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区二区三区免费网站|欧美福利小视频|国产亚洲一区二区在线|wwwproncom|欧美精品一区二区三区一线天视频

鄭州工商學院:實施素質教育“五項工程” 顯特色

來源:中國教育報 時間:2023-05-31  閱讀:次   |
42.9K

  本網訊 鄭州工商學院自2010年起以第一課堂教育為基礎,以第二課堂文化活動為依托,以品德提升、人文修養、語言表達、身心素質和社會實踐教育為重點,構建了以思想品德提升工程、書香校園建設工程、應用文寫作與口才訓練工程、身心素質鍛煉工程、社會實踐工程為主要內容的素質教育“五項工程”,形成了覆蓋課內外的育人體系和能力培養的長效機制,促進學生德智體美勞等綜合素質和能力全面發展,提高學生社會適應能力和創新創業能力,使學生學會做人、學會做事、學會學習、學會生活、學會審美、學會健體,為學生成就學業與事業成功奠定了堅實基礎。

  思想品德提升工程——思以洗心品乃成 德以修身行居正

  鄭州工商學院原董事長李光宇先生曾談到思想品德提升工程時說:“一定要教育我們的學生愛黨、愛國、愛社會主義,樹立起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增強理論素養和個人修養,增強政治意識、大局意識和責任意識。”為落實落細思想品德提升工程,學校從“把思政課程建好、課程思政做實、日常思政教育做強”三個維度落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努力實現對新時代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時間過程的全覆蓋、立體空間的全覆蓋和參與人員的全覆蓋,促使青年大學生與新時代同頻共振、相向而行,構建全方位育人的“大思政”工作格局,增強育人效。

  學校注重發揮思想政治理論課的德育主渠道主陣地作用,開足、講好思政課程。積極推進課程改革,科學規劃理論課程成績、實踐課程成績組成,理論課程成績占70%,實踐課程成績占30%;推行“小班課”教學,變教育“漫灌”為“滴灌”,使思政課價值引領更精準;運用現代信息技術開展智慧課堂,立項建設思想政治理論課VR“沉浸式”教學場館中國共產黨人精神譜系館,打造集時代性和趣味性于一體的教學環境;與焦裕祿干部學院簽訂戰略合作協議,共同建立“焦裕祿精神教育研究院”,加強在學術交流、創意咨詢、課題研究、成果轉化、智庫共建等方面的深入合作,將焦裕祿精神最新研究成果融入思政課教學。全員實施課程思政,充分挖掘和運用各門課程蘊含的思政教育元素,通過立項建設、評選獎勵等形式,打造課程思政精品課程,形成飽含思政教育元素課程的范式,在全校范圍推廣,實現思想政治教育與知識體系教育的有機統一,形成了思政教育內容通過課堂浸潤入心入腦的全過程育人局面。創新發揮第二課堂的教育作用,開展日常思政教育活動。學校以愛國主義、民族精神、公民道德教育等第二課堂校園文化活動為依托,通過視頻講座、主題班會、知識競賽、勞動教育、調研考察等實踐教學形式,加強學生的思想建設、學風建設和行為養成教育。學校先后邀請如解放軍藝術學院原政委孫健將軍、抗美援朝退伍老兵、全國人大代表、脫貧攻堅先進個人等先進榜樣到學校為師生作專題報告;與蘭考縣張莊村、四面紅旗紀念館、焦裕祿精神體驗教育基地、焦裕祿紀念園等合作,建立思政課校外實踐基地,讓思政課教師學習有“平臺”,育人有“陣地”。

  “思想品德提升工程”以立德樹人為根本,以理想信念教育為核心,以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為引領,通過此項工程的實施,學生們認識問題、分析問題、解決問題以及規劃自身發展的能力不斷提高,政治理論素養和個人品德修養不斷增強,達到了修身正己,洗心慎行的目的,為培養又紅又專、德才兼備、全面發展的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合格建設者和可靠接班人奠定了堅實基礎。

  身心素質訓練工程——動以修身興吾志 靜以養心可全事

  為培養學生良好的體育鍛煉習慣和健康的生活方式,形成全校學生熱愛體育、崇尚運動、健康向上的良好風氣和學校珍視健康、重視體育的濃厚氛圍,促進學生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學校在2010年施行身心素質訓練工程。

  在鄭州工商學院,大一學生每天早上要進行晨練,這是一項堅持了十多年的優良傳統。每天早上,輔導員要跟著自己的學生跑早操,校學生會隨機抽查跑操人數,天天有統計,周周有公布,月月有評比。大二、大三學生要參加學校、院部、社團、學生班級舉辦的體育活動,并計入黨建德育學分,做到人人有項目、班班有活動、學校有評比,以“硬要求”促使學生強身健體。學校還依托公共體育課,要求學生在校期間學會太極拳、太極劍、八段錦、健美操、各球類等一套健身技能,使其終身受益。組建籃球、排球、兵乓球、健美操等體育興趣小組,在相對固定的時間段開展活動,引導學生踴躍參加。除此之外,學校引導學生積極參加心理素質測試,通過開設心理健康教育課程,開展心理健康月活動和心理素質拓展活動,建立學校、院系、班級、宿舍“四級”預警防控體系,做好心理危機及時干預疏導工作,切實加強學生心理健康教育,有效預防心理障礙發生和進行心理疾病治療,優化學生心理品質,提高學生心理調適能力。

  “身心素質訓練工程”所堅持的“每天鍛煉一小時,健康工作五十年,幸福生活一輩子”的理念,充分發揮體育活動培德、啟智、健體、弘美、育勞的整體功能,培養了學生良好的體育鍛煉習慣和健康的生活方式;同時普及心理知識,減少學生心理問題,有效預防心理疾病;提升心理健康水平,提高心理素質。動以修身,靜以養心,促進學生身心健康和諧發展。

  書香校園建設工程——腹有詩書氣自華 最是書香方致遠

  學校從2010年起著手全力打造“書香校園”,在全省高校最早將書香校園建設工程納入人才培養方案,納入素質養成教育體系,開設書香校園建設閱讀與欣賞課程。“書香校園建設工程”的閱讀內容涉及政治、經濟、文學、歷史、哲學、社會學等,每學期指定3本必讀書目(至少精讀1本),學校統一發放教材,期末學生上交讀書筆記與讀后感,由輔導員審核后獲3學分。此外,為弘揚優秀傳統文化,學校還將中華優秀傳統文化融入教育教學,開設國學文化與歷史傳承類選修課,學生在校期間至少修讀1門,考核合格后獲得課程相應學分。定期舉辦讀書心得報告會、讀書朗誦會、讀書知識競賽活動、讀書月等活動,以提高學生閱讀興趣,增強閱讀積極性和自覺性。

  “書香校園建設工程”使學生在掌握本專業所學課程外,還可廣泛涉獵經典名著,大學三年或四年期間至少閱讀20-30本中外經典名著。通過經典引領,跨越文理隔閡,豐富學生人文知識儲備,提高自身文化素養,自覺養成浸潤書香、沁心墨牘的良好行為習慣;使學生愛讀書、會讀書,培養學生的價值判斷能力、邏輯分析能力、繼承創新能力、終身學習能力。

  寫作與口才訓練工程——厚積博觀麗章開 錦心繡口妙語來

  為讓學生盡早適應將來學習、工作、生活、實踐需要,掌握應用文寫作基本知識與技能,學校依托課程教學,將應用文寫作內容納入《大學語文》課程教學計劃中,增加相應的學時、學分,任課教師認真選用教材,制訂課程教學大綱,合理規劃教學內容與學時,按教學計劃落實實施。同時,拓展授課內容,除講授應用文寫作基本知識外,根據各專業人才培養需求適當側重或補充內容,如文法學院側重廣告類、新聞報道類、司法類寫作知識,經管類專業補充經濟類文書寫作內容,理工類專業側重調查報告和科技論文寫作等。不僅如此,學校還以就業指導與創業教育課程為依托,一年舉辦一次“簡歷”寫作、“求職自薦信”寫作評比活動,引導學生積極參加,評選出優秀“簡歷”“求職自薦信”在校內進行展覽,供廣大學生學習借鑒。校團委在社會實踐活動中,安排學生深入社會、企業、公司等部門參觀訪問,提交調研報告或實踐報告。

  作為“寫作與口才訓練工程”中的口才訓練活動,旨在切實提高學生語言表達和交際能力,鍛煉膽量和魄力,養成落落大方、自然穩重的儀態,為今后求職就業增加競爭實力,磨礪定位個人氣質。學校將演講與口才訓練作為學生在校期間的必修課,采取課前演講、組織演講、主題辯論、角色模擬等多種形式進行,主要以班級為單位進行,訓練內容分為學院指定和班級自選兩種,依據先易后難的原則逐步推進。比如課前演講,全體學生每天上、下午第一節課上課前10分鐘到教室,按順序每次安排2名學生進行課前演講5分鐘,任課老師逐一進行點評。主題演講主要在新生軍訓期間進行,由學校統一設定演講主題,每個新生要在軍訓期間演講一遍;同時,學校每學年在全校范圍舉辦一次大學生辯論賽,由各學院推選學生參加,評選出優秀辯手和優秀組織單位進行表彰。法學專業系部牽頭組織模擬法庭活動,擴大模擬法庭活動的影響力,吸引非法學專業的學生觀摩學習。

  “寫作與口才訓練工程”一經啟動,通過厚積博觀、勤寫多練,規范學生日常應用文寫作,解決常用應用文寫作中碰到的盲點和誤區,為今后的學習、實踐、就業增加一磅實用砝碼;而口才訓練活動立足學生實際,著眼長遠需求,打造從容不迫之儀態,鑄煉思敏口捷之氣質,將使工商學子化知為智,獲益匪淺,領受終身。

  社會實踐工程——紙上得來終覺淺 絕知此事要躬行

  社會實踐是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環節,對于促進學生深入社會、了解國情,增長才干、鍛煉能力、增強社會責任感具有重要意義。為全面推進學生素質教育“五項工程”,進一步加強學生社會實踐鍛煉,提高學生就業創業能力和非專業綜合素質,學校建立了分層推進的社會實踐體系。

  建校以來,在全校廣泛開展社會調查、生產勞動、社會公益、志愿服務、科技發明、勤工助學等社會實踐活動,深入開展大學生暑期“三下鄉”“志愿服務西部計劃”等傳統經典項目,組織實施“牢記時代使命,書寫人生華章”“百萬師生重走復興之路”“百萬師生‘一帶一路’社會實踐專項行動”等新時代社會實踐精品項目;開設《大學生職業生涯與發展規劃》《就業指導與創業教育》通識必修課程和創新創業類選修課程,實踐教學環節開設創新創業訓練,引導學生積極參加創新創業活動,助力學生創新創業能力水平的提升。

  通過合理安排、科學部署、嚴格考核的社會實踐,培養了學生的社會實踐能力、探索精神和探究能力,擴大了學生的視野,增強了學生的社會責任感,培養了學生的團隊意識和志愿服務精神,提高了當代大學生參與社會生活的熱情,幫助學生拓寬了就業渠道,增強了就業競爭力。

  五項工程助力教育事業高質量發展,十三載傳承新時代定會再譜新篇。經過十多年的發展延續,學校“素質教育五項工程”因其示范性強、浸潤度高、影響力廣,在學生價值觀念培養、理想信念樹立、審美情趣陶冶、精神風貌改善、行為準則確定、校風學風提升、人文素質和科學精神培育等方面已經初見成效。學校畢業生就業率達90%以上,研究生考取率一度達到15%;連續多年學生應征入伍完成率達160%以上,多次被評為“征兵工作先進單位”;連續14年組織無償獻血活動,累計參與獻血人數達15374人,總獻血量達5471600ml,先后被授予“全國無償獻血促進獎單位獎”“河南省大中專院校無償獻血優秀團隊獎”等榮譽稱號;涌現出中國大學生自強之星、中國大學生年度人物等一大批優秀學生楷模,學生在“挑戰杯”全國大學生科技學術競賽、“創青春”創新創業大賽等國內外比賽中獲得各類獎勵近千人次,在CUBA中國大學生籃球聯賽、“華光杯”比賽、國際青年合球錦標賽、全國合球比賽中也分別獲得佳績。(王提 王文方)


  (正文結束)

相關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