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区二区三区免费网站|欧美福利小视频|国产亚洲一区二区在线|wwwproncom|欧美精品一区二区三区一线天视频

北京青年政治學院 “四個堅持”推進主題教育走深走實

來源:中國教育報 時間:2023-07-26  閱讀:次   |
42.9K

  自北京青年政治學院學習貫徹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主題教育開展以來,學院黨委牢牢把握“學思想、強黨性、重實踐、建新功”總要求,堅持系統觀念,“五個結合”強化理論武裝,實現學思用貫通;堅持多元統籌,形成“四導向四統籌”的“金字塔式”調研體系;堅持實踐共建,推動高質量發展;堅持創新發展,推進整改落實建新功。

  堅持系統觀念,“五個結合”強化理論武裝

  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內涵深邃、博大精深,是當代中國馬克思主義、二十一世紀馬克思主義。如何全面、系統、深入學習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學院堅持系統觀念,做到“五個結合”。

  (一)結合專題讀書班,“原原本本”學。學院舉辦主題教育讀書班,領導班子和黨員干部上下同頻,整體學習與專題學習相結合,個人學習與集體研討相結合,讀書學習與專題調研相結合,領導班子領學與全體黨員干部學習相結合,讀書學習與謀劃學院發展相結合。制定黨委專題讀書班方案,設計10個專題,每半天進行一個專題,將必讀書目、選讀書目以及學院自選書目打通學習。

  (二)結合理論學習中心組學習,“及時跟進”學。學院堅持主題教育學習和黨委理論學習中心組學習雙線并進,推進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的深入學習。主題教育期間,黨委理論學習中心組完成10次集體學習,內容涵蓋建設文化強國、建設教育強國、黨的自我革命,以及“千萬工程”“浦江經驗”等。及時跟進學,提高學習的時效性。

  (三)結合專題交流研討,“推動事業發展”學。學院整體設計,遞進式開展交流研討,交流運用黨的創新理論推動高質量發展的思考。每月研討主題分別為:“以學鑄魂,談在堅定理想信念、鑄牢對黨忠誠方面的新感悟”“以學增智,談職教發展新理念”“以學促干,談推動學院高質量發展新思路”“以學正風,談推進黨的自我革命的新要求”。各黨總支聚焦“中國式現代化與基層治理”“中國式現代化與養老服務”“中國式現代化與幼有所育”等問題,切實把學習研討的成果轉化為推動學院高質量發展的動力。

  (四)結合專題黨課,“深度理論分享”學。學院領導班子成員、處級干部深入分管領域,講授主題教育專題黨課,以身作則、以講促學,全方位開展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的宣傳闡釋,推動主題教育走深走實。黨委領導班子成員黨課題目為《落實主題教育根本要求,辦好“政治、青年、人文”特色鮮明的高等職業教育》等,實現了“深度理論分享”學。

  (五)結合主題黨日活動,“聯學聯建”學。學院利用社會實踐資源,開展主題黨日活動,通過生動實踐感悟思想偉力。學院領導班子一行來到育英學校,調研育英學校在紅色育人、環境育人、課程育人等方面的先進經驗。領導班子認為,基礎教育和高等教育的本質都是為黨育人、為國育才,要努力結合學院特點,進一步彰顯學院“政治、青年、人文”特色,為建設教育強國貢獻力量。

  堅持多元統籌,形成“四導向四統籌”的“金字塔式”調研體系

  學院黨委聚焦“以高水平黨建引領高職院校高質量特色發展研究”總課題,系統設計、層層推進、全員參與,形成了“四導向四統籌”的“金字塔式”主題教育調研體系。

  (一)問題導向,主題統籌。學院黨委堅持問題導向,統籌調研主題,確定了“以高水平黨建引領高職院校高質量特色發展研究”總課題。領導班子成員從總課題出發,從專業升級改造和專業群聚合力研究等方面分別確定7個領題調研課題。學院領導班子指導中層干部對調研主題再細化、再分解,形成55個三級調研課題。

  (二)實踐導向,工作統籌。學院黨委堅持“調研從實踐中來”,將調查研究與專業發展、空間拓展、學歷提升、制度激活等工作相統籌,讓調研落地,讓成果生效。結合領導班子調整,新到任領導對機關職能部門和二級學院進行了談話調研,深入基層、深入群眾,廣泛聽取意見,堅持守正創新,研究發展新舉措。

  (三)傳承導向,優勢統籌。學院黨委把60余年的辦學歷史和經驗作為寶貴財富,集體研讀《北京青年政治學院創建記》,研究深化“政治、青年、人文”特色。傳承“政治”特色,集合全院之力構建“大思政”格局;傳承“青年”特色,探索首都基層治理青年人才培養模式;傳承“人文”特色,以人文課程、勞動教育、體育教育、藝術教育等課程資源為依托,加強學生綜合素質培養。

  (四)目標導向,發展統籌。學院黨委以“建立高質量發展的職業教育體系”為發展目標,開展“金字塔式”調研。將調研與學院“十四五”發展規劃、高質量發展“十大行動計劃”相統籌,有的放矢開展調研;將調研與學院第二次黨代會召開相統籌,把調研成果寫進黨代會報告,謀劃好學院改革的“后半篇文章”。

  堅持實踐共建,推動高質量發展

  主題教育的成果最終要落實在高質量發展上。學院堅持協同發展,做好“八個共建”,深度謀劃未來五年及2035年的發展藍圖,投身教育強國建設,為推動新時代首都高質量發展作出貢獻。

  (一)區校共建,服務首都區域經濟社會發展。學院拓展區校合作領域,探索區校合作路徑。與朝陽區在托幼、養老、學前、社會工作等民生服務領域的合作方向、人才培養、產教融合等方面開展深度研討。與朝陽區教育部門圍繞學前教育、中高職貫通培養、大中小學思政課一體化建設、繼續教育、產教融合等開展研討,取得階段性成果。

  (二)政校企共建,探索首都超大城市基層治理人才培養。學院調研北京市市民熱線服務中心,深化“政校企”合作,與市民熱線服務中心、北京聯通公司共同探索中國式現代化超大城市基層治理的育人體系。2023年,首屆政務服務專業方向自主招生工作圓滿完成,招生火熱。

  (三)校“街”共建,探索首都基層治理“北青政—望京”模式。學院聚焦首都基層治理,與屬地街道深化合作,領導班子赴朝陽區望京街道調研。雙方簽訂校地戰略合作協議,在“共商發展計劃”“共建課程體系”“共享教科研成果”“共創合作基地”等方面深度合作,共同探索首都基層治理“北青政—望京”模式。

  (四)校“村”共建,服務首都鄉村振興戰略。學院聚焦基層治理的鄉村振興人才培養,到北京市懷柔區紅廟村調研,探索文化興農、法治惠農、養老助農等具體舉措,通過“北青墻繪”“北青學前”“北青養老”“北青法務”等專業品牌助力村莊推進現代化建設。

  (五)校“企”共建,建設產業學院,更好服務首都發展。深入推進“政務服務與基層治理學院”“金融街慧愛兒童早期發展學院”“智慧康養產業學院”建設。與中國聯合國采購促進會、北京文創板發展有限公司共建“國際文旅服務貿易產業學院”,與北京中育貝拉國際教育科技有限公司共建“北青政中育國際產業學院”,與北京廣播電視臺、北京中軟國際教育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共建“數字媒體產業學院”,與完美世界教育科技(北京)有限公司共建“數字文創產業學院”。與企業攜手,探索“入學即上崗、畢業即就業”招就一體化模式,更好服務新時代首都發展。

  (六)院園共建,擴大普惠性幼兒園辦學規模。學院發揮北京學前教育職教集團、學前教育人才培養的優勢,在附屬幼兒園基礎上,積極拓展辦園。在朝陽區政府部門、朝陽區教育部門的大力支持下,承辦孫河地區康營四期小區配套園,更好地服務首都市民的“七有”要求和“五性”需求。

  (七)校際共建,探索兄弟院校協同發展模式。學院與首都師范大學簽署合作發展戰略協議。雙方將持續開展聯學聯建,以資源共建共享為發展目標,加強黨建合作,共同推進學前教育專業、國際人才培養、教師隊伍建設等方面的協同提質,為建設教育強國貢獻力量。

  (八)海外共建,推進“絲路青年學院”建設,打造職業教育“走出去”新平臺。學院與海外合作院校開展職業教育國際合作,以“中文+職業技能”為核心,開展中文類(語言類)專業共建、職業技能類課程共建、職業技能培訓以及其他教育教學相關項目共建,加快推進“絲路青年學院”建設,促進中外青年的職業發展、人文交流和理解互信,培養高素質國際化人才,服務當地經濟社會發展,助力“一帶一路”建設。

  堅持創新發展,推進整改落實建新功

  學院堅持邊學習、邊對照、邊檢視、邊整改,以創新發展破解發展難題,拓展新領域新賽道,塑造新動能新優勢,把問題整改轉化為高質量發展的新實招,推進整改落實建新功。

  (一)拓展“師資隊伍”新領域新賽道,推動師資發展建新功。開展第五聘期全員聘任工作,持續深化人事制度改革、優化人才資源配置。推動建立“政治堅定、敬業愛生、拼搏奉獻、敢為人先”的學院新時期教師素養體系,讓教師進學科建專業成名師、進專業善職業成大師,逐步建立“雙進入”的“雙師型”教師隊伍建設機制。

  (二)拓展“專業發展”新領域新賽道,形成專業群聚合力。學前教育學院增加嬰幼兒托育服務與管理專業,形成學前教育、早期教育和嬰幼兒托育服務與管理“三足鼎立”的學前教育專業群格局,成為北京公辦院校“托幼一體化”人才培養基地。青年工作學院增加社會工作(政務服務)專業,形成青少年工作專業群,培養基層治理青年先鋒。與此同時,學院構建政務與社會服務、文化與民生服務、法務與商務服務、外事與旅游服務、教育與青年服務等領域的復合型技術技能人才培養體系,進一步彰顯“政治、青年、人文”的人才培養特色,不斷塑造服務首都高質量發展的新動能新優勢。

  (三)激發“繼續教育”新動能,推動建立社會服務新機制。研究出臺《中共北京青年政治學院委員會關于推動繼續教育工作高質量發展的指導意見》《北京青年政治學院非學歷教育管理辦法(試行)》。建立歸口部門管理、二級教學單位辦學的適應性體制機制,加快解決制約社會服務高質量發展的堵點痛點問題。培育思想政治教育、社區工作、團青工作、托幼一體化、智慧融媒、智慧康養和國際文旅等一批線上線下特色社會培訓項目,多措并舉籌集學院發展資金。

  通過扎實開展主題教育,學院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將其內化于心、外化于行,在鑄魂、增智、正風、促干上下功夫、見實效。在學院第二次黨員代表大會即將召開之際,學院將踔厲奮發、勇毅前行,以實際行動貫徹黨的二十大精神,積極投身教育強國建設,為推動新時代首都高質量發展貢獻北青力量。

  (北京青年政治學院黨委書記 楊志成)


  (正文結束)

相關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