童聲唱響安全曲 電力文化潤鄉村
本網訊 近日,鄭州電力高等專科學校“彩虹童年”暑期社會實踐支教團深入洛陽伊川縣豆村,精準錨定電力安全宣傳“五進”工作要求,在鄉村課堂精心策劃并開展了一場別開生面的電力安全文化浸潤行動。活動巧妙地將安全知識寓教于樂,引導豆村的孩子們熱情化身“安全小衛士”,在歡聲笑語與深度互動中,系統學習安全用電規范,讓嚴謹的電力安全文化以充滿童趣與活力的姿態,深深植根于鄉村課堂,為“五進”宣傳增添了濃郁的文化亮色與情感溫度。
支教隊員們匠心獨具,以“聽得懂、記得牢、用得上”為教學準則,緊密圍繞“風險規避”與“正確操作”兩大核心維度。他們深度挖掘鄉村日常生活中的典型用電隱患場景——如“攀爬電線桿”、“電線上晾曬衣物”、“金屬物捅插座”等,運用“電老虎會咬人”、“電線不是小鳥的站臺”等形象生動、朗朗上口的本土化比喻,將抽象的高壓電危害、安全距離概念具象化、生活化地傳遞給孩子們。為深化理解、固化記憶,活動特別創設了“安全小衛士在行動”特色環節。孩子們興致盎然地變身為“小小隱患排查員”,通過火眼金睛辨識圖片中的用電風險點,在模擬實踐的情境中,將理論知識內化為牢固的安全屏障。
支教隊員們成功將抽象的電力安全規程,解碼為鄉村兒童可理解、易記憶、能遵循的日常行為指南。這種“知識傳授+情境體驗+角色實踐”三位一體的創新模式,不僅讓安全用電的種子在孩子們純凈的心田破土萌芽、茁壯成長,更充分發揮了“小手拉大手”的獨特文化傳播效應。通過孩子們充滿成就感的分享與監督,安全理念如漣漪般從校園課堂順暢延伸至家庭院落,進而覆蓋輻射至整個豆村,有效撬動并提升了全村對電力安全的集體認知與重視程度。
這場始于課堂的電力安全文化之旅,正讓安全、規范、文明的用電之光,溫暖而堅定地照亮鄉村振興的每一個角落,為構建平安鄉村注入了堅實的電力安全文化動能。(鄭州電力高等專科學校供稿)
(正文結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