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大主題教育如何進教材?教育部:專業指導、學習培訓、審核把關三方面抓好落實
中國教育報-中國教育新聞網北京8月24日訊(見習記者 張欣 記者 林煥新)今天教育部召開的教育“金秋”系列首場新聞發布會,介紹統籌謀劃重大主題教育進課程教材情況。對于社會關注的重大主題教育要通過何種形式和途徑進到課程教材中去,教育部教材局局長田慧生進行解答。
田慧生指出,此次教育部將要陸續推出9個方面重大主題進課程教材的指南、指導綱要,如何把握有效的進入途徑、方式、載體,是各個文件都要解決好的關鍵問題。在每個指南或者指導綱要中,對進入課程教材的主要內容、途徑、載體、方式,都作了有針對性的系統設計,以保證育人效果。
田慧生表示,在下一步工作推進過程中,除按照文件相關規定抓好落實外,還要重點做好幾個方面工作:一是加強專業指導,要組織相關專家團隊、專家組,對重大主題進課程教材全程進行指導,包括做好專業的宣傳解讀,對一些重要問題、難點問題及時進行專業指導;二是加強學習培訓,進課程教材是一項非常專業的工作,課標專家、教材編寫專家都要認真學習好相關文件,我們也要組織專題培訓,幫助專家們準確理解和把握文件精神,更好地把重大主題教育要求全面、有機落實到課程教材中;三是認真審核把關,我們強調教材凡編必審、凡用必審,通過審核把關,對重大主題進課程教材的程度、呈現方式等進行科學研判,保證融入的科學性、專業性,為提升育人效果提供有力支撐。
(正文結束)
