍及全國20多個省份,實現文理藝有效融合,辦學特色不斷彰顯。
轉型:構筑“互聯網+”教育實踐教學體系
互聯網推動教育變革。加強應用型人才培養是地方本科高校教學改革的突破口,學院大力普及和應用互聯網與課程整合來改革傳統的教學模式。
2007年,學院招收首屆本科生,也正是“威客”平臺普遍誕生之時。學院發現并針對設計類專業教學中存在的實踐環節相對薄弱等問題,介入應用“威客”教學模式,將“威客”平臺應用于人才培養體系建設實踐,通過對人才培養過程關鍵要素的系統研究與優化設計,創建了以培養模式為基礎、培養方案為核心、教與學團隊管理為條件、學生素質養成教育為手段、人才培養質量監控與第三方評價為輔助的實踐教學體系,從理論和實踐兩方面解決了“傳統教學模式下設計學科課堂教學和實踐本身的博弈”這一長期制約學科發展的瓶頸問題,以獲得2017年度省級教學成果獎一等獎為標志,完成了“互聯網+”教育實踐教學體系的構筑。
升級:構建創新創業教育人才培養模式
堅持育人為本,堅持問題導向,堅持協同推進,緊密結合新技術、新產業、新業態——“威客”的出現,主動把握新需求、新脈動,探索新“招式”——創設“應用威客教學法”應用場景,持續推進設計類專業創新創業人才培養模式改革。創設“威客”平臺牽引,以“全流程實踐”導入為突破口,實施“課程體系、教學方式、學業評價、教學激勵、條件保障”全要素課堂教學改革,打造“應用威客”課堂;以“威客中標”評價為引導,關注學生自主學業評價;通過全課程滲透、觀摩課互動、“雙創”集中展示、社團或小組交流等多措并舉,推進個性化培養;通過“雙師雙能”、績效考核、獎勵實踐業績突出教師等,強化教書育人全過程;牢固確立實踐教學重要性地位,打造應用“威客”教學軟硬環境,搶抓新時代的機遇和挑戰,以獲得2021年度省級教學成果獎一等獎為標志,完成了創新創業人才培養模式的構建。
蛻變:構成數字變革創新設計大數據平臺
注重并緊扣數據資源的整合創新應用。以課程為抓手,助推教育教學質量提升。以省級一流課程“威客與設計”建設為切入點,構建了人才培養的特色課程群體系;學生參與“威客”平臺中標設計項目輻射20多個省份,眾多實踐成果達到產品級。以專業為基礎,抓實一流本科專業建設。環境設計專業獲批2020年國家一流專業建設點,視覺傳達設計專業獲批2021年省級一流本科專業建設點。以名師為核心,抓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團隊獲評省教學名師1人、首批新時代廣西高校黨建工作樣板支部1個,教師獲優秀教學質量獎20人次,團隊教師綜合評價均為優秀。以科研為反哺,提升教學水平。團隊先后獲批國家社會科學基金等國家項目6項、省部級課題30項,其中“基于‘威客’平臺藝術類專業創新創業人才培養體系的建構與實踐”獲批廣西新文科研究與實踐項目。以成果為導向,發揮引領示范作用。先后主持獲得省級教學成果獎一等獎2項等,成立了全國首家應用“威客”教學研究中心,多次召開應用“威客”教學研討會,玉林師范學院、柳州工學院等多所高校來訪交流。以平臺為支撐,夯實社會服務能力。依托地域文化特色和團隊自身優勢,積極探索建設開放與共享的實驗室平臺,以“廣西高校創新設計大數據重點實驗室”入選廣西高校重點實驗室建設立項為標志,構成數字變革創新設計大數據平臺。
漫步設計學院教學區,“理工在于求真,人文在于求善,藝術在于求美”的標語映入眼簾。經過“理工+人文+藝術”的15年砥礪求索,學院走出了一條設計類專業建設的新文科之路。(張鋒)
(正文結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